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班級中的重要引導者,班主任應該樹立起良好的形象,這將對學生的發展和成長起到重要的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班主任就是他們的啟蒙者,其思維、行動等都會直接對學生產生影響,因此,文章作者提出班主任在開展管理工作的時候要運用班級管理藝術,保證班級管理的效果達到最佳。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管理藝術
因為小學生的年齡較小,自制力較差,多數情況下,他們的行為比較隨性,不具備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班主任是一個班級的重要管理者,對學生會起到直接的影響。班主任除了要保證他們的學習順利進行,還應該重視對學生精神的引導、行為的引導、能力的引導等。結合管理藝術加以分析,班主任應該給予學生應得的尊重,關注學生的個性化發展,使用溝通的方式,讓學生體會到班主任的關愛與尊重。
一、小學班主任掌握管理藝術的必要性
班級管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其屬于學校教學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班主任作為學生學習之路上的引導者,應該發揮出積極的紐帶作用,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鋪路。班主任肩負著非常重要的責任,除了開展必要的教學工作,還需關注學生的衣食住行,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對學生加以引領,使其可以實現全面發展。參與班級管理是班主任的一項重要事務,對于他們而言,班級管理是否到位,關鍵在于學生是不是在參與班級活動的時候表現出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堂上學生是否是主體等[1]。只有將班級管理工作落實到位,才能保證學生全面發展,同時讓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并具備高尚的情操。班主任應該掌握管理藝術,這是為開展后續的教學工作打下重要基礎的關鍵一步,對于不同學生存在的不同情況,不能采取單一的管理模式,否則會起到反作用。所謂的管理藝術,就是班主任在對學生進行管理的時候,在語言、行動等方面表現恰當,既不會讓學生感受到不受尊重,又不會給師生的相處增添負面影響;在對班級活動進行管理的時候,班主任應該以尊重學生為前提,使用得當的語言詢問學生的看法,并對其看法給予足夠的尊重,一切以學生需求為根本,這樣才能營造良好的氛圍,確保班級活動開展得更加順暢。
二、小學班主任管理藝術的具體實踐
1.運用恰當得體的語言
對于小學生來說,在這個特殊的年齡段,他們的內心比較脆弱,同時這也是他們比較叛逆的時期,很容易出現違反學校紀律的情況[2]。班主任對學生犯下的錯誤應采取怎樣的方式予以批評,既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又不會傷及學生的自尊心,是班主任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要求他們使用管理藝術加以落實。在日常的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批評時,應該注意語氣和語言,保證以溫和的姿態對學生們進行勸導,學生會欣然接受批評與教育,在以后的學習和生活中,盡量避免出現類似的錯誤。
2.積極地樹立服務的意識
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就是為學生提供相應的服務,使其在學習中更好地感受到教育的意義。因為班級中的學生數量較多,班主任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時候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是對不同學生的性格特點還是要分清,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有針對性地提供管理服務。因為很多的孩子是獨生子女,在家中集萬千寵愛于一身,很容易養成自私蠻橫的性格,面對這樣的情況,班主任應該對小學生進行耐心的引導,告訴他們在集體生活中要學會互幫互助,和其他的小朋友應該團結友愛,一同去學習和成長。對于這類學生,班主任應該更好地優化服務意識,讓學生真正體會到班集體的溫暖,在感受到大家庭的氛圍之后,努力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從而讓幼小的心靈受到熏陶,在班主任的關愛與保護下健康成長。
3.不斷地塑造人格魅力
小學生和班主任的相處時間遠多于和家長的相處時間,因此班主任就是一面鏡子,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均能影響到學生,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班主任需要不斷地提升自身的修養,讓學生體會到積極的影響,從而以班主任為榜樣。在課堂上,班主任可以和學生一同閱讀,學生會體會到班主任的平易近人,從而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將讀書視為一種有意思的事情。班主任在日常工作中,可以隨手撿起地上的垃圾,用這種身體力行讓學生認識到“愛護環境,人人有責”,當他們也處于同樣的境遇時,會效仿班主任的行動,形成良好的品行。班主任的自身修養需要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其應該格外關注日常語言的表達,使用相對溫和的語氣和學生溝通,保證學生可以受到正面的影響,脾氣性格變得更加沉穩。班主任塑造的人格魅力能夠對學生產生直接作用,因此班主任應該重視這方面的努力,學習更多管理班級的知識,不斷地開闊自己的視野,運用現代教育理念開展教學活動。
4.對學生應該寬容以待
小學生在這個年齡段屬于比較特殊的群體,因為身心發展并不成熟,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結合管理學的角度加以分析,班主任更青睞聽話懂事的學生,學習成績也是班主任看重某一個學生的一個重要的方面。若是成績較差且調皮搗亂的學生,班主任的負面情緒很容易爆發出來,以至于影響后續工作的開展情況。不管是對哪一類學生,班主任都應該擁有足夠的耐心對學生加以引導,使用寬容的姿態對學生進行鼓勵,這樣學生就會產生愧疚之心,主動地希望獲取班主任的原諒。雖然學生年齡不大,但是他們已經具備了基本的是非觀,當班主任指出了他們的錯誤后,他們會表示加以改正,若是此時班主任對他們嚴厲指責,他們就會產生逆反心理,不利于他們后續的成長和進步。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班主任應該將學生視為自己的孩子,關心并愛護他們,對他們的叛逆行為加以分析,了解背后的原因,做出較為中肯的判斷。
5.掌握換位思考的方式
比較科學的班級管理就是教師不以管理者的身份壓制學生,而是以朋友的姿態和他們相處,以長輩的身份影響他們。小學生的心思比較單純,如果教師始終保持和藹可親的姿態,他們就會更容易接受,更能和教師打成一片,實現良性的互動。比如,學生觀看《小豬佩奇》這個動畫的時候,教師也能加入他們了解佩奇的故事,學生會非常開心,通過和學生討論佩奇的美好品德,學生會受到積極的影響。如果跟學生發生了沖突,班主任需要站在學生的角度分析問題,理解他們的行為和語言,對他們給予一定的支持和鼓勵,使得學生可以自管自理,培養其基本的獨立意識。
小學班主任在開展管理工作的時候,應該重視基本的方式方法,結合小學生的基本情況展開合理的分析,并選擇適當的方式對學生加以引導,運用得當的管理技巧,強化班級的管理力度,從而對班級產生正面的影響。
參考文獻:
[1]單惠玲.用心傾聽,用愛交流——也談小學班主任管理藝術[J].課程教育研究,2019(29):200-201.
[2]周士蘭.語言藝術和溝通方法在小學班主任管理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18):205.
作者簡介:劉菊蘭(1984—),女,甘肅定西人,二級教師,本科,從事小學語文教學及班主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