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方園 劉素芳
摘 要:在中國城鎮化進程加快的大背景下,建筑市場的發展也日新月異他,建筑市場的健康發展離不開合格的建筑師,如何培養合格的建筑師是當前建筑教育業面對的一個首要問題,作為建筑課程的主干課程《建筑設計》的教學模式探索顯得勢在必行,確定教學要求的基礎上,分析傳統教學方式的弊端,以翻轉課堂為主要教學模式,探索其模式下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和啟發,增強學生對專業的探索性和研究性,提升學生的專業設計思維能力。
關鍵詞:翻轉課堂;建筑設計;教學模式
1 前言
隨著中國城市鎮化的快速發展,全國各地建筑不斷涌現。由于城市發展的日益成熟,對建筑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建筑學科提出了的新要求。因此培養出國際化的建筑師是我們建筑教育行業首要的任務。應用型本科院校建筑專業應該注重專業人才的培養,而專業的教育教學改革和發展,除了應該從專業整體的培養環節入手外,更應該探究其主干課《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入翻轉課堂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這種模式“以學生為中心”,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由被動變主動角色,能夠充分發揮學生在建筑設計課程中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這種模式下,也要改變傳統以教師為主體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本課題提出了幾種現代教學方法,并嘗試在建筑設計課程中加以混合運用,注重課堂教學的效率和效果,促進學生間的相互交流和啟發,增強學生對專業的探索性和研究性,提升學生的專業設計思維能力。從而培養出符合社會市場發展需要的具有實際動手能力的建筑設計者。
2 現狀分析
在目前的信息網絡時代下,建筑學專業的建筑設計課程,多年來基本沿用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網絡、計算機等信息技術資源有效整合方面較為滯后,利用和開發也不多,學生的積極主動性也不高,不能很好的參與到教學中來,當然建設設計課程的教學效果也不盡人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建筑設計類課程在最新建筑設計理念和技術相關方面的教學內容更新較慢。偏重假題假做,真題真做很少,設計聯系實際不夠。
2)建筑設計課的教學學生積極性不高,互動性存在著局限性。沒有調動起大部分同學的興趣,互動方面比如存在著師生互動受時間的局限、很少有跨年級和專業的互動,缺少進行互動的平臺等。
3)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資源平臺有待擴充和完善。網絡資源給我提供了一個大的平臺,學生能夠通過網絡獲取專業課件、競賽及設計圖紙和論文,但這些比較零亂,我們缺少針對設計課程的搜集、管理和交流的平臺。
3 改革內容
在目前的建筑設計教學中,我們不能一味的沿用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師講授任務書及設計原理,學生自己查資料,做方案草圖,然后教師一對一的輔導。在之前建筑設計改革中,我們也曾經嘗試過某一種教學方法的運用,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建筑學專業是一個綜合交叉的學科,建筑設計思維方式和設計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也非一朝一夕的任務。在翻轉課堂模式下,我們要以學生為主體,他們的積極主動性,需要我們教育者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的聯合運用,最大限度的挖掘學生在專業方面的素養和潛能。
傳統的教學方法主要有講授法、談話法、討論法、參觀法、實習法等,這些教法主要針對教學層面,只是以傳授知識為終端,沒有考慮學生學習接收的情況,更沒有顧及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和潛能的開發。通過調研和分析,梳理出有下面幾種現代教學方法,在翻轉課堂發模式下可以嘗試在建筑設計課程教學中混合運用:
1)“互動+啟發”的“主人翁式”研討教學。其核心是“全員參與,啟發教育”。主張培養學生自主發展能力和創造能力,強調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強調教學雙邊的互動合作的作用,實現學生的主動、持續和全面發展。課堂討論是引發積極思考、很好的教學形式,能夠培養學生創新思考的能力[1],但傳統的課堂討論由于學生知識儲備不足,導致討論課上老師唱獨角戲的尷尬場面,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不高,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
在本次提出的新教學模式中,“互動+啟發”的“主人翁式”研討教學是課堂討論的升華版,也是最重要的環節;該環節包括兩方面內容,一是學生就自己完成的設計進行匯報,二是設計小組互為甲方和設計方,學生作為項目“主人”的甲方對乙方進行提問或評述,通過這兩個環節專注互動啟發,幫助學生厘清思路,解決核心問題,對下一階段設計提出優化建議。
現代網絡信息時代下,傳統的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模式和方法不能適應課堂和教學的需求,翻轉課堂模式下的教學方法加以混合運用,以期待好的教學效果,將在實踐中得以驗證和檢驗。
2)項目探究式教學。為了更好的培養滿足市場發展需要的專業人才,選擇專業的教學方案,在建筑設計課程教學中也采用了項目教學法,教師依據項目,結合教師引導,學生有效的尋找學習目標,鍛煉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項目式”的術語意指“有目的的行動”,“項目探究教學法”主要特征是“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引導、學生為主體”,改變了傳統“教師講,學生聽”被動的教學模式,創造了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2]。建筑設計課程是其主干課。因此對其教學模式及教學方法和手段進行探索和調整,非常有必要性。能否培養學生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力爭培養出能適應我國社會和國際化環境的優秀設計者。
3)任務驅動式教學。任務驅動教學法,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類型教學方法。所謂“任務驅動教學法”就是在建筑設計課的學習中,學生在教師指導下,圍繞一個人共同任務,在諸多問題的驅動下,學生通過對資源的搜集和應用,進行自主探索和互動協作學習,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索、勇于開拓的自學能力。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以上幾種教學方法的進行不同的建筑設計課程教學中加以混合運用,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積極主動性和興趣。
在翻轉課堂新的教學模式下,引入現代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學生對建筑設計課程學習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培養自主學習的興趣和能力,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交流和整個教學環節,真正將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效果發揮出來。有效地將專業學習、開發和研究性學習等實踐活動結合起來,從而培養出符合社會市場發展需要的具有實際動手能力的建筑設計者,真正實現上零適應期的培養目標。項目不局限于以上幾種方法在建筑設計教學中的單一引入,幾種方法之間既有聯系又有區別,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關系。通過對這幾種方法評價分析,教師在設計課的教學中可以加以組合引入,選取兩個以上的教法混合運用,會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以期待培養出更優秀的建筑設計者。
4 結語
在翻轉課堂模式下,通過探索與實踐建筑設計課的教學方法,并加以混合運用,這也能鍛煉與提高一批專業教師授課能力,提高師資隊伍的教學水平及學術水平,加速教材編寫及更新,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促進建筑學專業建設和教學改革的作用。在翻轉課堂模式下將現代教學方法在建筑設計課程中加以嘗試混合運用,分別分析了參與啟發式教學法、項目探究式教學發、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的理念和特點,在建筑設計課程中引入這些方法,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提高學習興趣,讓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交流和整個教學環節,真正將建筑設計課程的教學效果發揮出來。
參考文獻
[1]王敏.風景建筑規劃設計交互式教學實踐研究[C].中國風景建筑學會2012年風景建筑教育大會論文集.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2:181-186.
[2]胡慶芳著.優化課堂教學:方法與實踐[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
作者簡介
鄭方園(1986-),女,漢,河南南陽,碩士,助教,綠色建筑技術,建筑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