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葉
【摘 要】目的:探究與分析出生體重<1500g早產兒的產房復蘇質量及改進對策。方法:選取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出生體重<1500g的早產兒80例,按照是否進行了T組合復蘇器干預分為對照組與與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觀察時間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之間,給予了復蘇囊復蘇,觀察組觀察時間在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給予了T組合復蘇器復蘇,對比兩組早產兒的復蘇相關指標。結果: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復蘇失敗率低、機械通氣時間短、總用氧時間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早產兒的無創CPAP時間、鼻導管吸氧時間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結論:T組合復蘇器相比于復蘇囊復蘇應用于出生體重1500g早產兒之中能夠有效的提高產房復蘇質量。
【關鍵詞】出生體重;早產兒;產房復蘇質量;改進措施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quality of delivery and the improvement strategies of premature infants with birth weight <1500g. METHODS: Eighty preterm infants with a birth weight <1500g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6 to May 2018 were enrolled. 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whether they had a T-compartment resuscitation intervention. Each group had 40 cases. The control group was observed between May 2016 and May 2017, and the recovery of the resuscitation sac was give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observed from June 2017 to May 2018, and the T-recovery resuscitator was given. Indicators of recovery in preterm infant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observation group had lower recovery failure rate, shorter mechanical ventilation time and shorter total oxygen consumption tim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non-invasive CPAP time and nasal catheter oxygen infusi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P>0.05). Conclusion: T-combined resuscitator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delivery resuscitation compared with resuscitation sac resuscitation in preterm infants with a birth weight of 1500g.
Key words: birth weight; premature infant; quality of delivery room recovery; improvement measures
【中圖分類號】R248【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02
出生體重<1500g的早產兒由于體重過低,多容易合并出現諸多合并癥以及不良預后,以各個器官發育不完善作為主要表現,若未能得到及時有效的干預及治療,容易導致早產兒出現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礙以及腦性癱瘓等,對早產兒的生長發育造成了較大的影響[1]。這就要求臨床工作者能夠對其進行有效的救治,將重癥監護病房這一觀察的重點逐漸擴大到產房的復蘇處理過程中[2]。有研究報道指出,由于早產兒的肺部發育并不成熟,以往臨床工作中所采用的復蘇囊復蘇處理效果一般[3]。因此,現我院開始將T組合復蘇器應用于早產兒的產房復蘇過程中,旨在更好的促進提高產房復蘇質量,結果總結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自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出生體重<1500g的早產兒80例,按照是否進行了T組合復蘇器干預分為對照組與與觀察組,每組各40例,對照組中男22例,女18例,胎齡在胎齡在28周~31周之間,平均胎齡為(30.23±0.32)周,觀察組中男24例,女16例,胎齡在29至30周之間,平均胎齡為(30.84±0.19)周,兩組一般資料上均無顯著的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兩組新生兒在產房內開始復蘇時的最開始復蘇氧氣濃度控制在30%至40%之間,按照血氧飽和度逐漸對氧濃度進行上調,在復蘇后若出現了心率不穩定等情況時,需要給予相應的正壓通氣處理[4]。對照組觀察時間在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之間,給予了復蘇囊復蘇,方法為:在為新生兒進行正壓通氣處理時,給予自動充氣式復蘇囊,最大的氣道壓力維持在40cmH20,通氣的頻率為每分鐘40Min[5]。觀察組觀察時間在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給予了T組合復蘇器復蘇,方法為:對于所使用的T組合復蘇器參數進行調節,具體參數設置為PIP21 cmH20、PEEP 5cmH20,通氣的頻率控制在每分鐘40次。由復蘇的醫生通過使用拇指按壓關閉及打開T形管開口實現對呼吸頻率以及吸氣時間的調節。
1.3 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早產兒的復蘇相關指標,包括了復蘇失敗率、機械通氣時間、無創CPAP時間、鼻導管吸氧時間以及總用氧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統計軟件對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數據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檢驗,計量資料采取t檢驗,以 P<0.05代表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早產兒的復蘇相關指標對比 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復蘇失敗率低、機械通氣時間短、總用氧時間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早產兒的無創CPAP時間、鼻導管吸氧時間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1。
3 討論
體重<1500g的早產兒相比于足月兒而言,表現出了器官組織發育不全的情況,以肺部結構以及功能不成熟,肺部組織彈性較差作為主要的表現,伴隨著合并出現不同程度腦損傷等潛在危險,若未能得到及時的處理還容易引起智力低下、腦性癱瘓、行為異常等疾病,因此,對于此類早產兒進行有效的處理及干預至關重要[6]。近年來,為了進一步的提高極早產兒的生存率,同時有效的達到降低后遺癥發生率的目的,現諸多臨床工作者已經將干預的重點逐漸轉移到新生兒重癥病房當中,對產房復蘇處理引起了更多的重視,以盡可能的達到早期干預的目的。以往臨床工作中實施的傳統面罩復蘇方法較為一般,無法更好的幫助改善早產兒的功能殘氣量以及肺部的順應性,需要進一步的完善[7]。因此,我院開始將T組合復蘇器應用于出生體重1500g早產兒產房復蘇工作中,旨在獲得更好的效果。此種復蘇方法一方面能夠對早產兒進行快速的復蘇,為其提供可持續性的PEEP,并保證一定的功能殘氣量,有效的維持肺膨脹,盡可能的減少呼吸做工,另一方面,T組合復蘇器能夠幫助早產兒更好的對肺液進行有效的清理,減少了氣管插管這一侵入性的操作引起的并發癥發生率[8]。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與對照組相比復蘇失敗率低、機械通氣時間短、總用氧時間短,結果提示T組合復蘇器相比于復蘇囊復蘇應用于出生體重1500g早產兒之中的效果更加突出,證實了上述研究報道。但兩組早產兒的無創CPAP時間、鼻導管吸氧時間相比無明顯差異(P>0.05),可能與本次研究樣本量較少相關。綜上所述,T組合復蘇器相比于復蘇囊復蘇應用于出生體重1500g早產兒之中能夠有效的提高產房復蘇質量。
參考文獻
中國新生兒復蘇項目專家組.中國新生兒復蘇指南(2016年北京修訂)[J].中國新生兒科雜志,2016,31(4):241-246.
沙莉,余章斌,韓樹萍,等.T組合復蘇器在產房中對極早產兒復蘇的
應用效果初步評價[J].中華新生兒科雜志,2017,32(3):165-166.
林文玉,熱依拉木·玉山江,杜文亮,等.提高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生命質量的臨床研究[J].新疆醫學,2015,45(8):110-111.
趙智,雷宏濤,劉合芳,等.新生兒敗血癥病原菌分布特點及耐藥分析[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6,27(3):20-21.
陳召金,黎見樂,姚慧梅,等.早產兒胎齡和體重對兒童糖尿病的預測作用[J].湖北科技醫學院學報,2014,28(03):345-346.
Charkaluk ML,Trivin C, Brauner R. Premature pubarche as an indicator of how body weight influences the onset of adrenarche[J]. Eur J Pediatr, 2014,163( 2) : 89-93.
Falkner B, Hulman S, Kushner H. Effect of birth weight on blood pressure and body size in early adolescence[J]. Hypert ension, 2014, 43( 2) : 203-207.
宋曉美,劉紅梅. 全身撫觸聯合雙歧桿菌四聯活菌片對早產兒喂養不耐受及生長發育的影響[J].中國婦幼健康研究,2015,11(05):909-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