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中技幼師專業教育中,視唱練耳屬于重要教育內容,有利于培養學生的音樂能力和樂感。在教育中,教師不僅需要提升學生的聽辨能力,還需要促進學生綜合音樂素養的發展,本文探討了中技幼師專業視唱練耳教學的策略。
關鍵詞:中技幼師專業;視唱練耳;教學對策
一、前言
傳統的視唱練耳教學缺乏靈活性,學生有著較強的畏難心理,缺乏學習的積極性。針對相關問題,教師需要視唱練耳教學,通過提升教學靈活性,應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切實提升學生聽寫樂章、彈伴奏和樂譜核對的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視唱練耳興趣
視唱練耳的技能性較強,學生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進行音階訓練,進而在節奏、音準和音高練習中持續提升自己的知識水平。但是,當前的幼師專業教學中,缺乏必要的音高鞏固訓練,導致一些學生在旋律視唱練習中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同時,視唱練耳這門學科的特點就是出成績的時間長、積累的時間更長,一些學生很容易出現惰性問題和厭學問題。對此,教師需要首先引導學生端正態度,提升對于這門課的重視。可以采取以下兩種措施:第一,引導學生學會唱譜。學生比較常見的學習問題就是無法準確唱出曲譜,如果可以突破這方面的難點,可以順利開展其他方面的學習,讓學生具有積極態度。第二,培養學生興趣。如果長期采取固定教學模式,學生可能逐漸失去興趣。對此,教師可以引入學生喜聞樂見的流行歌曲,提升教學內容的生活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三、優化視唱練耳中的節奏教學
在視唱練耳教學中,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節奏感是必要的。學生在節奏穩定的基礎上,才能正確識譜,并且正確演奏。
首先,需要融合節奏訓練和旋律訓練。節奏訓練中,需要讓學生掌握各種時值、各種節拍的音符所構成的節奏型。可以把2/4當作基礎節拍進行訓練,讓學生明確一拍的時值是多少。為了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簡化課堂教學用語,可以把節奏型簡化命名。四分音符可以叫作“四”,兩個八分音符可以叫作“二八”,以此類推。通過這樣方式,能夠利用直觀的命名加深學生的記憶,并且降低理解難度。教師可以選擇學生都熟悉的歌曲,讓學生首先打一遍節奏,在熟悉節奏之后,在搭配旋律進行演唱。這是因為學生只有在熟練把握的節奏下,才能穩定唱出旋律,才能有效融合兩者。為了提升節奏訓練效果,可以采用手打拍子,口讀節奏的方式,在把握基本音符時值的同時,能夠口讀小節線和拍號等音樂記號。在多感官配合下,學生可以快速記憶,進而逐漸形成節奏感,這為后續的視唱練耳訓練奠定了良好基礎。
其次,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節奏模仿聽記訓練。許多幼師專業的學生聽記能力比較薄弱,他們可能沒有接受純正的音樂專業教育,所以在聽記訓練中出現的一定的問題。在這個環節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口頭模仿教師彈奏的鋼琴片段,而后再使用五線譜來記錄相關節奏片段。學生可能難以記住相應的片段,對此,教師可以合理降低剛開始的難度,進而逐漸培養學生對于節奏的敏感度和記憶力。只有教師有效把握教學步驟和難度,學生才能逐漸“聽得到,唱的出,唱的準”。
四、優化模唱和構唱教學方法
模唱就是模仿歌唱,屬于重要教學內容。教師需要利用多媒體等信息化設備,展示相關視頻資源,也可以利用示范演唱的方式,采取多元化方法引導學生掌握方法。幼師專業教學中,視聽練耳課程教學對于學生在舞蹈、器樂和聲樂方面的學習有促進作用,教師可以合理融合這些元素,讓學生在情境中模唱,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在模唱教學中,需要布置系統任務,安排單音、音程、音組訓練,也需要設置和弦、旋律的訓練。教師可以給出固定音高進行視唱,讓學生循序漸進地練習,最終達到準確無誤的目的。在模唱中,還需要關注學生發音的節拍、高低和長短,關注學生的細節問題,力求盡善盡美。
在構唱教學中,教師需要依據已知音高,讓學生根據要求唱出和弦、音程和音階。這是一種提升學生音準并且校準音高的有效方式,教師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不知任務,啟發學生的思維,并且提升學生視唱練耳的學習效率。比如,對于《莫斯科郊外的晚上》這個歌曲,開始部分如下:61? 31? 2? 17| 3? 2? 6? -|。這里的“61? 31”其實是采用了大二度。一些學生往往難以說出音高距離,在練習中常常出現錯誤。為了提升學生的聽音能力,教師可以首先進行視唱展示,讓學生仔細品味。接著在聆聽的前提下,跟著老師進行視唱[1]。而后,可以引入學生比較熟悉的歌曲,讓學生在同類樂曲中感受音高距離。為了讓學生了解其中的音程關系,可以讓學生用鋼琴自己彈奏,進而通過樂句針對性訓練,把握歌曲音高特點[2]。
五、結論
在中技幼師專業教育中,視聽練耳課程屬于基礎課程,屬于學生的必修課和學習難點。當前的教學中,教師需要具備創新意識,及時發現學生的困難,并且通過積極思考和研究,創新當前的教學方法,有效提升視聽練耳教學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胡勍.關于幼師專業樂理視唱練耳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北方音樂,2016,36(18):144-145.
[2]王燕如.幼師專業視唱練耳教學中音準訓練方法研究[J].教育學院學報,2014(23):91-92.
作者簡介:曹媛,寧都縣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