【摘 要】本文論述現代藝術教育轉型下高職插畫課程教學,根據現代藝術教育轉型對插畫課程教學提出的新的要求,針對高職院校插畫課程教學現狀,從明確插畫課程教學目標、優化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教學模塊、校企合作共建教學實踐基地等方面提出現代藝術教育轉型下高職插畫課程教學對策,以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熱情,實現職業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的培養目標,輸出更多合格的插畫藝術行業人才,促進插畫藝術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現代藝術教育轉型 ?高職 ?插畫 ?課程教學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9)07C-0170-03
插畫課程是高職藝術設計教學體系中重要的專業技能課,它具有豐富的歷史傳承、人文內涵和跨學科知識,通過插畫課程的學習,能夠提升高職生審美水平,培養高職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在當前插畫藝術行業人才短缺的情形下,插畫課程理應引起重視。本文試根據現代藝術教育轉型對插畫課程教學提出的新的要求,針對高職院校插畫課程教學現狀,從明確插畫課程教學目標、優化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教學模塊、校企合作共建教學實踐基地等方面提出現代藝術教育轉型中插畫課程教學對策,以進一步激發大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作熱情,實現職業教育與素質教育相結合的培養目標,輸出更多合格的插畫藝術行業人才,促進插畫藝術產業的發展。
一、現代藝術教育轉型對插畫課程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
插畫源于繪畫,在唐代以前,手抄本插畫的形式與單純的繪畫除了畫幅尺寸的大小之外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書籍的出現使插畫對傳媒載體的依存度越來越高,而且隨著出版技術、材料、工藝等方面的進步,印刷插畫的還原度已經達到很高的水平,插畫逐步建立起在印刷環境下的創作規范以便達到更好的視覺表現效果。
新媒體的普及進一步拓寬了插畫的應用范圍,計算機技術更是將插畫表現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計算機插畫已經成為傳媒、出版、現代設計領域全新的視覺表現形式。藝術形式的演進正在改變著傳統插畫的藝術形態,現代插畫的圖像語言不僅包括繪畫,也包括數字照片、設計圖形以及非傳統性綜合材料,這是一種服務于文字或與文字互動的全新視覺藝術式樣。新形勢要求插畫創作的從業者必須是掌握了繪畫、設計、出版以及計算機技術等多種知識技能的專業設計師。在現代藝術形態重構的大環境下,藝術設計教育新內涵是多學科的融會貫通。如何盡快轉變觀念、改革體制,建立符合時代要求的新型教學模式,已經成為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教育改革的一項重要任務。插畫從歷史的角度看是繪畫的分支,但從現實的形態看又是包含眾多視覺元素的綜合藝術,課程編排應體現多學科交叉重疊的結構特征。以往在純美術或藝術設計范疇中開展的插畫教學只是從屬于版畫專業或書籍裝幀專業的一門課程,在獨立設置為專業方向后,面臨著課程設置、實踐模式、教師培訓、教學質量評估等一系列新課題。
專業的屬性界定是確立教學理念、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重要依據,也是課程配置和教學形式的基本出發點。插畫雖然具有繪畫專業的主要屬性,但同時也具有應用性、綜合性、實踐性等商業美術的特點。而在現代應用領域,插畫更是將書籍、文章的內容或企業的產品、服務性質與機構形象等信息元素以繪畫、電腦剪輯合成的圖文形象以及圖表說明等形式與技巧加以表現,插畫已經演變為以圖像為特征、以數字技術為手段、以現代傳媒為平臺、以市場為服務對象的多功能藝術設計形式。因此,無論是從藝術式樣還是從實踐應用的角度來看,將插畫定位為藝術設計或綜合藝術,都更符合其形態特征,而且,插畫的形態還一直處在動態發展的演進中。因此,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方案也必須反映出插畫藝術發展的新常態。
