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亞釗
(武漢商學院外國語學院,湖北武漢 430056)
經濟全球化的趨勢已勢不可擋,其廣度和深度前所未有。中國作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參與者未來將進入全面經濟全球化,將更多提供中國模式和世界標準,而參與其中的人才、資本、產業鏈、產品等生產要素的全球化進程也將進一步明顯加快。中國作為經濟全球化的主要參與者,將更主動地參與國際分工、國際競爭和國際交換,構建中國自己的全球生產體系;這就需要提升我國參與國際商務活動和服務全球經濟的能力和標準,以便更深入地融入全球經濟一體化和貿易全球化的浪潮。
目前中國在世界全球化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這一方面與中國持續不斷地擴大開放的政策、經濟地位有關,另一方面也與中國高校培養出眾多各行各業數不勝數的人才有關。作為培養社會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高校歷來重視符合時代發展趨勢和經濟發展所需的人才培養。作為ESP(English as specific purpose)學科下的商務英語,在業內普遍被認為是培養經濟全球化背景下復合型、實用型人才的重要專業之一。
作為ESP(English as specific purpose) 學科下的商務英語,在業內被普遍認為是一種中介語,即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ELF)。商務英語是集通用英語、專門用途英語、商務溝通、商務管理、經濟學、跨文化交際等學科于一體的跨界學科。對與參與全球商務活動的商務人士來說,商務英語這種中介語所起到的作用,猶如一架橋梁,為來自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的人們的無障礙溝通與交流提供了便利。
我國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經歷了多個階段。在2007年以前開設商務英語專業的多位高職高專院校,培養的主要為應用型人才。2007年教育部正式批準將商務英語專業提升到本科專業層次,從此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邁上了更高的發展階段。2012年商務英語專業列入了本科招生目錄,專業招生代碼為050262,成為外國語言文學類學科下最年輕的專業,說明社會對該專業的人才有需求。2015年國家教育部發布了《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自此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設置有了國家標準。例如,《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明確指出“商務英語專業旨在培養英語基本功扎實,具有國際視野和人文素養,掌握語言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國際商法)等相關基礎理論與知識,熟悉國際商務的通行規則和慣例,具備英語應用能力、商務實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與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能從事國際商務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這正和商務部、教育部聯合發文,培養選拔6類緊缺人才,即跨國貿易人才、跨國投資人才、跨國金融人才、跨國仲裁人才跨國營銷人才跨國談判人才相吻合。
這些商務英語專業背景下人才在國際商務活動中通過跨文化交流參與、促成或達成最終的商務活動。所謂跨文化交流,是指不同文化相互之間的交匯、交叉和互動,最終通過這種互動滿足不同文化背景人們信息和情感傳播的需求。所謂跨文化商務交流,簡單地說是不同文化背景商務活動參與者之間信息和情感的交流??缥幕虅战涣饔锌缥幕?、商務、交際三個變量組成并相互作用,這種在商務情境下通過跨文化交流傳遞商務信息表達情感、態度或立場并最終參與、促成或達成商務活動的能力簡言之就是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
商務英語專業人才培養的核心在于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的培養,是商務語境下英語語言交際屬性的具體體現。但商務英語不是商務知識和英語語言技能的簡單機械組合,商務情景下的話語或話語活動與常規語言系統有著極大的差別。常規語言系統中的語法、句法規則在商務語境下不再是商務人士關注的重點,反而強調如何通過商務英語這一全球通用語,將開展商務活動所需的核心商務信息和人文情感在符合商務準則和文化規范的背景下進行相互有效地傳遞,以達到某種既定的商務活動目的。同時,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更加強調語言的能動性和交際性以及交際的策略能力,即通過語言的交際促使某種商務活動的發生。Varner(2000)曾經將這種能力歸納為商務策略能力、交際策略能力和跨文化策略能力三種策略能力。這三種策略能力可以簡單理解為:在商務背景(商務策略)和跨文化背景下(跨文化策略),能夠運用商務英語通用語(交際策略),展開商務溝通交流并開展商務活動的能力,也就是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
就商務策略能力而言,它主要包括對基本商務知識和技能的熟練掌握。比如對國際貿易準則、國際商法、地緣政治學、國際經濟學、國際稅務等等基本國際商務知識有比較深入的了解。除此之外,還應對特定國家或地區的企業活動的一般背景知識有所了解,比如,該國或地區企業的組織構架、企業文化、人才構成、人力資源規劃、企業產業鏈、企業競爭對手、企業競爭力地位及企業發展遠景等有較清楚的了解;此外,同時還要了解對方所處社會、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等方面的整體發展環境和趨勢;最后還要掌握以及各自商業規范、貿易規則、行業規范等商務知識。
跨文化策略能力是當身處或面臨跨文化交際的壓力下,參與跨文化交際的個體將自身所具有的跨文化交際知識和策略內化為能夠應對不同文化相互沖突而引起的信息傳遞不對稱,情感交流不順暢,合作態度不和諧,價值取向不一致,溝通交流不得體等諸多影響有效跨文化商務交際的跨文化交際缺失的能力,減輕跨文化交際心理壓力,最終適應目的國商務文化,達到有效的跨文化商務交際。影響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的因素包括跨文化交際參與者的種族、名族、宗教、階級角色、性別、高層/低層場合,承擔風險意愿,文化敏感度,時間觀念,對不確定因素的態度,禮儀與地位,個人角色等。
交際策略能力是跨文化商務活動的參與者有意識地使用某些有助于交際雙方達到有效語言交際目的方法或技巧,是交際者交際策略能力的一種體現。這些方法或技巧主要有回避、簡化、語言轉換、母語目的語化、母語直譯、語義替代、描述等[劉珣.對外漢語教育學引論[M].北京:北京語言大學出版社,2000.]。靈活使用交際策略是為了讓商務活動參與者克服中介語資源缺失的困難,同時能夠有效地幫助交際者解決跨文化交際中出現的問題,從而使跨文化商務交際順利成功地進行。影響商務活動交際策略使用的因素主要有:企業交際政策,企業目標,企業地位,交際目的,受眾意識,個人便好渠道,技術背景,語言,可用技術,個人目標,話語團體等。
跨文化、商務、交際是跨文化商務溝通三位一體的有機結合,但同時也要看到交際過程是一個動態過程,交際者自身因素也對交際的過程和結果影響不可忽略,如交際者自身的綜合思辨能力、綜合素質、教育背景、處事風格、決策能力等;此外,交際環境、媒介渠道、業務目標等也存在潛在不確定的因素,比如面對面交際、視屏電話交際、業務合作與業務競爭等都處于動態的變化狀態,一旦這些環境發生變化,交際的方式和目的都會隨之而變;最后,商務活動除了常規的商業活動外,還有諸多次企業活動,例如商務接待,商務宴請,商務觀光、商業娛樂等其他影響主要商務活動的開放性次商務活動,由于這些次商業活動沒有既定的標準,這只能依賴于參與者隨機應變。
商務英語專業的核心培養目標在于培養學生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上述關于跨文化商務交際能力的構成要素,可以為開設商務英語高等院校的課程設置、教學設計、人才培養目標等制定提供參考,同時院校可結合自身辦學特色、人才培養模式,制定符合實際社會需求和自身特色的教學和培養模式,為社會培養和輸送高質量的國際化復合型實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