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夢玲
【摘要】群文閱讀是我國進行課程改革以來逐漸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與傳統閱讀不同,群文閱讀強調對同一主題的多篇文章進行閱讀。本文首先闡述了群文閱讀的重要意義,包括擴充學生的詞匯量、加快閱讀速度、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等,然后在此基礎上分析如何采取措施以提高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有效性。
【關鍵詞】群文;閱讀;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文獻標識碼】A
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群文閱讀近些年來隨著國家對基礎教育的重視和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同于以往的單一閱讀方式,群文閱讀強調在學習基礎課程的同時,引導學生閱讀多篇具有相似特征和主題的文章。小學階段的課程是中學課程的重要基礎,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采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將有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并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理解能力。
一、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概述
小學階段的學生由于年齡較小,接觸閱讀的時間并不長,因此大多數學生尚未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傳統的小學語文閱讀課程教學中,通常是任課教師選擇閱讀的篇目和數量,然后指導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閱讀,而且閱讀過程中注重詞語和語法的理解與記憶。群文閱讀是新課程改革以來興起并受到廣泛歡迎的一種新型的教學方式,針對一個閱讀主題,學生不再只閱讀一篇文章,而是一系列有內在聯系的書籍、報紙、期刊文章等。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程中采用群文閱讀的教學方法,十分有助于幫助還未具有固定閱讀模式的小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群文閱讀與傳統閱讀的區別一方面在于文章的數量,另一方面則是閱讀目的,群文閱讀不再拘泥于生詞和句子,而是通過多篇閱讀把握文章的整體思路和寫作方法。
二、群文閱讀的重要作用
(一)擴展詞匯量
在傳統的小學語文課堂中,語文老師會依據學校制定的教學計劃和教學大綱,對指定的語文教材中的文章進行精細講解,內容包括作者、寫作背景、詞語句子、寫作手法、中心思想等,目的是讓學生全面學習文章。而閱讀課程則與之不同,閱讀的目的本身是增加學生的詞匯量、開闊視野。小學階段是語言詞匯積累最快的時期,群文閱讀由于增加了圍繞同一個主題的文章數量,因此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擴展學生的詞語積累,并且學生在閱讀相似文章的過程中,能夠加深對相似詞匯的理解和記憶,這比為了考試而死記硬背達到的效果要好得多。
(二)加快閱讀速度
閱讀分為精讀和速讀,精讀是要反復閱讀同一篇文章,充分體會文章的內涵、考究作者的用詞;而速讀則與之相反,要求學生快速瀏覽文章,并概述文章的主要內容,速讀培養的是學生對文章整體的把握能力和閱讀的速度。群文閱讀正是速讀的一種表現方式,在一定時間內閱讀多篇文章,能夠逐漸培養學生快速把握文章主旨的能力,從而提升閱讀的速度。
(三)培養文章分析總結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程中采用群文閱讀策略,要求任課教師根據一個中心主題選擇相關的多篇文章,然后學生在一定時間內完成對這些文章的閱讀和理解。由于文章本身之間存在聯系與不同,這就啟發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對多篇文章進行總結和對比,例如同樣敘事,有的文章采用倒敘的寫作手法、有的則采用插敘,學生會根據自己的理解產生主觀評價,例如認為插敘的寫作方法更能吸引讀者的注意。長此以往,便能提升學生對文章的分析和總結能力。
三、提高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有效性的策略
(一)精心選擇閱讀材料
任課教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首先應符合教學大綱的要求,選擇和教學內容相符合的文章。例如可以充分結合教材,在學習魯迅的《少年閏土》這篇課文時,老師可以選擇與作者相關的材料——《我的祖父魯迅先生》,同時選擇與《少年閏土》相似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因為這兩篇文章都是在講述孩提時代的童趣與友誼,具有相似的背景和主題。其次要選擇適合小學生這個年齡階段的閱讀材料,這樣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文章不能有太多的生詞或者文言詞匯,例如《童趣》雖然也是在講述兒時的樂趣,但是由于小學生接觸的文言詞匯較少,因此不易于學生理解;文章表達的中心思想不能太過高深,同樣是魯迅先生的文章,《祝?!废啾扔谏鲜鎏峒暗奈恼戮筒贿m合小學生讀者,因為文章揭示的社會矛盾是這個年齡段的學生還未觸及的;文章的寫作手法和語言習慣應該符合小學生,例如《城南舊事》中的文章均采用孩子的視角和口吻進行寫作,故事情節較多,相對來講容易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總之,提升群文閱讀有效性的重要措施之一就是任課教師要精心選擇閱讀的主題和材料,在網絡和通信如此發達的當今社會,可以充分利用網絡上優質的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加優質的群文閱讀材料。
(二)增加學生和教師之間的交流
在進行群文閱讀教學的過程中,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應該加強溝通與交流。一方面,可以在閱讀的基礎上開展心得分享等交流活動,以增強學生與學生之間的溝通,不同的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和思考不同,積極開展分享活動,鼓勵學生彼此之間交流閱讀心得和體會,不僅可以鍛煉表達能力,更重要是在交流的過程中可以獲得新的見解。另一方面,教師要主動了解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興趣和喜好,例如了解男生和女生分別喜歡的文章類型、性格外向和內向的學生喜歡的書籍等,只有充分把握學生整體的閱讀興趣,才能據此選擇更加適合的閱讀材料;此外教師在課后還應該主動詢問學生的閱讀進度、閱讀過程中是否有遇到問題等。增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能夠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閱讀興趣、閱讀進度和能力,從而選擇更符合班級學生特點的材料;同時鼓勵學生交流自己的想法,鍛煉表達和溝通能力。
(三)結合小組學習的方式
群文閱讀結合小組學習的方式是指在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運用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形成小組之內共同進步、小組之間相互競爭的模式,以合作和競爭共同促進小學語文群文教學的開展。首先,教師要根據公平公正的方法將班級的學生劃分成不同的閱讀小組,盡量保證小組學生的水平相當,并在一定周期內動態調整各小組的成員;其次,制定合理評優策 略,以評價各個閱讀小組的整體表現情況,如對積極參與閱讀心得分享的學生及其所在小組提出表揚并進行獎勵。
(四)教師指導閱讀過程
在學生進行閱讀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適度的指導,不僅僅是在選擇好閱讀材料后交由學生進行閱讀,更要參與閱讀過程的指導。具體體現在整體控制閱讀的進度,引導學生在閱讀完材料后進行中心思想的歸納與總結,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對材料進行講解,幫助學生解決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教師參與群文閱讀的過程指導,可以更加有效控制閱讀過程的進行,更好發揮群文閱讀的作用。
四、總結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閱讀習慣、閱讀模式等養成的關鍵時期,在小學語文閱讀課程中采用群文閱讀的策略,可以在學習教材的基礎上擴展學生的閱讀范圍、激發閱讀興趣,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但是教師在具體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和特點精心選擇閱讀材料,并指導學生閱讀,同時鼓勵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以真正發揮群文閱讀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程軍.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6(8).
[2]趙清華.構建小學語文“課內外結合”的群文閱讀教學模式初探[J].新課程(中旬),2017(1).
[3]薛猛,朱超凡,牛羽霞,等.從《大學》教育思想看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與路徑[J].教學與管理(理論版),2018(6).
[4]張少華.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現狀及對策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7(2).
[5]林芳.試析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研究[J].教育觀察(下半月),2015(13).
[6]王麗.探討閱讀教學對小學語文教學的點睛作用[J].考試周刊,201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