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憲明

財經類高校本科生招生專業通常涵蓋了經濟學類、金融學類、工商管理類、統計學類等與經濟管理密切相關的多個專業,比如金融學、金融工程、金融數學、經濟統計學、會計學、應用統計學等專業。《金融工程學》不僅是金融學類專業的主干課程,也是經濟學類、工商管理類和統計學類部分專業的選修課程。因此,相比于非財經類專業為主的院校,財經類院校《金融工程學》課程的開設對象包含較多專業的學生。由于不同專業的學生在知識結構背景上存在一定的差異性,《金融工程學》課程在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需要根據面向對象不同而做出適當改革,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彌補自身基礎知識結構的不足。
本文首先分析財經類高校《金融工程學》課程的教學現狀,并剖析當前這一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本文提出改進《金融工程學》課程教學的若干建議。
《金融工程學》重視交叉學科的思維方式,其核心是綜合運用隨機建模、數值計算、計算機仿真等工程化的方法,解決金融風險管理中的實際問題。具體而言,金融工程包括金融產品設計、金融產品定價、交易策略設計、金融風險管理等多個方面。從其核心內容看,《金融工程學》課程既可培養有豐富數理知識背景學生發現問題的能力,又可培養有豐富金融知識背景學生運用數理方法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金融工程學》課程的跨學科特色也吸引了非金融類專業學生。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為例,《金融工程學》既是金融學、金融工程、保險學、投資學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也是應用統計學、經濟統計學、財務管理、會計學等專業的選修課。其中,金融學類專業的《金融工程學》為48課時,3學分;非金融工程類專業的《金融工程學》為32課時,2學分;均為中英文教學且采用閉卷考試課程。《金融工程學》課程的主要授課內容包含期貨、期權、互換等衍生品的交易機制、定價與對沖及投資組合等主題。
作為《金融工程學》課程的主要內容,金融衍生品的定價與對沖需要、交易策略的設計等均使用較復雜的數量工具量化風險因子,并利用數值方法計算衍生品的價格和風險管理。所解決的核心問題涉及金融學、數學和計算機的跨學科的基礎知識。從金融學基礎的角度看,重視數理基礎的專業(比如,應用統計學)較少將《金融市場學》、《證券投資學》等相關課程的納入培養方案,使得相關專業的學生缺少對金融產品及金融風險建模的認識。從數學方法看,《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線性代數》、《高等數學》等傳統的數學公共課較少突出與金融風險管理的自然融合,較難為《金融工程學》課程做好鋪墊。這使得金融學類和工商管理類專業學生在量化分析金融風險時表現出數理基礎不夠扎實。從計算機仿真和數值計算的角度看,大部分選修《金融工程學》的學生尚未選修面向對象的高級編程語言與程序設計以及數值算法理論,較多地學生僅選修了基于Eviews、SPSS等軟件的計量經濟學基礎。然而,計量方法的學習并不能滿足《金融工程學》對編程和數值計算的需求。綜上,數理建模和計算機仿真計算是困擾多數學生的難點,特別是期權定價理論和計算方法。
《金融工程學》的課程性質客觀上對學生的數理基礎、計算機編程和風險建模等方面的能力有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學生的時間和精力有限,系統掌握三個方面的基礎知識并不現實。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積極自主學習相關知識?對此,本文提出如下建議,以期培養學生掌握現代風險管理的方法和工具。
增設《金融數值分析》課程,使學生掌握數值積分、偏微分方程數值算法(有限差分)、優化數值算法與MATLAB、Python編程等計算方法與程序設計,解決期權定價和量化交易策略設計等實際問題。同時,將金融學類和非金融學類的學生混合編班,并組織互助學習小組,為不同學科背景的學生創造良好的交流和互動環境。
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產品逐漸豐富起來,涵蓋了農產品、工業產品、金融產品的期貨、期權(歐式、美式)等衍生品,為學生了解金融工程理論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本文作者在《金融工程學》課程教學過程中,每節課都邀請一位同學就我國金融衍生品市場相關的規則或應用案例進行5分鐘的演講。這種嘗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學生逐步深入地了解我國衍生品市場的實物以及對實體經濟發展的促進作用。
每次正式授課前,本文作者都會提前2天把所講授的內容提煉成1~2個問題,并發給學生。所提的問題均涉及一定的邏輯推理,而非單純知識點預習導引。學生在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夠發現自己知識結構中不足之處,在其能力范圍內最大限度地自己學習。上課前,同學們會就相關問題展開討論。本文作者會就難點問題重點分析。
慕課是一種新興的學習媒體,通過語言、圖像等信息傳播,利用計算機搭建的交流平臺進行互動,便于每一個學習者自主學習相關知識點。現階段,完全通過慕課獲取學分尚未大范圍推廣,但是,慕課顯然可作為課堂教學的補充。中央財經大學推出的MOOC《金融工程概論》①、南京大學推出MOOC《期權定價》②等慕課課程都是非常優秀的學習資源。微信公眾號的推文通常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詳細解釋特定金融工程理論與案例,以及各大交易所發布金融創新產品信息。在信息時代,通過新媒體獲取知識是一項重要的學習渠道,形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注釋:
①《金融工程導論》: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CUFE-1003037005
②《期權定價》: https://www.icourse163.org/course/0203NJU029-100314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