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樹渝 向超
摘? 要:臨展作為博物館的重要工作之一,相對于普通的陳列而言,臨展有特有的優勢,臨展用的展品來源、資金來源、展覽內容都具有靈活性。但是,許多博物館的臨展工作也出現很多問題,比如說展覽的形式單一、展覽所用經費嚴重不足、臨展宣傳不到位等問題。該文就博物館臨展工作現狀進行探討,對臨展工作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相關對策,期望引起我國博物館專家注意,提高臨展質量,發揮博物館的文化價值、社會價值,促進我國社會主義文化的繁榮發展。
關鍵詞:博物館? 存在問題? 臨展? 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G25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9)08(b)-0242-02
臨展是博物館的基礎工作,支撐著博物館開展各種文化活動。臨展開辦的成功與否決定博物館的水平高低。博物館最核心的部分的是陳列工作,有的陳列十幾二十年都不會有變動。臨展作為陳列工作的拓展、補充環節,不受陳列的限制。相對于陳列,臨展在展源、資金、內容方面都具有可變通性,為陳列提供更為豐富的展示內容,吸引更多的觀眾進行參觀,為社會文化活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博物館臨展工作往往不能取得預期效果,這給博物館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解決臨展面臨的諸多問題,成為當前博物館工作的當務之急,博物館應把臨展作為契機,把握好、利用好,擴大博物館的影響力、增加社會效益,從而鞏固、加強博物館的社會文化地位。
1? 博物館臨展工作面臨的問題
1.1 臨展經費不足
正常博物館的陳列所需經費數額巨大,加上日常的維護、宣傳工作,所剩能夠留給臨展的經費少之又少。臨展工作的每一個環節都離不開經費,臨展需要進行宣傳工作,制作費包括展覽說明資料、前言介紹、展覽物品說明標簽、文物來源、現場安保工作、現場指示牌制作,這些都離不開資金的支撐。當前經濟情況不樂觀,撥給博物館臨展工作使用的經費非常有限,嚴重影響臨展工作的正常開展,進行分派時捉襟見肘,大大降低了臨展的效果。
1.2 博物館臨展形式過于單一
目前大型展覽活動的展覽方式多種多樣,具有代表性的幾種辦展方式:(1)歷史文物的出國展會;(2)博物館大型交流展;(3)博物館自身珍藏的文物展,針對文物的年代、性質進行的專題展會;(4)多個博物館聯合展;(5)引進外來優秀資源展。比如國內外個人優秀作品、企業突出科技產品、社會團體公益性作品、其他博物的稀缺資源等。我國臨展的形式過于單一,目前國內臨展的主要形式是本館藏品展和引進外來資源展,臨展形式不多導致參展人員興致不大,沒有什么新意,這將阻礙博物館之間的相互交流和資源分享,滿足不了參展群眾的個性化需求。
1.3 博物館臨展前宣傳不到位
國內博物館臨展經常會出現投入大量資金、人力、物力布置展會,然后參展群眾寥寥無幾,策劃是成功的,但預期效果很失敗。以前會利用拉橫幅的方式向大眾宣告展會信息或者組織人到人流量大的地方散發展會材料,甚至有的博物館會舉辦臨展開幕式活動,如此大動干戈,收效甚微,前來參展的群眾大多是周邊的市民。雖然很多博物館開始采用微信公眾號的方式進行宣傳,把即將進來的臨展活動發布在公眾號的最新動態里,但接收的信息的只限于已關注公眾號的人群,宣傳的范圍不能擴大,效果差。另外,目前微信公眾號不能提供顯示閱讀量的功能,已訂閱的人,不見得都會點開動態進行瀏覽,這使公眾號的宣傳力度成為一個不定數。
2? 針對博物館臨展問題的對策
2.1 加強與社會團體和當地政府的合作
