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錄
【摘 要】目的:分析聯用艾灸推拿療法和歸脾湯對心脾兩虛型不寐癥患者睡眠質量的影響。方法:納入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辨證為心脾兩虛型不寐癥患者112例為研究對象,以就診單雙號將入選者分為研究組和常規組。兩組均接受艾灸推拿療法,研究組加服歸脾湯,對比三個療程后兩組睡眠狀況、不寐癥治療效果。結果:研究組治療后PSQI各參數評分及總分均低于常規組,且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兩組各指標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結論:歸脾湯和艾灸推拿療法聯用可從睡眠深度、持續時間、效率等方面切實強化心脾兩虛辨證不寐癥治療療效,有利于睡眠質量的整體改善,是發展前景可期的中醫綠色療法。
【關鍵詞】艾灸;推拿;歸脾湯;心脾兩虛型;睡眠質量
【中圖分類號】R745.1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5-0019(2019)20-0-01
睡眠是人體正常所需,一旦睡眠出現問題導致不寐,久而久之會對生理功能、心理健康構成嚴重威脅,拉低患者的生活質量。近年來,中醫療法在不寐癥臨床治療中的優越性日漸突出,為進一步探究療效更佳的中醫療法,筆者對艾灸推拿單用與艾灸推拿和歸脾湯聯用的治療效果進行了對照觀察,旨在印證歸脾湯的有效性。現作如下報道:
1 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納入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收治辨證為心脾兩虛型不寐癥患者112例為研究對象,以就診單雙號將入選者分組。研究組56例男女比例為3:4,年齡為36-57歲,病程為3-12個月,常規組56例男女比例為11:17,年齡為37-55歲,病程為4-13個月,對比兩組年齡、性別、病程等基線資料未見明顯差異(P>0.05)。
1.2 方法
1.2.1 常規組 采用艾灸推拿療法為患者施治,方法如下:①溫灸。擺位后,取安神降火神門穴,散發心熱心俞穴,散熱除濕脾俞穴,補中益氣足三里,調肝補腎三陰交為灸治主穴,伴發噩夢連連癥狀可協同補腎壯陽腎俞穴,點燃艾條,與穴位皮膚保持2-3cm距離,以艾火熏烤,待皮膚觸感溫熱,單個穴位灸治10-15min便可撤除艾條,一般可見皮膚呈紅暈、潮濕狀,且應避免灼傷局部皮膚。②推拿。灸治穴位后,靈活運用點法、按法、揉法、推法、抹法對頭部進行推拿,路線為印堂穴-上星穴,印堂穴-太陽穴(沿眉弓),印堂穴-迎香穴(沿鼻翼兩側向下)-耳前穴(沿顴骨)及五經紋穴(沿眼眶周圍)、頭側膽經;以揉法、摩法對腹部中脘穴、臍中、氣海穴、關元穴進行推拿按摩;對兩側肩井穴進行提拿,以按、揉手法推拿太陽經及心、脾、胃、腎俞穴,對背部督脈進行順序直推。每天實施一次艾灸推拿療法,連續灸推5天為一個療程,三個療程后作療效評價,兩個間隔時間為兩天。
1.2.2 研究組 聯用艾灸推拿療法和歸脾湯,艾灸推拿手法及療程與常規組無異,歸脾湯方劑由30g茯苓,15g黨參,15g黃芪,10g白術,10g當歸,10g遠志,10g酸棗仁,10g木香,10g龍眼肉,5g甘草,5枚大棗構成。按方取藥后入滿水,浸泡20min,大火煮沸調文火持續煎煮30min,留汁300ml,分裝兩袋,午餐及晚餐后分別溫熱飲用150ml,每天一劑,聯用三周為1個療程,總療程為9周。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不寐癥治療效果及睡眠狀況進行觀察和評價。①三個療程結束后,夜間睡眠時間不少于6h,深沉睡眠,晨起精力恢復充沛視為治愈,夜間睡眠時間3-6h間,深度較治療前好轉視為顯效,夜間睡眠時間有所延長但未達3h視為有效,不寐癥變化不明顯或有惡化跡象視為無效。②匹茨堡睡眠質量指數量表(PSQI)對睡眠狀況進行評價,得分與睡眠質量呈反比。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采用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統計2組治療后PSQI評分,見表1。
2.2 統計2組不寐癥治療效果,見表2。
3 討論
不寐癥即公眾所熟知的失眠癥,是一組以睡眠效率低下、睡眠深度不夠、睡眠時間不足為主要特征的神經系統疾病。傳統的西醫療法以鎮靜催眠類藥物進行治療,盡管可達到一定的治療效果,但長期服用可加大毒副作用發生危險且易形成藥物依賴,故探究更為安全有效的不寐癥治療方案具有迫切的現實意義。中醫觀點認為,不寐病在心,發病機制是臟腑機能的紊亂,氣血的失和、陰陽的失衡,誘因包括情志不暢、飲食不節、勞逸失衡等,且大部分患者為虛多實少[1]。針對這一心脾虧虛、氣血失養的癥狀,祖國醫學多以歸脾湯進行治療。該方源自《嚴氏濟生方》,內含益脾和胃的茯苓,補中益氣的黨參,溫陽補脾的黃芪,健脾益氣的白術,活血溫經的當歸,安神益智的遠志,養心補肝的酸棗仁,行氣止痛的木香,益心鍵脾的龍眼肉,補氣益脾的甘草,養血安神的大棗等,合藥可發揮寧心安神、健脾補腎的功效。為強化歸脾湯的藥效,本院協同艾灸和推拿療法,以溫灸穴位調節氣機,以手法推拿疏通經絡,最終促使局部血運改善,氣機調暢、神安志定[2]。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后主觀睡眠質量、入睡時間、睡眠效率、睡眠紊亂、使用藥物、日間功能和PSQI總分均低于常規組,且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常規組,兩組各指標數據對比差異顯著(P<0.05)。由此表明,歸脾湯和艾灸推拿療法聯用可從睡眠深度、持續時間、效率等方面切實強化心脾兩虛辨證不寐癥治療療效,有利于睡眠質量的整體改善,是發展前景可期的中醫綠色療法。
參考文獻
杜青.歸脾湯加減結合耳穴埋籽治療心脾兩虛型不寐40例[J].中國社區醫師,2015,31(32):90-91.
邵金鳳,袁紅.艾灸推拿結合歸脾湯治療心脾兩虛型不寐的臨床效果[J].現代醫院,2015,15(09):66-6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