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利用企業的訂單來進行實踐教學,可以讓學生更好地實現從學校到企業的過渡,讓學生更好地適應企業。文章介紹了利用企業訂單開展實踐教學的好處,并分析了當前電子專業利用企業的訂單開展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原因所在,在此基礎上提出了改進利用企業的訂單開展實踐教學的措施。以期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成才,讓學生更好地走上工作崗位。
關鍵詞:電子專業;企業訂單;實踐教學
一、電子專業利用企業的訂單開展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一)學生訓練沒有穩定的質量和產能
1.學生識別原件的能力,焊接的能力均未到達要求
①上課過程中,不一定對訓練中的所有元件都已經講過;即使上課講過,難保每一個學生100%掌握。企業的質量要求,不良品不能超千分之三。這個要求遠高于教學要求。②在教學過程中的訓練,從焊接技術這個點的針對性方面和訓練強度,對企業而已都有差距,所以學生的焊接能力理所當然達不到企業要求。
2.貨期和學習時間對質量的影響
因為當今社會的生產效率高,對貨期的要求高企業在趕貨的時候,質量都容易出現問題,更何況學校。學生需要學習多方面的知識,所以每周安排實操的時間有限。學生在掌握技能的過程中,為熟練掌握,所以工作效率低。
3.管理人員水平問題等對質量的影響
“向管理要質量”這句話,就體現管理對質量的重要性。實踐中訓練小組中人員隨意換崗位,或者訓練小組外的人加入訓練,不清楚崗位工作要求,不掌握焊接的能力。
(二)各種損耗給運作造成壓力
①物料的清點,物料的數量必須準確,不能多不能少;②原料運輸,因為企業和學校一般有一定的距離,這塊的成本增加;③管理,生產的組織需要人力,并且需要高素質人力;④教育,學生是未具備能力的,所以需要花大的力量去教育;⑤產品的質檢和維修,這一塊在企業也是必須的;⑥成品的清點;⑦成品的運輸;⑧過程中的及時溝通。這個工序比起在企業生產,是校企合作增加的成本。
(三)利用企業訂單開展實踐教學的定位問題
學生實踐中,①因為質量問題需要返工和工具、元件、水電的浪費大;②產能低并且實踐時間少,效率不高再加時間少的話,總功也少;③清點物料,運輸,生產的培訓和管理,產品的質檢和維修,成品的清點和運輸,這一系列下來,人力物力的成本很高。所以,希望訂單產生利潤的想法和現實出入非常大,如果有這個想法,會對利用企業訂單開展實踐教學活動產生很消極的影響。
(四)三方權利和義務問題
校企的合作,忽略利用學生的勞動力轉換成經濟效益的不良做法。最突出的問題是:在就業前,企業都是一直在為教育服務,在此階段是無償的。并且,校企合作一般都沒有具體的條款,能使企業在培養學生后,能夠有保證地得到人力資源。所以,企業對教育的服務,比如信心不足而打折扣。這從開始就不是一項全心全意的合作。
二、利用企業訂單開展實踐教學的措施
(一)利用適當的方法保證質量和產能
針對質量的問題,本人覺得以下措施能行之有效。①把學生進行針對性培訓,提高整體的實踐能力。②每個學生都應該擁有相同的教育,所以全部的學生都參加實踐教學。但是,只有通過基本的考核的學生,才直接處理訂單,未通過的,等待思想和技能達標了才可以參加。這樣,通過者有榮譽感,未通過者有壓力,同時到達質量保證的要求。③教學過程,學校本來就應該負責。利用企業的資源和訂單開展電子專業的實踐教學,也必須得到學校的支持。
對于產能解決問題,有兩個有效措施:①開展實踐周。把課程調節,集中一個班一周,或者幾周的時間用于實踐。一則能完成學生實踐的教學任務,二來在實踐周,有了時間的保證,以提高產能。并且一個班完成后,另一個班開展。這樣,產能就在一段比較長的時間內穩定,并達到一定的高度。②實踐教學所用的訂單,必須不是企業某一訂單的全部。當前社會要求企業的生成速度快,貨期短。訂單的大部分由企業完成,小部分用來作為實踐教學。這樣,貨期相對理想,沒有了貨期的催促,可以減緩速度以提高質量。質量保證了再提速,就能提高產能,不然欲速則不達。③一定要利用好企業的設備,人力資源。因為企業在商業戰爭的前線,設備精良,生產策略、方法最佳,技術最前沿。使用獎勵教學方式來提高質量和產能,包括獎勵教師和獎勵學生。良好的激勵機制其作用不言而喻。
(二)解決了質量和產能問題,還有解決各種消耗的問題
利用企業開展實踐教學,所有的企業都會合理的配經費。但是,實踐教學的過程,消耗大,僅靠企業人力物力的支持是不夠的。實踐教學是學校工作的重要部分,所以,制作全面的方案后尋求學校的支持,是最好的辦法。
如果能實施現代學徒制,或者使用現代學徒制的一些好措施。使學校、企業、家長學生三方思想一致,以及學業完成后,企業能獲得優質的勞動力,對企業人力資源保證,對學生就業都是好事。這樣,以良好的效果反過來促進利用企業的資源和訂單開展電子專業的實踐教學就更理想。
(三)各方需要客觀評估利用企業的訂單開展實踐教學,設法雙贏,乃至三贏(學校、企業、學生)
①前期:企業投入設備(企業為高效利用資源,不會有閑余的設備,所以投入教育的資源,直接就是利用企業的資源);投入教育和管理學生的人力資源-管理者和技術人員;投入訂單。(而學生跟進的質量和貨期存在問題,所以企業要花人力和時間去解決);企業投入,學生獲益。②中期:學生訓練的質量和產能均達到了企業的標準。雙贏。但這個時期不長。③后期:學生既然質量和產能都達標了,就意味著掌握了這部分的學習內容。那么就應該學習另一個內容。而不能利用學生的學習時間,去生產產品。
利用企業訂單開展實踐教學,正常開展,是企業為教學服務的過程。生產和教學,目標不一樣。不相悖,但目的地不一致。所以無法同時到達。其實,現代學徒制,有不少人沒有客觀理解清楚。以為校企合作,使用企業訂單訓練學生,企業已經能利用學生作為人力資源。事實上,即使校企雙方通過人力物力的投入,能使學生在訓練過程對生產做出貢獻。但付出和回報是不相等的。
現代學徒制,學生是雙重身份,既是學生,又是員工。企業真正的回報,是在學生真正變成員工之后?,F代學徒制,學校,企業,家長三方在入學時簽到教育和就業協議。這為各方權益提供保障,作為關鍵的紐帶。
參考文獻:
[1]張慶麗.以職業為導向中職電子商務教學方法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8(20).
[2]于顏君.中職電子商務專業訂單式人才培養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科技經濟導刊,2017(32).
作者簡介:岑永贊(1981—),男,廣東恩平人,講師,碩士,研究方向:音響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