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遠燦
摘 要:思政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而校園文化對學生和教職工的行為規(guī)范和精神面貌也有著潛移默化的影響。通過對思政教育教學對校園文化的作用機理進行分析研究,能夠促進思政教育工作和校園文化的進一步融合發(fā)展,促進思政教育工作的開展,使校園文化在教育中發(fā)揮出更大的作用。
關鍵詞:思政教育教學;校園文化建設;作用機理;分析研究
思政教育工作是我國教育行業(yè)中的基本課程之一。思政教育工作以多種形式開展,有助于提升學生對思政教育內容的理解,促進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和個人道德素質的建立和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在校園文化中的滲透,對于思政教育和校園文化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不僅增加了思政教育工作的途徑,同時也提升了校園文化的積極規(guī)范作用,促使學校保持較高的文化氛圍和教學質量。對此本就將對思政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作用進行分析,希望能夠給相關工作的開展有所幫助。
1 校園文化簡介
校園文化是學生和教職工以學校為載體,發(fā)展傳承出的一種群體文化。校園文化是學校開展教學過程中,不可缺失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風格都有著巨大的影響。
(1)校園文化的功能。校園文化體現出的功能在以下幾方面呈現:①提升學生和教職工素質的提升。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在校園生活中,學生和教師的言行都會受到的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有助于教師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不斷的提高自身的個人修養(yǎng)和教學水平。有助于學生規(guī)范自身的言行,保持較高的精神面貌,促進學生的價值觀的形成等。②塑造學生的情操。校園文化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榮譽感和集體意識,使學生之間能夠保持較高的認同感,促進學生良好品行性格的塑造。③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學生長期在校園中學習和生活,經過校園文化的沁染,很容易形成特定的行為習慣。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能夠幫助學生樹立健康向上的行為作風。
(2)校園文化的特點。校園文化的基本特點呈現在以下幾方面:①校園文化具有良好的互動性。校園文化通過大量的硬件標志、校園活動以及師生的言行進行體現,校園文化在傳播過程中離不開人的參與,在文化傳播中具有較強的互動性。②校園文化具有滲透性,校園文化對人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體積月累的,表現出了文化的滲透性。③校園文化具有傳承性。學校文化具有校風、教風、學風、學術傳統(tǒng)等方面的長期外在表現,因此具有一定的傳承性。
2 思政教育教學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fā)揮的作用分析
思政教育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對思政教育教學的作用分析,有助于研究者對校園文化和思政教育工作之間的關系理解,促進校園文化和思政教育工作的共同發(fā)展。
(1)促進精神面貌的培養(yǎng)。思政教育能夠為學生提供科學的實踐指導,幫助學生獲取更多的人生經驗,使學生保持健康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和較高的愛國主義情懷。這和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有著異曲同工的作用,因此思政教育能夠和校園文化在對學生的精神面貌品培養(yǎng)上形成合力。
(2)促進硬件宣傳設施的設立和維護。在校園文化建設發(fā)展中,思政教育往往更加具備具象性和形式性,使硬件的宣傳設施可以進行設立和推廣。例如在公共場所設置名言警,設置愛護公物的宣傳標語等。同時思政教育在文化推廣中更具約束性,有助于學生對公共設施的自覺維護。
(3)促進校園文化活動的開展。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可以以思政教育為主題開辦校園文化活動。另一方方面,思政教育方面的內容也可以在校園其它文化活動中滲透。例如在校園文化活動中以思政教育為分支主題進行文化作品創(chuàng)作,或者以思政教師為評委評判文化活動中作品的優(yōu)點和不足等。
(4)校園文化是學校綜合實力的體現,思政教育教學有助于提升學校的競爭能力和教學質量。隨著我國人口結構的挑戰(zhàn),學校之間的競爭關系正在不斷的加劇,優(yōu)秀的校園文化是學校綜合競爭實力的重要體現。而思政教育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fā)揮著多樣化的作用,因此對學校競爭和發(fā)展都有著重要的意義和價值。
3 促進思政教育教學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開展的一些建議
(1)設立以思政教育為主的校園文化組織。在高校校園文化活動中,大量的學生出于自身的興趣愛好承力了學生組織。思政教育也是校園文化和校園活動的重要參與者,因此也應該建立以教師為骨干,學生為主體的思政教育組織。思政教有組織可以定期的舉辦思政教育宣傳活動,加強思政教育宣傳的力度。此外還可以通過一些志愿活動,提振校園文化的風氣,維護校園文化的健康積極性。最后思政教育組織可以積極的參與到校園文化中,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拓展途徑。
(2)通過思政教育工作和校園文化的融合發(fā)展,打造校園思政教育“品牌”文化。在思政教育工作開展的過程中,想要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就必須不斷的提升思政教育工作在校園內的影響力,以吸引更多學生的關注,使思政教育成為校園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思政教育組織必須找到合適的方法和策略,融入到校園文化中,使思政教育成為校園文化中的“品牌”文化。成為品牌文化,有助于學生形成對思政教育工作的心理認可和認同心理,使思政教育教學真正能夠在校園文化中發(fā)揮出自身積極的作用。
4 結束語
思政教育工作在校園文化中產生的作用,一方面是靠其自身固有的特點決定的。另一方面則需要相關從業(yè)者的積極努力和付出。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校園競爭環(huán)境的加劇,思政教育工作將會在促進校園文化風氣的改善,提升學校的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的精神面貌和行為規(guī)范等方面發(fā)揮出巨大作用。對此相關的教師和從業(yè)者應該對思政教育工作和校園文化之間的關系進行細致的分析,理清其中的關系,促進兩者的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李智霞. 高校校園體育文化建設及其育人的內在機理分析[J]. 當代教研論叢,2017:105.
[2]林裕輝. 校園文化建設對高職院校思政教育發(fā)展的促進作用[J]. 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7,(8):142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