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職網絡安全課程是一門知識點多、技術更新快、操作性強的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于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本文借鑒了網絡游戲的設計思想,并在網絡安全課程中引入了游戲式教學方法,通過設置合理的任務關卡、建立角色管理機制、多樣化的激勵機制、建立溝通交流平臺等多種措施,進一步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網絡安全;游戲式教學;高職教育
中圖分類號:TP393?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3044(2019)25-0164-02
計算機網絡的出現改變了人們使用計算機的方式,也改變了人們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方式。計算機網絡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保證網絡安全的巨大挑戰。據統計,截至2018年6月底,我國網民規模已達到8.02億人,其中手機網民規模達7.88億人,互聯網普及率為57.7%。大部分網民遭受過惡意程序、釣魚網站、騷擾電話、垃圾短信、網絡詐騙等網絡安全事件,有的甚至遭到了較大的經濟損失,普及全民的網絡安全意識仍然任重道遠。
網絡安全課程是一門新興的跨學科課程,內容涉及計算機科學、網絡技術、密碼技術、信息安全技術、信息論、應用數學、數論、法律、社會工程等多種學科[1]。由于該課程有知識點多、技術更新速度快、操作性強等特點,經常出現老師難教和學生難學的狀況,教學效果不夠理想。網絡游戲具有天然的吸引力,青年人普遍喜歡網絡游戲,尤其是廣大學生甚至沉迷其中,難于自拔。高職的教育對象也是青年人,在教學設計中所采用的項目(任務)、活動、實踐教學情境與網絡游戲中的任務、闖關、角色扮演等十分類似。毫無疑問,網絡游戲有很多值得高職課程教學所借鑒和學習的地方[2-4]。
“浙江省高校課堂教學創新行動計劃(2014—2016年)”中指出:增強教學互動,建立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課堂組織模式,提升學生課堂關注度,引導培養學生學習主動性和學術興趣。傳統的以傳授知識為主要內容的教學方法,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迫切需要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增加教學的互動性,切實做到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本文以網絡安全課程的教學改革為例,借鑒了網絡游戲的先進設計思想和方法,改革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進一步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 網絡游戲的設計思想
1)簡便的引導教程和幫助
對于一款新游戲,游戲者剛開始時并不知道游戲的方法和目標,在游戲過程中可能會遇到各種問題,此時可查看游戲系統中所提供的簡便引導教程和幫助,使得游戲者能很快地上手。通過不斷的試錯,在試錯中不斷吸取教訓、總結經驗,游戲者很快自己學會了游戲。可見,簡便的引導教程和幫助能夠幫助游戲者很快地掌握游戲要領和技巧經驗,適應游戲環境并進入角色,降低游戲門檻,從而能吸引各種年齡段和層次的游戲者。
2)多重的任務目標
游戲者在游戲過程中,可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和任務,有充分的選擇權。由于不同的游戲者的性格、愛好、情感等的差異,讓游戲者自己選擇所扮演的角色和要完成的任務,回歸“主角”地位,自己所選擇的正是自己感興趣并擅長的,能夠保持持久的吸引力和戰斗力。
3)及時的獎勵措施
經過游戲者的努力,每當獲得階段性成果或闖關成功時,及時給予一定的游戲幣、經驗值、虛擬裝備、升級段位等獎勵,讓游戲者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并對下一階段的任務充滿期待。
4)良好的互動平臺
在游戲者在自己世界中,需要與同行進行互動和交流,需要時可構建游戲團隊,分享自己的經驗和成就,學習別人的方法和攻略,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形成團結協作的小團體,獲得自己的歸屬感。
2 課堂教學改革與實踐
借鑒以上網絡游戲的設計思想和方法,將網絡游戲和網絡安全課程的教學結合起來,改革課程內容和改進教學方法,在游戲中學習理論知識,在闖關中提高操作技能,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因材施教,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獲取豐富的網絡安全知識。
1)借鑒網絡游戲的成功經驗,將網絡游戲的思想引入網絡安全課程
網絡游戲以其優美的畫面、動聽的音樂,逼真的情境,給游戲者一個視覺和聽覺上的享受。將網絡安全課程建設為網絡課程,改善和優化課程界面,采用網頁、FLASH動畫、視頻、音頻、PPT等形式用圖形化的方式給出學習任務,打造一個良好的“游戲氛圍”,使“玩家”產生繼續學習的興趣,提高學習的自主性和積極性。
2)改革課程內容,創設學習情境,設置合理的任務關卡
根據課程知識結構和技能要求,將課程學習內容設置為一個個學習情境和任務關卡。整個學習活動作為一次通關游戲,在學習之前教師首先要求學生了解游戲規則。在通關過程中設置關卡,結合“幫助”信息引導學生一步一步進行學習。并在學習路徑上設置相關考核,一是為了檢查學習效果,及時掌握相關學習內容;二是為了提供更高層次的學習任務,學生在獲得成就感的同時,進一步激發他的好奇心和挑戰感。學生通過熟悉的游戲通關方式,不斷產生進階愿望,使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獲得不同層次的成就感。
3)建立角色管理機制,實現個性化培養