插畫課程是為適應現代藝術設計教育轉型需要而設立,是在滿足社會對實用美術人才的迫切需求的大背景下傳統藝術教育細化的結果。與原有傳統純繪畫專業相比,雖然插畫屬于美術學科下面的專業課程,卻突出體現了現代藝術設計人才的綜合素質要求,人才培養方案與課程編排應符合藝術設計專業具有多學科交叉的特征。
二、高職院校插畫課程教學現狀
高職院校的培養目標是實踐應用型人才,具體到插畫課程,目的就是要培養插畫市場和插畫行業所需的,具有動手能力、創造力的插畫藝術后備人才。然而,目前大多數高職院校插畫課程教學還存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模式等諸多方面的不足,不能適應現代藝術形態重構的需求,也跟不上現代藝術教育轉型的趨勢。首先,一些高職插畫課程教學內容跟不上現代藝術教育轉型的趨勢。現代插畫藝術已經突破靜態及平面的局限而涉及數碼動畫、光構成、立體造型及攝影等,以滿足商業美術、新聞及出版業等領域的需求,插畫幾乎相當于漫畫、插圖、連環畫、廣告畫的總和。但是目前我國許多高職院校插畫教學還停留在傳統插畫認識上,教學內容并未跟上現代藝術教育轉型的趨勢。一些高職院校開設的插畫課程教學內容,但教學內容單一陳舊,往往只包括出版物插圖而忽略了其他各行業商業插畫的需求,存在明顯的滯后,跟不上現代藝術教育轉型的趨勢。其次,許多高職插畫課程教學仍沿襲了傳統的教學模式,整個教學過程由教師主導,通過教師理論講授與演示操作設計,將書本上的一些軟件的基本操作與設計原理傳授給學生,讓學生模仿練習。學生往往是被動地學,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積極性不高,最后往往只是掌握一些基本的理論知識,自主創新能力難以得到培養。最后,許多高職教師的知識結構和教學方法存在不足,他們在授課中難以將最新的插畫知識和技術傳遞給學生。此外,課程考核方法單一也使高職院校插畫課程教學的成效難以得到很好的反饋與激勵。
三、現代藝術教育轉型下插畫課程教學對策
面對現代藝術教育轉型對插畫課程教學提出的新的要求,為了滿足插畫藝術發展的需要,解決插畫課程教學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可從以下方面采取對策。
(一)明確插畫課程教學目標
插畫是藝術與技術結合的邊緣藝術,插畫行業屬于創意產業,先進的數碼技術、數字化特征成為數字化時代插畫藝術的主要特征。在藝術教育轉型的背景下,插畫課程教學要在立足傳統的同時,根據市場對插畫設計人才的需求來明確插畫課程教學目標。應以傳統美術教育為基礎,注重應用性基礎繪畫能力的培養,打破專業界限,通過整合美術學、設計學、文學、傳播學的教學資源,在大美術學科建設的頂層設計之下,調動各種資源按照各自的特點和功能合理地配置到課程教學行為的各個環節,相互配合,共同形成人才培養模式的合力。
(二)優化教師隊伍建設
許多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插畫課程的教師來自藝術院校,他們大多有很好的美術功底和深厚的學術積淀,這也是他們開展插圖課程教學的獨特優勢。現代藝術教育轉型下,高職院校應進行資源重新配置與教師優化組合,通過跨學科課程編排實現優質師資共享,讓其他學科、專業的優秀教師參與教學,保證插畫課程體系的完整貫徹與教學目標的實施。在資源整合的過程中,關鍵是梳理教學過程中各種因素的主次關系。專業教師是實施美育教育的重要資源,是課程教學的主要載體和傳授者,在專業教學中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傳統美術學科的師資力量雄厚、學術成果豐富,如何發揚傳統美術教育的學科優勢,拓展現代教育視野,發揮各個專業方向教師的潛力,完成插畫課程教學的各項指標,是藝術設計專業插畫課程教學改革的出發點。
(三)完善課程教學模塊
1.合理設置插畫課程。插畫課程根據屬性分配到四個模塊平臺,分為造型基礎、技法、實踐和綜合應用四大類。造型基礎有設計素描、裝飾色彩、構圖法、藝用解剖學、藝用透視學、速寫,目標是學習造型知識、培養審美意識和科學的觀察能力與表現能力。技法學習有黑白畫技法、中國畫技法、水彩畫技法、計算機繪畫、傳統裝飾技法,目標是使學生了解插畫創作的理念、流程和技術應用能力。應在綜合應用的基礎上,針對插畫課程的特點,圍繞插畫藝術進行有效的補充研究,從而提升學生創造力和審美能力,實現綜合知識的橫向發展。
2.打造側重實踐的教學模塊。插畫課程的設置,是以人才培養定位和現實需求為出發點,在課程編配上加大實踐的比重。可將課程教學模塊劃分為基本功強化實踐模塊、專業技能實踐模塊、綜合素質實踐模塊和實際應用模塊。利用社會考察、實踐周、頂崗實習、畢業實習等形式進行實踐教學,確保總課時60%的實踐教學時數。其中頂崗實習和畢業實習必須到媒體、出版、印刷企業第一線去展開,通過課堂實驗室和企業實習基地的雙軌教學,實施強化基礎理論、掌握專業技能、拓展綜合素質的訓練。學生在不同的模塊中可以學習到美術造型、插圖設計、裝幀印刷工藝以及媒體編輯的知識技能,尤其是在實踐中獲得綜合能力提高的機會,積累進入社會前所需的實踐經驗。