國內許多博物館臨展一直面臨資金不足、人員配備不足、地理位置偏僻、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等問題,因為諸多限制導致難以成功舉辦高質量的展覽。針對這種情況,當博物館進入發展的瓶頸期時要及時向當地的企業、社會團體及政府求助,這是一個兩全其美、互惠互助的好辦法。博物館作為協辦方、承辦方,因為臨展的本身特點,展期短暫、形式較為簡單,使得前期的資金、人員投入較少。如果與當地政法、企業或者社會團體合作將大大彌補博物館自身的缺陷,讓人員和資金等方面都到位。
2.2 博物館要提高自身專業水平
我國博物館的三大功能是收藏珍品、研究歷史文獻、教育國民。與政府和當地企業及社會團體合作,能夠給臨展提供很多便利,但博物館自身也要努力提高科研水平,提高自己辦臨展的自主能力,不能總是依靠外來力量。加強博物館科研力量,要求博物館要注重提升學術能力,這樣能擴展臨展的主題與范圍。博物館是一門單獨的學問,它是不僅要注重理論研究更要注重實踐的學科。博物館辦展要以科學研究為基礎,科學研究以博物館臨展的文獻資料為依托,兩者相結合能有效推進博物館的快速發展。對于自身存在許多不足的博物館要主動和其他博物館進行合作,在合作過程中,積極尋找自身不足,跟上大型博物館的步伐,齊頭并進,學習先進、高質的臨展經驗。針對本館可能存在資源稀缺,精品較少的情況,與其他博物館合作,可以將許多精美、高等級的文物存放到臨展的目錄中,以高質量、特色的文物作為臨展的主題,由此可以達到吸睛的目的,這剛好能彌補博物館自身的缺陷。另外,要提高博物館工作人員的職業素養,讓他們熟悉了解臨展的每一個步驟環節、工作流程,充分提高參與程度。
2.3 博物館要加強臨展工作的宣傳力度
博物館臨展工作的宣傳一定要把握住、利用好節假日、特殊紀念日的機會,采取針對性、高效性的方法去推廣臨展工作,充分利用現代化傳播媒介,如網站、廣播、報紙、微信、微博等。有效快速地將臨展信息推送出去。由于中小學生平時不上網,接觸到這類推廣信息的面不廣,博物館可以與校方合作,利用發送宣傳單、宣傳手冊的方式,為臨展帶來主要的參觀群體。一般家長比較重視孩子的教育,經常帶青少年參加有意義的課外活動,博物館可以充分利用這一點,在學校門口,樹立宣傳牌進行有效宣傳。除此之外還有很多新式宣傳方法,博物館一定要積極嘗試。
2.4 博物館要注重臨展的形式
博物館臨展重要的表現方法就是形式設計,設計形式要求設計人員要領悟到臨展內容所要傳達的精神,要采用藝術性的手段去展現豐富多彩、便于吸收的陳列。形式設計工作不僅要求設計人員自身具有空間想象力、藝術表現性,還要了解展線路經、陳列構造、文物背景、多媒體技術等。臨展針對的人群不特定,要滿足全部年齡段參展群眾的需求。所以要將各種媒體要素相結合去向群眾呈現臨展主題。另外,臨展未達到更活躍的目的,可以增加群眾參與的活動,比如在展覽上現場展示書法寫作、圖畫繪制、工藝品制作等,讓現場群眾切身體驗文化的感染力,充分提高觀眾參與文化建設的積極性。
3? 結語
隨著群眾文化需求越來越高,博物館的臨展工作面臨的任務愈發艱巨。為豐富博物館臨展內容,博物館可以加強和政府、企業、社會團體的合作,用最少的投入獲得最大的影響力。其次博物館要注重自身能力的培養,從自身設施建設、人員素養抓起。為吸引更多的觀眾前來觀展,博物館要及時宣傳,針對特定群眾制定不同的宣傳方案。創新臨展形式、拓展臨展內容、確定好合適的臨展主題,提高大眾參展的積極性。努力提高博物館臨展的水平,確定臨展作為博物館的招牌地位,提高博物館的對外影響力,為中國的文化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 魏薇.淺談博物館臨時展覽[J].品牌,2015(11):243-244.
[2] 吳鵬.從市場需求談博物館的臨展策劃理念[J].黑龍江史志,2013(21):228,231.
[3] 宋曉蕊.博物館臨時展覽吸引力的對策研究—以天津地區為例[J].中國市場,2016(4):107-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