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媒體時代的到來,信息發布和獲取的途徑更加多元化,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也開闊了學生的眼界,為高校做好思想宣傳工作提供了便利。但新媒體是把雙刃劍,它的出現對主流意識形態也產生了負面影響。境內外敵對勢力試圖沖擊我國意識形態工作,通過新媒體輸入西方價值觀念、鼓吹西式自由民主、宣揚歷史虛無主義、散布不實信息攻擊黨政部門、組織網絡傳教、等形式,大肆搶奪意識形態陣地。大學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和發展的關鍵階段,部分學生判斷能力較弱,對意識形態斗爭認識不足,對敵對勢力的利用新媒體進行意識形態破壞的手段不甚了了,一些不良思潮和虛假信息不斷干擾著學生判斷。但是各高校的意識形態工作卻沒能做到與時俱進,相比新媒體的快速發展,高校對新媒體的利用,不管是水平上還是技術上,都未能滿足應對風險的需求。大學生處于三觀形成的關鍵階段,長期缺乏及時、正確的思想引領將會動搖高校意識形態工作的根基。
我國高校意識形態宣傳的主要工作方式通常是通過課堂的渠道,開展政治理論課程教學,這樣的教育模式比較枯燥,政治理論教育與社會實踐相分離,大大降低了課程的教育效果,學生很容易會對意識形態教育產生抵觸心理。新時代下,一些教師仍滿足于上述傳統的教學方式,雖然其教學內容會跟隨教材的更新而更新,但教學技術和教育理念沒有完全隨著時代發展而發展,缺乏雙向互動,忽視了學生的興趣,使得高校意識形態教育效率更加難以達到預期。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大學生肩負著民族振興、國家強盛的重任,是青年中的佼佼者,是中國夢的踐行者,中國夢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在青年的不斷接力奮斗中,中國夢才能變為現實。但從現實來看,改革開放后,我國意識形態領域各種思潮搶占意識形態陣地。部分大學生對政治理論興趣不足,相當一部分學生只是為了學分而上政治理論課,導致政治理論知識不夠扎實,對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一知半解。若長期忽視此問題,將使得大學生信仰缺失,使多年以來的意識形態工作功虧一簣。
大學生是掌握知識和技能的高級人才,大學時期是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年輕人要系好人生“第一粒扣子”。要充分發揮這些大學生的才能,使其為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服務,加強高校的意識形態教育也就顯得尤為關鍵。
一方面,要深刻認識到意識形態教育的復雜性與嚴峻性,當前我國敵對勢力虎視眈眈,且已采取了多種手段對我國意識形態陣地進行大肆攻擊,大學生思想開放,辨別力弱,個別大學生思想叛逆,更容易受到不同意識形態的侵害與腐蝕。在高校思想教育過程中,更采取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方式加強大學生政治自信、道路自信、理論自信、文化自信,真正履行好高校的職能,把握好高校中心工作內容,為建設社會主義國家服務。
另一方面,要從人才培養的角度出發,切實做到以德育人。用最先進的社會主義思想和理論知識武裝學生的頭腦,教育學生不僅擁有時代要求的科學文化知識和技術,更要積極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社會主義價值理念深入根植到每個學生的心中,加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深刻了解中國夢的具體內涵。讓大學生理解并堅信只有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弘揚民族精神、凝聚中國力量,才能真正實現中國夢,實現中國民族的偉大復興。
要加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網絡陣地建設,打造全媒體平臺,使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影響力在網絡信息傳播平臺上搶得先機。
在黨的傳媒管理原則下,高校的宣傳部門依靠新聞媒體工具擴大政治影響力,利用新媒體進行意識形態建設不僅是高校宣傳部門的歷史責任,也是其發展的歷史機遇。高校的宣傳媒體應堅持媒體是黨的喉舌與話筒這一重要原則,通過互聯網技術系統和手段,利用全媒體平臺第一時間傳播引導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流思想,引導輿論宣揚優秀的社會主義文化類型、思想意識、價值觀念、生活準則和道德規范;同時還有要有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敏銳的政治洞察力,把握信息時代的輿論特點,積極增強引導輿論、掌握輿論工作的能力,防微杜漸,把不利于穩定的謠言、輿論消滅在萌芽狀態。
高校肩負著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要對校園傳播平臺規范化監管、健全網絡輿情監控體系,以及建立網絡微媒體信息處置預案,完善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導向和控制功能要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原則,遵循信息網絡規則,建立正確的方向,注重內容建設,營造文明、健康、積極的網絡教育環境,維護高校網絡信息安全。加強高校網站建設,推進微博,微信公眾賬號等新媒體平臺建設,擴大網絡文化的教育覆蓋面和社會服務。遵守國家有關規定,加強校園網訪問管理,規范移動互聯網內部訪問,利用社會網絡資源管理。按照意識形態責任制的有關要求,有關責任人必須承擔網絡思想安全管理,提前做好思想危機防控和應急工作,發現問題第一時間向學校反饋。并建立技術保障機制,對互聯網的積極正確的引導,確保校園網正確輿論導向,統一師生思想認識,努力形成積極的網絡輿論,凈化校園環境,防止不良信息通過互聯網傳播到大學校園,避免對學生產生不良影響。加強網絡輿情的監測與應對,有效化解網絡輿論危機,積極維護社會穩定。
高校可以鼓勵大學生組建理論宣講團,使大學生在充滿參與感的過程中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宣講團除了通過傳統的講座、廣播、文藝演出等形式進行宣傳外,還可以創新活動方式,如通過建立微博、微信公眾號、小視頻公眾號等,創作符合主流意識形態的作品。宣講團要注意結合重要時間節點和事件,以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為內容,增強青年學生的歷史觀念和歸屬感,加強思想政治教育,促進學生建立更加科學、健康、積極的人生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