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語文教學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教學要完成對學生“好之者”的塑造,選修教學要完成對學生“樂之者”的塑造。基于對教材和新課標的理解,我給高中語文教學給了一個有效教學理念——課堂大舞臺,人人展風采。利用語文課堂這個大舞臺,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各種有效的語文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關鍵詞:高中語文;必修課;選修課;語文素養;興趣;有效教學
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边@句話告訴我們要對知識產生興趣,只有對“知”樂而為之,才能不斷積累更淵博的知識。孔子這句話也為我們揭示了一個怎樣才能取得好的學習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對學習的熱愛與興趣。不同的人在同樣的學習環境下學習效果不一樣,自身的素質固然是一個方面,更加重要的還在于學習者對學習內容的態度或感覺。正所謂“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當你對一門科目產生了興趣之后,自然會用心學習,從而會學得比別人好。
《高中語文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這就要求教師要重視挖掘教材內涵和拓展外延,充分發揮文本的多樣性和開放性,應該用民主的、動態的、預設生成的觀點來看待課堂教學,著力建構開放和諧、個性自主的有效的快樂語文課堂;這也要求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轉變角色,不只是接受知識的受教者,更是傳播知識的施教者,充分利用學生自身觀念新、信息靈、個性飛揚的特點,講出自己不一樣的見解和感受,講出自己感興趣的知識,讓語文教學更加貼近學生,讓語文教學更具生命力。
高中語文教學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必修教學要完成對學生“好之者”的塑造,選修教學要完成對學生“樂之者”的塑造?;趯滩暮托抡n標的理解,我給高中語文教學一個有效的教學理念——課堂大舞臺,人人展風采。利用語文課堂這個大舞臺,進一步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通過各種有效的語文學習活動,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
一、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通過必修課的學習,儲備扎實的語文知識,不斷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并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語文學習中來,成為一個“好之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經說過:“請把學習的自由還給兒童,要他們走上創造之路,手腦并用?!背踔姓Z文教學注重語文知識的掌握與積累,而高中語文教學注重語文素養的提升和語文學習能力的提高。高中語文必修教學主要是在高一完成,而高一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是完成初中語文學習向高中語文學習的過渡,即完成“知之者”向“好之者”的過渡,所以必修教材的學習就顯得尤其重要,這就要求老師結合學生的學情,在立足課本教學的同時,精心設計一些語文活動來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實現語文教學的目標——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語文能力。
“我的課堂我做主——師生角色互換”活動。挑選學生感興趣且難度較小的課文,由學生來上,各個教學環節均不缺失:教案、課件、預習、課堂互動、課后作業、評課、教學反思。這樣的教學形式,既吸引學生鉆研語文,又能展示學生的才能,鍛煉了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評課,很多學生儼然是“專家”,吹毛求疵地指出很多問題,令老師倍感驚訝。
“誦讀經典——感受文化魅力”詩歌朗誦比賽中同學們激情飛揚,盡顯朝氣蓬勃!誦讀,是語文學習中不變的主旋律,只有讀,才能真正把握詩歌的情感,真正走入詩歌的世界。對于表現欲膨脹的當今學生而言,穿著光鮮的衣服,站在舞臺上朗誦自己鐘情的詩歌,真的是一種享受(引用學生的話)。將學習經典文化包裝為賞析經典文化,讓學生假扮“學者”,在賞析的成就感中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從而向真正的學者靠近。
“傳承傳統文化——從文字開始”書法比賽中同學們各顯其能,展示了良好的書法功底,令人贊嘆!文字,是很神奇的符號,傳遞著很多的信息。只是計算機的出現、應試教育的影響,弱化了文字的書寫。通過開展書法比賽,很多學生的文面有了很大改觀,這是我們組織這一活動的目的之所在。
“追逐夢想——走向成功”演講比賽中同學們展望未來,用年輕的語言譜寫了一曲理想的贊歌!演講詞單元的教學略顯枯燥,給學生一定的時間做準備,在全年級開展演講比賽,以這樣的語文學習形式來加深這一單元的教學,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開放式作業——發散思維”成果展示,讓語文作業豐富多彩,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了迎合新課改理念,我們在作業布置上也有很大的創新:教學詩詞時,我會給學生布置詩詞仿寫,情景交融的圖文作業;教學戲劇時,組織學生編演課本劇、模擬角色朗讀課文;經典篇目教學結束,都會讓學生寫學后感,促使學生深挖文本;對于經典篇目的經典文體,及時引導學生仿寫,達到真正學習景點篇目的教學目的;針對“梳理探究”模塊的內容,引導學生做很多語文探究性學習活動,并形成文字、圖片、論文等形式的探究成果,讓學生在參與中補充自己感興趣的知識。
