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
湖南省汨羅市職業中專學校
“創新”與“創業”是提高我國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方針。當前,我國“雙創”浪潮B 蓬勃展開,為國家供給側改革和創新型經濟發展注入了巨大活力。然而,我國中高等教育的人才供給仍然存在多種弊端,總體供給質 M 不高,成為影響將我國建成創新型國家總體目標的最大難題。作為中高等教育的重要紹成部分,職業教育供給側改革勢在必行。
與普通高校畢業生相比,職業院校畢業生在實踐技能等方面具有顯著優勢。職業院校將實踐技能的培養貫穿于整個教學過程,學生可以通過頂崗實爾、畢業實習等方式參與社會實踐。
另外,職業院校一貫將提高畢業生人際交流、組織管理及適應社會等綜合素質作為人才培養的重點,這也為職業院校畢業生進行創新創業打下良好的義礎。因此,發揮職業院校的優勢,加強創新創業教育對職業院校學生的職業生涯具有十分童要意義。
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轉型的不斷深化,1 些勞動力密集型企業難以為繼,導致低技能勞動者就業困難。創新創業教育的實施,一方面可以提高職業院校畢業生綜合素質與就業競爭力,以適應當前就業市場的需求另一方面,鼓勵高校畢業生創業,不僅能夠解決畢業生自身的就業問題,還可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帶動其他畢業生就業,從而進一步拓寬就業渠道,緩解就業壓力。
職業院校畢業生作為創業者,建立的多為中小型企業,這類型企業生產效率高、生產成本低廉,容易改變生產、經荇及管理模式,因此,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更容易生存與發展。
早在上世紀中后期,西方發達國家就將創新創業教育融入到大、中、小學的教育體系中,而我國的創新創業教育才剛剛起步。“雙創”教育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需要政府、院校共同協作,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財力,改變傳統教育功利性的人才培養目的,變革人才培養模式:。
與傳統教育模式相比,“雙創型”人才培養中的教師不僅要有良好的專業知識儲備,更要具備創新創業等方面經歷或經驗 。在日常教育教學過程中,將創新創業的思想與理念融入其中。
“雙創型”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不僅要包含專業理論、實踐課程,還要涉及創業、經濟、法律、管理、社會等多門學科知識。而目前職業院校“雙創”教育還僅停留于專業知識與理論學習的層面,綜合知識、實踐教學等方面欠缺^
“雙創型”人才培養是一個連續的過程,各階段、各層次間需要良好銜接,要根據職業教育實踐教學的特點,分析“雙創型”人才培養中專業能力 s 職業素養、社會能力組成,構建職業院校“雙創型”人才職業能力培養體系。比如,通過課程的選擇、開放式理論與實踐教學、網絡教學等方式實現基于崗位需求的專業能力培養;通過職業技能競賽、學生企業實踐等方式實現專項職業能力培養;通過企業訂單式課程設置、創新訓練課程設置等方式實現行業職業素養培養;通過建立校內創業孵化基地、創新創業類綜合競賽、綜合企業實訓等方式實現雙創職業能力培養等。
職業院校人才培養要以社會崗位的需求為準則。因此雙創型”人才培養體系的實施需要與 崗位需求相結合,將專業理論與實踐教學(課堂教學、網絡教學、實踐教等),拓展課程教學(興趣課程、創新培訓、拓展培訓、創業孵化基地培訓等),校企合作教學(企業訂單課程、校企研究性課程等)進行有機整合,設計具有“雙創型”人才職業能力層化培養體系。在實施過程中,將所有課程均以任務的形式進行組織,以項目的形式將課程分解實施,最終實現學生自我學習、主動探究,在自主學習過程中提升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