3.拓展培養綜合素質的教學模塊。插畫是一項調動多學科知識與多種專業技能的創作結果,一名合格的插畫人才需具備多樣化的知識素養、開闊的學術視野、豐富的生活體驗以及高雅的審美情趣,還要求掌握繪畫、裝幀、計算機表現的能力。插畫課程教學為實現學生綜合性素質的全面提升,課程建設盡量體現較為寬廣的學科內容,但由于受總課時的限制,拓展教學模塊設置在選修課上,內容包括文學修養、設計美學、創意能力、計算機軟件應用、排版技術等。在教學實踐中,拓展課程的設計有別于專業課,以推薦閱讀和引導實踐為主要形式,將課堂教學之轉變為學生發揮學習興趣的新空間,達到提高學習興趣,增進學術氛圍,培養創造意識,激發學生才智與潛能的目的。實踐證明,拓展教育有利于學生身心健康和心智人格完善,是現代教育理念的具體形式。
綜合素質體現在學生的學術視野擴展、創新思維提高、實踐經驗積累三個方面,拓展教育有益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增加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和形式,在多向互動的環境中加強合作意識,這正是目前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應該強化的地方。學生在參與教學活動的過程中獲得體驗、交流、感悟、反思的機會,對培養團隊精神,發揮自主學習動能,增強班級凝聚力具有積極的作用。
拓展教學具有包容性,形式也是十分多樣。除了以班級為單位展開的企業頂崗實習、課外閱讀、社團活動之外,應該鼓勵學生承接社會上的設計項目,以此增加項目策劃營運的體驗,提高獨立研究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專業教師指導下的項目組既可以培育學生的自主意識和歸屬感,不僅有利于啟發學生樹立謀略意識和大局觀,而且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觀念、合作精神、溝通能力、表達能力、協作能力,從而達到拓展教學“磨煉意志、陶冶情操、完善自我、激發潛能,熔煉團隊”的目的。
(四)校企合作共建教學實踐基地
為了保證實踐教學的質量,校企合作共建教學實踐基地的模式是一種必然的選擇。高職院校可分別與規模大、有影響的出版社、傳媒公司、印刷廠合作建立對口實踐基地,基地的教學能常態化開展,實踐課的形式是走出去、請進來,除學生進入企業考察實習外,行業專家也定期到校授課,通過校企合作的實踐教學形式,使學生直接了解行業現狀、發展趨勢,課堂所學知識獲檢驗、運用的機會。以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該校與廣西新聞圖片社、左江網傳媒公司分別建立了插畫教學基地和數字印刷實踐基地。學生到一線企業實習,從而能夠直接體驗插畫的出版環境與印刷技術要求,而企業專家技術人員的現場指導也給了學生檢驗課堂知識以外的機會。
同時,校企合作基地也是拓展教學的主要實踐平臺,學生在企業環境中找到課堂與社會的差異,在實際環境下尋找學習的興趣點,體驗到企業中民主與集中、自由與約束、團結協作與創新、大局意識與個體的文化,并且把個性、創造性和挑戰性融合到實踐過程中去,享受學習、快樂學習,從輕松愉快的教育過程中感悟悟出藝術道理和人生哲學。
總之,插畫課程應緊跟藝術設計教學發展的趨勢,緊跟新型美術人才培養的時代要求,遵循現代藝術教育規律,尊重學科自身的屬性特性,把握市場和行業人才需求的實際,不斷創新教學理念,以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進行課程方案的建設,不斷積累藝術設計教育資源,從而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礎上實現升級換代,走出一條新型插畫人才培養的特色之路。
【參考文獻】
[1]孫洪敏.超前思維[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2006
[2]鄭萬林.插圖學概論[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4
[3]蔣述卓,李自紅.21世紀藝術價值取向[J].文學評論,2007(4)
[4]喻冰如.數碼時代高職插畫藝術專業教學模式的研究[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07
【作者簡介】王其鋒,廣西理工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學院副院長,高級工藝美術師,研究方向:藝術設計。
(責編 何田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