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國雷 李有贏 李有寶
【摘 要】目的:對比心律失常患者運用胺碘酮、普羅帕酮治療的臨床價值。方法:選取110例在2016年9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根據隨機分組原則分為觀察組(胺碘酮治療)和對照組(普羅帕酮治療)各55人。比較兩組患者治療效果以及不良反應的情況。結果:與對照組(78.18%)相比,觀察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94.55%)較高(P<0.05);且與對照組(14.55%)相比,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3.64%)較低(P<0.05)。結論:與普羅帕酮治療相比,心律失常患者運用胺碘酮治療后,能夠獲得顯著的治療效果,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存在較高的安全性。
【關鍵詞】胺碘酮;普羅帕酮;心律失常;有效性、安全性
【中圖分類號】R541.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02
在心血管內科,心律失常這一疾病十分常見,心律失常可單獨發生,也可以合并其他相關心腦血管疾病發生。該病若控制和治療不及時,將使患者出現猝死和心臟衰竭情況,對患者生命健康危害極大[1]。遂本文主要對在2016年9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10例心律失常患者運用胺碘酮、普羅帕酮治療的臨床價值予以全面分析,詳情如下所示。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110例在2016年9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將其分為觀察組(55例)和對照組(55例),其劃分標準為:隨機分組原則。觀察組包含31例男患者和24例女患者,對照組包含29例男患者和26例女患者;觀察組患者年齡區間范圍為63到81歲,對照組患者年齡區間范圍為60到84歲,(72.61±2.33)歲和(72.09±2.10)歲分別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平均年齡。在一般基線數據的比較中,影響組間比較的兩組之間沒有差異,P>0.05,并且可以實施比較統計。
1.2 方法
1.2.1 對照組:對照組患者運用普羅帕酮口服治療,該品用藥劑量為每次100至200mg,一天治療3至4次,治療3天以后對患者進行維持治療,用藥劑量為每次300至600mg,對患者持續治療4周時間。
1.2.2 觀察組:觀察組患者運用胺碘酮口服治療,開始時,該品用藥劑量為每次0.2g,一天治療3次,治療7天以后,將用藥次數改為一天2次,治療14天以后,將用藥次數改為一天1次,對患者持續治療4周時間。
1.3 觀察項目 (1)對比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2)比較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主要不良反應包括輕度眩暈、惡心嘔吐及血壓降低等。
1.4 療效評價標準[2] 其評價標準為:相關臨床癥狀和體征消失,恢復正常的心率和心律時,則表示為顯效;明顯改善患者相關臨床癥狀、體征和心律狀況時,則表示有效;相關臨床癥狀和體征沒有得到緩解,且病情狀況不斷加重時,則表示無效。
1.5 統計學分析 運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有效分析本次研究中涉及到的計數和計量資料,分別運用“[n(%)]”和“(均數±標準差)”表示、“”和“t”檢驗,結果存在明顯差異時,用P<0.05表示。
2 結果
2.1 對兩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進行觀察比較
對照組和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78.81%)、(94.55%),與觀察組相比,對照組較低(P<0.05),具體見表1。
2.2 對比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與對照組(14.55%)相比,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3.64%)較低(P<0.05),詳情見表2。
3 討論
藥物治療能夠使心律失常患者的相關臨床癥狀得到改善,并起到預防復發的作用,普羅帕酮屬于鈉通道阻滯劑,能夠使心肌興奮性降低,使動作電位的有效不應期和時程延長,其主要特點為作用藥效持久、起效快,但該品存在較多的不良反應[3-4]。胺碘酮和普羅帕酮在藥理作用方面比較相似,但胺碘酮能夠促進冠狀動脈周圍血管有效擴張,使冠狀動脈血流量增加,促進心肌耗氧量有效降低,并且對甲狀腺素代謝存在一定的影響作用[5-6]。
本文通過對比心律失常患者運用胺碘酮、普羅帕酮治療的臨床價值,相關數據顯示,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94.55%)明顯高于對照組(78.18%),(P<0.05),表明相比于普羅帕酮治療,胺碘酮治療后能夠取得更加顯著的臨床效果。且觀察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3.33%)低于對照組發生率(13.33%),(P<0.05),表明胺碘酮治療的安全性較高。
綜上所述,相比于普羅帕酮治療,心律失常患者運用胺碘酮治療后,能夠有效改善患者相關臨床癥狀和體征,提高治療效果,且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
參考文獻
張曉君,李莉,趙麗紅.門冬氨酸鉀鎂聯合胺碘酮治療冠心病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以及對心電圖PR間期和QRS時限的影響[J].中國農村衛生,2018(24):93.
楊柳,吳其明,宋毓青,董茜,楊萍萍,蘇云娟,王昭.胺碘酮對AMI患者PCI術后發生再灌注心律失常的保護作用[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8,17(23):2511-2514.
王成堯,雷建軍,徐勝,馮雪峰.胺碘酮治療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的療效及安全性觀察[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8,31(23):3510-3512.
劉桂霞.分析胺碘酮與普羅帕酮治療心律失常的療效及對血清超敏C反應蛋白的影響[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18(83):121.
黃偉鵬,陳揚波,林銳,周浩粵,鄺鴻生.普羅帕酮和胺碘酮治療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較及對心功能指標和C反應蛋白的影響[J].中國藥物經濟學,2018,13(04):51-53.
段歆,羅惠玲,成小梅,呂健宏,劉貝貝.穩心顆粒聯合普羅帕酮用于心律失常的療效研究及對血清hs-CRP、TNF-α、IL-6與心功能的影響[J].現代生物醫學進展,2017,17(26):5165-5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