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單簧管是西洋管樂中的簧片樂器,其特別注重情感表達。其音色豐富且極具表現力,中音區音色飽滿柔美,余音區具備強烈的戲劇色彩。單簧管的演奏過程也是一種藝術情感的表達過程,這就要求演奏者深入挖掘音樂作品的內涵與情感表達的要求,利用高質量的作品演繹和抒發情感,引發聽眾的共鳴,使音樂技巧為音樂的情感表達服務。本文將著重就單簧管演奏藝術情感的表達進行探究。
關鍵詞:單簧管演奏 藝術情感 表達
單簧管演奏是一種把內在情感利用單簧管樂器傳達出來的手段,這就給演奏者提出了要求,需要演奏者展現單簧管的藝術魅力,掌握多元化的演奏技巧,同時還必須注重演奏環節中的藝術情感表達。單簧管演奏技巧與情感表達存在著非常密切的關聯,要讓情感呈現得更加生動傳神,增加感染力,就必須將演奏手段作為根本,給聽眾帶來音樂和情感上的雙重刺激,引發聽眾在情感上的共鳴。
一、單簧管演奏技巧和藝術情感表達的關系
單簧管演奏利用音色傳達音樂思想、表達情感,要求演奏者在演奏中做到音色的優美統一,聲音清晰純凈。具體的單簧管演奏往往會存在不少問題,其中一個就是在練習當中怎樣把握單簧管演奏技巧與表達音樂情感之間的關系。高超的演奏技巧與完美的藝術情感表達密不可分,具體體現在:第一,二者是辯證統一的關系。在演奏單簧管的音樂作品時,技巧的應用與藝術情感的抒發在地位上是相同的,彼此有分工又存在合作。情感表達是演奏技巧選擇與應用的根本依據,而技巧又是情感表達的體現。缺少了演奏技巧,情感就喪失了表達的載體,影響情感的抒發。只重視技巧的應用,而忽視情感的表達,音樂也會喪失原本的感染力,不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演奏藝術。第二,二者互相補充,相輔相成。在對單簧管音樂作品進行實際演奏時,技術方面的差錯不可避免,但是若可以在藝術情感表達時恰如其分、引人入勝,則能夠讓聽眾忽略技術上的缺憾。相反,若演奏者的情感表達水平有待提高,但在技巧運用上達到了非常嫻熟的程度,能夠呈現出優質的音色,也能夠彌補情感表達層面上的不足。第三,二者彼此滲透,缺一不可。在演奏單簧管音樂作品時,只關注技巧或藝術情感的表達都是不正確的,二者缺一不可,缺少任何一方都是不完整的,也不能夠顯現出單簧管演奏的藝術活力。
二、利用單簧管音樂作品風格表達情感
在演奏單簧管的音樂作品時,演奏者通常會把作品的音樂風格作為首要考慮因素,這就要求演奏者在演繹作品之前,加強對音樂作品的風格流派、創作背景、創作意圖、民族與地方藝術風格等的研究與分析,在保證呈現風格的準確性的同時,使情感表達更具針對性。在挖掘作品風格時,演奏者首先要分析音樂作品的藝術特性,明確演奏過程中作品所在地區的文化內涵,掌握作曲家創作的時代背景及其音樂文化素養和創作意圖,輔助演奏的藝術情感表達。例如,很多國家的音樂藝術家利用本身的創作習慣與意圖,形成了各自獨特的創作風格與創作特征,就像歐洲古典音樂時期與浪漫主義音樂時期的兩種不同風格,具體來說是作曲家本身特征的體現。
三、單簧管演奏中作品藝術情感的處理方法
每一位單簧管演奏者都渴望自身演繹出來的作品,能夠帶給聽眾身臨其境的美好享受,利用單簧管的優美音色傳達音樂情感與文化內容,真正意義上用音樂感動他人。這就需要單簧管演奏者掌握音樂作品的情感處理方法與技巧,讓觀眾沉浸于音樂作品的享受過程中,開發其想象力,領悟其中的文化與情感內涵。一方面,演奏者要主動投身于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情感內涵。單簧管演奏藝術中,情感表達水平的高低與演奏者社會實踐經驗的累積程度密不可分,這需要演奏者不斷深入社會和實際生活,感知人間百態以及人生情感,借助音樂作品表達平臺,通過不斷提高自我情感內涵,有效傳達音樂作品的情感脈絡。在演奏作品之前,演奏者需要對各個音符所表達的情感內涵進行細心揣摩與深入領悟,增加作品的感染力。另一方面,演奏者要注意將自身的音樂情感與音樂作品的情感表達結合起來,確保呈現出來的音樂作品既有對作品的還原部分,又有演奏者自身獨特的藝術創造。例如,在演奏《茶花女幻想曲》時,演奏者就可以先通過不同途徑了解歌劇要傳達的藝術情感,然后在其中融入個人對音樂作品的情感領悟,凸顯出音樂作品的情感內涵。
四、結語
單簧管演奏藝術本身就是音樂作品內在情感的表達過程,通過演奏中的藝術情感表達,能夠增加音樂的感染力,感動聽眾,引發共鳴。單簧管演奏中的情感表達極具獨特性,和高超的演奏技術是相輔相成的關系,因此,要求演奏者掌握演奏技巧和藝術情感表達間的內在聯系,呈現出優美的音樂中的情感,帶給人良好的藝術享受,也為單簧管演奏藝術的發展提供必要保障。
參考文獻:
[1]王志強.單簧管演奏的技術與情感表達研究[J].戲劇之家,2017(08).
[2]紀維劍.單簧管的革新對其音樂及學派發展的影響[J].黃河之聲,2017(02).
(作者簡介:何曉寶,男,天水市歌舞藝術研究中心,單簧管三級演奏員,研究方向:單簧管演奏藝術)(責任編輯 葛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