每位學生在網絡課程的界面中不再是固定的角色,學生可根據自己的性格、興趣、情感等選擇適合自己的角色,給學生充分的選擇權,從而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了便于管理,角色中包含了學習時間、積分、裝備工具等信息,通過角色管理,引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達到個性化培養的目標。根據課程的不同學習內容以及實訓室的具體條件,可選擇不同的游戲方式和角色,如闖關類游戲和競技類游戲。
4)建立多樣化的激勵機制
教學中設置多個學習內容,學生可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學完不同的內容,可獲得不同的積分和獎勵,當積分累積到一定值后,系統自動完成角色的升級,高等級的角色在后續的任務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同時在期末的成績中將給予更高的得分。通過周積分排行棒,讓學生了解自己的積分排名,激勵他們自覺學習,對于積分排名前10名的同學,可給予一定的精神和物質獎勵。
5)建立溝通交流平臺,加強生生、師生之間的互動
通過建立游戲論壇、QQ群、微信公眾號、藍墨云班課等學習交流平臺,實現學生與學生、老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互動,學生可提交自己的作業、分享自己的學習經驗、游戲攻略等,老師可進行作業布置、單元測試、在線答疑、個性化點評等,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動態。通過交流平臺,學生可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對相關知識點和操作技能有一個全面及時地了解;老師通過交流平臺,了解學生的學習進度及相關內容的掌握程度,并據此可對下一節的學習內容和學習進度進行安排和調整,老師成為課堂互動學習的引導者和組織者,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
6)多種教學方法相互結合,不斷提高課堂的吸引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教學過程中采用以提高學生職業素質和專業能力為核心的多樣教學方法穿插進行,如角色扮演法、小組學習法、翻轉課堂教學法等,解決了傳統教學單一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既突出強調技能,又發揮學生主體性和智能多樣性,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素養和能力。
3 注意事項
游戲式教學是一種較新穎的教學方式,對教師的教學理念的轉變、教學資料的準備、教學過程的組織、教學手段的運用等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需要花費很多的時間來實施,這無疑極大地增加了老師的工作量,而且要經過多輪教學改革之后才可能有較好的教學效果。
教學游戲軟件的開發或引進,以及軟件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良好的“游戲氛圍”有利于聚集人氣,增加學習的自信心,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游戲只是學習的一種手段,而不是目的,在游戲中學習知識,在操作中提高技能,切忌本末倒置,為游戲而游戲。在學習過程中,注意把握好游戲的娛樂性和學習的嚴肅性的關系,游戲是為學習服務的,游戲只是學習的形式,學習課程知識才是最終目的。在進行游戲式教學時,教師應充分挖掘和提煉游戲過程中的教育教學元素,除了專業知識和技能之外,還可顯式或隱式地結合企業文化、法律法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在寓教于樂中潛移默化提高學生的思想覺悟、行為品性、道德情操等德育素質,真正達到育人的最終目標。
4 結語
高職學生由于學習基礎薄弱,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對于傳統的教學方法難于提高學習興趣,缺乏持久的學習動力,教學效果不夠理想。我們引入了游戲式教學方法,以喜聞樂見的游戲形式開展教學,在游戲中學習理論知識,在闖關中提高操作技能,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真正做到寓教于樂,因材施教。
通過游戲向導和幫助,引導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學習;通過游戲闖關或分組競技,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獲得學習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通過互動交流平臺,分享成功的經驗和樂趣,及時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多重的學習目標和多樣化的激勵措施,使學生能夠找準自己的角色和位置,完成自己力所能及的任務,并得到相應的回報,從而提高了學習效果。
游戲式教學真正以學生為學習主體,改變了傳統的填鴨式“滿堂灌”的被動學習為獲得體驗經驗的主動學習,在游戲的激勵機制作用下,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游戲式教學方法作為一種新型獨特的教學方法,可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具有較好的教學應用前景,越來越受到了人們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黃林國.網絡安全技術項目化教程(第2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7.
[2] 周尤明.網絡課程的游戲教學方案[J].考試周刊,2013(95):128-128.
[3] 李迎輝.基于游戲思想的網絡安全技術課程教學設計[J].新校園閱讀版,2016(9):115-116.
[4] 王宇輝.模擬游戲中進行計算機網絡安全教育[J].電腦編程技巧與維護,2017(13):89-91.
【通聯編輯: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