陶行知說過:“好的先生,不是教書,不是教學生,而是教學生學?!北局耙詫W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的新課改原則,教師大膽地放手,讓學生在有效的語文學習活動中感受自我價值,培養語文興趣和素養,從而對他們今后的學習和生活產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二、 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通過選修課的學習,開拓學生的語文視野,進一步提高學生對語文知識、語文信息的駕馭能力,讓學生成為語文課堂的真正主人,成為一個“樂之者”
新課程理念認為,課堂教學是師生共同成長的生命歷程,它應該是五彩斑斕蘊涵著無窮生命力的。選修課是學生依據個人自身的發展需要和興趣愛好進行自主選擇的語文課程。選修課也要求教師加大閱讀的量和面,把語文課上出“語文味”來。課標指出:“選修課的評價尤其要突破一味追求刻板劃一的傳統評價模式,努力探索新的評價方式來促進目標的達成?!北局鴮x修教材的理解和把握,帶著新課標對選修課教學的要求,我大膽刪選選修教材的內容,充分利用學生善于展示自我的欲望,開設了“學生講壇”,講出學生自己感興趣的“語文課”。
影視作品方面:《文化產品對我們的影響》《我談吸血鬼》《哈利·波特專題》《軍人——〈士兵突擊〉》《泰坦尼克,回來吧!》。
人文地理、歷史方面:《浪漫之都——法國》《意大利》《迪拜》《我眼中的英國》《麗江古城》《南京》,《失落的文明——瑪雅》《紅樓夢之飲食文化》《2012奧運會》《哈尼族》《著名家族史》《我知道的季羨林》《西夏》《三國》。
興趣愛好方面:《我談攝影》《宮崎駿之動漫》《美食》《家有萌狗》《ROCK(搖滾)》《韓國女子組合Tara》《綠茵上的舞蹈》《廣告》。
《綠茵上的舞蹈》,很文藝的一個關于足球的題目,這位壇主是個外表柔弱卻文筆剛勁的女生,條理清晰地講述了歐洲五大聯賽及其著名足球俱樂部,講述了她喜歡的足球明星,其間播放了視頻《2012年百家進球》,說出了自己被足球感動的原因——拼搏。
《浪漫之都——法國》壇主是一位愛做夢的女孩,講法國源自她講的一節課《中國建筑的特征》,她覺得有必要將自己感興趣的法國推薦給大家。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她講到法國三大宮廷產業——香水之國、紅酒天堂、時裝王國,通過精美的圖片、精練的語言、夸張而陶醉的表情,很具感染力;因為是浪漫之都,所以還講了法國吻手禮的由來,法國的愛情墻、紅磨坊、凡爾賽宮、賽納斯,講述的都是和浪漫相關的內容,很多學生開始因這節課喜歡上了法國。受到這節課的影響,相繼有學生講到了自己感興趣的國家和城市——《意大利》《迪拜》《我眼中的英國》《麗江古城》《南京》。
《ROCK(搖滾)》,壇主是年級第一的女學霸,講課思路特別清晰,先講了“什么是搖滾”、搖滾的手勢和搖滾樂器的組成及作用,接著就從歐美搖滾樂隊和中國搖滾樂隊兩個方面講述了搖滾音樂的發展歷程,學生聽得很是震撼。這位學生興趣是很廣泛的,受到日本導游的父親的影響,對日本很感興趣,自然對宮崎駿的漫畫很著迷,一個學生講了《宮崎駿之動漫》,她覺得沒有把宮崎駿動漫的精髓講出來,又以《再談宮崎駿之動漫》開講,受到學生的一致好評!
還有很多精彩的課題,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密不可分。比如,《軍人——〈士兵突擊〉》的壇主,因為哥哥是一名軍人,有很強的軍人情結;《紅樓夢之飲食文化》《美食》的兩位壇主,都非常喜歡美食,且胖嘟嘟愛笑的女生;《2012奧運會》的壇主被學生譽為“長跑天才”,高中三年連續參加市運會、省運會并取得了驕人的成績,讓體育特長生汗顏的女神;《家有萌狗》的壇主一直耿耿于懷于巴金《小狗包弟》中包弟的際遇。
說了這么多,都是女壇主,現在來說說我印象深刻的兩位男壇主?!俄n國女子組合Tara》的壇主,是一位性格有點內向的男生,但當學生知道他要講這個韓國女子組合樂隊時很震驚,在講的過程中更是自信地秀了一段精彩的舞蹈,顛覆了他平日給學生留下的內斂羞澀的形象。《三國》的壇主是一位學究,家里藏書很多,深受父親影響,喜歡讀古籍,他講到了《三國演義》和《三國志》的區別,著重講述了他感興趣的三國人物——曹操,和與曹操相關的人物伯奢、陳宮,摒棄“戲說”,結合歷史事實,讓學生對曹操有了一種更客觀更準確的認識。
學生不拘一格的講壇,總是給我很多驚喜,讓我對他們有了不一樣的認識。坐在講臺下聽課的我,總是被他們濃烈的情緒感染,被他們制作精美的課件震驚,被他們強大的課容量、清晰的講課思路和精練的語言折服。給學生學習的自由,他會爆發出驚人的威力——這就是語文教學的魅力!
語文不僅僅是語文,它蘊含著天文、地理、歷史、科學、美學,甚至流淌著音樂。教師在選修課教學時完全可以打破學科間的隔閡,在相互交叉、滲透、整合中開闊學生的視野,產生更多的感受。生活當中,處處都有語文的氣息,學生將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或者知識展示在語文課堂上,就自身而言,不但鍛煉了自己的語文能力,更是對自己感興趣的話題或者知識有了一個更深更廣的認識和了解;就其他學生而言,在“學生講壇”這個自主、開放的語文課堂上,接受各種知識的滲透,被不同的話題感染著,不僅拓展了自己的視野,還會培養自己獲取信息的能力。用學生自己的“聲音”傳達語文信息,用學生自己的“聲音”提升語文素養,這就是“學生講壇”的魅力之所在。
總之,語文教師要時刻記住我們語文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具有語文素養的人才,從而把語文課堂作為有效教學的前沿陣地,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多想辦法,多做各種有效教學嘗試,那么,語文將是最快樂的教育,語文課堂將是最個性、自主的天堂。
作者簡介:
雷曉莉,甘肅省嘉峪關市,嘉峪關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