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麗霞
【摘要】語文科目是學生從小需要進行的必學科目之一,也是占據最重要地位的科目。中國自古以來就是文化禮儀之邦,在進行文學培養的過程中滲透了思想、精神、內涵、品質等各個方面的教學。隨著時代的更替,不論是科技、文化、社會還是生活質量都發生巨大的變化,并且日益更新著,文化的傳承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對于高中生階段來說,學生正處于青春期,思維逐漸成熟,有自己的思維模式,語文的學習需要正確的方式方法來引導。新時代背景下,國家對于青少年的培養越來越重視,同時時代的進步推動著教學思想逐漸改變,現代化建設與發展更多需要的是具有創新思維與實際能力的知識分子,因此如何更好地適應現代教學理念、培養優質人才是教師們一致思考的問題。本人根據多年的教學經驗,總結了一些適合現代社會語文教學的方式,并進行了一些論述。
【關鍵詞】高中語文;教學;新時代;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文獻標識碼】A
現代社會進步的腳步逐漸加快,人們的思想逐漸跟隨時代的潮流更替著,高效課堂逐漸成為現代教學的目標。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制定適合的教學方式,通過使用最短的時間來完美地完成教學目標,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效率與成績。教師們需要改變往日傳統的、低效率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們的興趣,培養學習習慣,注重學生的學習效率是高效課堂的目的。現代社會發展迅速,教學方式方法也需改變。在人才濟濟的中國,培養優秀的青少年是每一位教師的職責。高中時期的語文不論是在知識層面還是理解方面都加深了難度,因此教師需要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根據學生的心理狀況進行靈活調整,幫助學生以更好的狀態進行學習,同時在教學中激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能力,避免能力與知識不相符的狀況發生。
一、給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鍛煉學生的能力
高中階段的學生在知識存儲與思維模式上都已經形成了一定的框架,學生對于一些事情具有自己的想法與觀點,但是在對于語文的學習上普遍出現一些問題,諸如自主能動性比較差,不能自己主動進行學習與思考,教師教多少學多少,缺少了自己主動思考的能力,這樣會導致學生無法更好地面對未來的生活。因此教師需要在學生高中時期對其進行有效的培養,提高學生主動思考與學習的能力,讓學生依靠自己的能力來解決一些實際的問題。
比如,教師可以借助新課講課的模式,鍛煉學生實際學習與思考的能力。教師可以讓學生按照學號的順序進行新課的預習與備課,讓學生站在教師的角度在講臺上進行新課的授課工作。這種方式能夠給學生帶來一些壓力感,讓學生認真對待課本內容,進行認真學習與思考,逐漸鍛煉學生自學能力和思考能力,防止學生安于現狀、不思進取的現象發生。同時這種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臺下學生的聽課效率,保證教學的有效進行。教師可以給學生限定一定的時間進行講課,剩下的時間教師需要對知識進行升華,保證教學質量不會因學生授課而降低,同時要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評,幫助學生更好地認識自己,更好地學習與進步。
二、借助現代設備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與效率
與傳統教學相比,現代教學無論是思想還是硬件設備,都有效推動著教學質量的進步與發展,逐漸脫離了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科技的進步與發展,帶來了許多優秀的教學理念與教學設備,為學生的學習提供了較好的環境。教師應合理有效地運用這些設備,幫助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注重教學模式,運用合理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并且學會運用現代科技手段來輔助教學內容,達到教學最優化。近幾年來,多媒體教學設備逐漸走進了教學課堂當中,這種教學方法是學生非常喜歡并接受的教學方法之一,可以提升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并且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拓展學生的視野,豐富教學內容,提高學習的效率。
比如,高中語文教師可以在教授古詩詞的時候根據相關內容找一些具體的當時年代下的背景進行補充,讓學生更加了解作者當時所處的環境和心態,或者是找相關視頻進行播放,這樣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也可以配上合適的音樂讓學生朗讀課文,讓學生對課文進行揣摩,培養自己對語文的感悟,并適時對學生進行提問,引導學生進行深入的思考,體悟古文用詞間的魅力?;蛘呤峭ㄟ^多媒體還原當時作者生活的場景,讓學生通過視覺和聽覺來體會作者當時的所思所想,提高對課文內容的理解。語文的能力不是靠死記硬背就能提高的,而是需要培養學生的思想感悟和知識儲備。同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給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拓展與補充,代替看書的枯燥性,高中語文的學習需要大量的知識和書籍來支撐,多媒體可以給學生提供大量的書籍支持。
三、培養學生主動學習能力,分小組制學習
傳統模式下的教學是教師授課,學生聽講,課下完成作業,這種教學手法比較被動,教師并不清楚自己講課的具體效果和學生吸收知識的情況,學生也容易在語文課堂上分散注意力。所以現代教育中想營造高效的語文課堂需要改變方式方法。高中時期的學生除了要培養優秀的學習成績外,教師們還要培養學生主動思考、主動探索的能力,這種學習能力是會伴隨學生一生的技能。同時高中階段是培養學生意識的階段,通過進行小組制的學習能夠提高學生之間互幫互助、相互合作的意識,同時相互之間的溝通交流能夠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拓展自己的想法層面。
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進行分組制學習,將不同層次的學生分到一起,每個組都會有優秀、中能、偏差的學生,這樣可以促進學生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互幫互助。如教師在對《過秦論》進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根據上課所講述的內容進行論述,討論自己通過學習后的所思所想,并將感悟記錄下來與小組間的同學進行分析;或者讓每個小組根據對課文的了解程度進行表演或者論說,這樣在小組合作中不僅培養了學生們共同探討共同學習的情誼,激勵了成績較差的學生去努力學習,還可以讓學生養成自主學習、自主思考問題、積極探索的習慣。高中的語文課堂需要這樣的方法來幫助學生去欣賞和感悟古文化和現代文化的魅力,教師要學會引導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多給學生表現自我的機會。
四、總結
總體而言,對于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教師應該及時引入新時代的教學思想,借助合理的教學方式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與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來進行教學,提高學生關注度的同時激發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通過多媒體為學生進行有效的知識補充,在教學過程中也可以借助視覺與聽覺的刺激來為學生進行更好的教學培養,讓學生能夠對文章更加理解與掌握。教師需要在教學知識的過程中有效提高學生的思想與能力,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與思考,讓學生能夠逐漸養成自學的能力,這對于日后的工作十分有幫助,同時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逐漸讓自己的思想意識開放化。上述方式在實踐中取得的效果較好,適合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呂錫征.微課模式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效果[J].時代教育,2017(4).
[2]廖卓群.對高中語文教學中應用新媒體的探索和實踐[J].學周刊,20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