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晨煜
【摘要】檔案管理是事業單位內部工作的重要部分,它具有系統性、基礎性、多維性等特征。基于此,本文以事業單位為例,著重對新形勢下檔案管理與服務模式進行探索,以達把握檔案管理要點,輔助企事業單位改革深入開展的目的。
【關鍵詞】新形勢;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創新與服務模式
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有序推行,是提升單位服務質量的重要條件。研究發現,在新形勢下做好事業單位的內部資料整合,可有效提升單位工作效率,為后續人事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由此,關于國內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創新與服務模式的改革探究,將為事業單位改革的深層推進提供趨向引導。
一、提升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認識高度
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應首先提升單位對檔案管理工作創新的認識高度。其一,檔案管理工作創新。是對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策略的變革。即從最原始的檔案信息按部就班整理,到歸類、結構化檔案信息分配。其二,檔案管理工作創新。是提高人員對檔案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認識。如某事業單位在新形勢下開展檔案管理工作創新,為了確保本次工作有序推進,首先,對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創新必要性進行探討分析。其次,按照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的內容,具體分為人事、財務、單位發展等10方面,并輔助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人員進行信息統籌,轉變原有的檔案管理工作思路,建立系統化檔案管理服務體系。
以上事業單位在新形勢下開展檔案管理模式創新的方式,就是推升單位對檔案管理創新認識高度的表現。
二、建立數字化檔案管理服務體系
建立數字化檔案管理服務體系,是事業單位發展的必然要求。一方面,建立數字化檔案管理體系,是指充分利用自動化程序、數字化信息編程,將原有的人工、文字檔案管理方法都摒棄,進而從檔案管理手段上,推升事業單位檔案管理的效率性;另一方面,將原有的實體服務都轉為線上操作服務,開展便捷、簡單的事業單位檔案信息服務,這也是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創新與服務模式適應社會發展的條件之一。
如,某事業單位在新形勢下進行檔案管理模式創新。為了實現檔案管理與社會需求相互承接。該事業單位采用專業的檔案管理程序開展工作,在職人員除了網上為員工辦理檔案資料業務,還通過平面掃描、圖像傳遞法,開展單位內部檔案信息錄入工作,盡量確保事業單位中資料信息的有機承接。同時,該事業單位在創新檔案管理模式期間,還開展了網頁版、手機客戶端版檔案信息服務窗口,員工可通過身份驗證獲取個人檔案,是一種較為高效率的檔案管理服務模式。
以上案例中提到的,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創新管理模式,是新時期事業單位內部信息協調性、科學性管理的直接體現形式。而該種數字化程序替代人工管理的技術應用策略,也是現代事業單位工作開展的必然性選擇,它為事業單位內部改革的后續推進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三、加強檔案管理體系建設
加強對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實施的體系建設,是新時期事業單位工作創新實踐的外部保障。一方面,檔案管理體系建設中必須具有明確、科學、民主的檔案管理制度;另一方面,檔案管理的體系建設,在于合理安排檔案資源管理的工作結構,以確保事業單位的檔案管理模式創新工作能夠持續性推進。如某事業單位在新形勢下進行檔案管理模式改革期間。為了確保檔案管理模式數字化體系得以順利實施,就在原有的檔案管理模式制度的基礎上,開展了檔案管理體系的全面性調整。其一,事業單位將原有的檔案信息記錄、安全管理責任部門內承擔,改變為由具體的個人承擔工作中的責任,但事業單位中檔案管理資料的完整性、系統情況要由部門人員共同承擔。其二,按照事業單位人員檔案、事業單位經營檔案、財務檔案、事業單位發展檔案進行資料分類,并按照不同的檔案內容進行專業性、專業化管理。該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創新開展的實踐過程,就是新形勢下檔案管理體系強化性建設的具體表現。
四、提高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人員的能力
提高事業單位在職檔案管理人員的實踐能力,是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工作模式創新的一方面。如某事業單位在開展新時期檔案管理工作創新期間,就采取集中性組織在職人事管理人員進行現代化數字檔案技術學習;同時,事業單位還經常組織檔案管理工作人員進行工作情況匯報,對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和處理,提高在職人員的檔案管理操作能力。這種檔案管理工作新形勢下的創新戰略,也可促進事業單位內部改革工作的深入性推進。
五、結論
綜上所述,基于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創新與服務模式的改革初探,是事業單位改革工作實施的理論歸納。在此基礎上,本文通過提升對檔案管理工作的認識高度、建立數字化檔案管理服務體系、加強檔案管理體系建設、提高事業單位檔案管理人員能力四方面,明確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創新要點。因此,本篇文章的研究結果,將為國內事業單位改革深入性實施提供借鑒。
【參考文獻】
[1]黃躍曼.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創新及服務模式探討[J].辦公室業務,2017(24):123.
[2]王建春.新形勢下事業單位檔案管理創新與服務模式的改革研究[J].人力資源管理,2017(09):31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