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突出強調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建設理論的最新重大判斷,也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建理論的鮮明特色。新時代加強黨的政治建設需要實實在在的抓手和平臺,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就是最有力的路徑和實踐方式。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就要以黨章黨規(guī)為遵循,增強黨性修養(yǎng),就要以組織制度為抓手,提高政治意識,就要以關鍵少數為重點,涵養(yǎng)政治生態(tài)。
關鍵詞:政治建設;政治生活;政治生態(tài);黨性修養(yǎng)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這是黨的建設理論的重大創(chuàng)新。作為馬克思主義政黨,我們黨歷來高度重視政治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從黨的建設的新問題新情況出發(fā),提出了一系列政治建設方面的新理念,豐富發(fā)展了黨的建設的內涵。突出強調政治建設的統(tǒng)領作用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中黨建理論方面的鮮明特色。
那么新時代如何加強政治建設呢?黨的十九大報告和《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中都已明確指出,首要任務就是要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tǒng)一領導,基本要求是全黨要堅定執(zhí)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落實這一任務要求,必須得有實實在在的抓手和平臺,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就是有力的路徑和實踐方式。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組織教育管理黨員和黨員進行黨性鍛煉的主要平臺,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
一、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的傳統(tǒng)和優(yōu)勢
開展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區(qū)別與其他政黨的本質特征,是我們黨在革命和建設的長期實踐中逐步成熟發(fā)展起來的,是我們黨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和政治優(yōu)勢。
早就建黨初期,黨的二大通過的我黨第一部黨章中就對黨小組、黨支部、地方全體黨員會議和全國代表大會等黨內重要政治生活形式的召開期限作出了具體規(guī)定,如各組每星期由組長召集會議一次。1929年《古田會議決議》要求“從黨內教育做起”,通過黨報、簡報、小組會、支部會、黨員大會、政治討論會、參加實際工作等教育方法,來解決“思想上建黨”的問題。毛澤東同志在古田會議上提出了“使黨員的思想和黨內的生活都政治化、科學化”的命題。延安整風期間,中央《中共中央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強調加強組織紀律性、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領導干部必須參加黨組織生活。鄧小平同志曾經如此總結:“我們還有一個傳統(tǒng),就是有一套健全的黨的生活制度。”在新的歷史時期,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是我們黨堅持黨的性質和宗旨、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法寶,是解決黨內矛盾和問題的“金鑰匙”,是廣大黨員干部錘煉黨性的“大熔爐”,是純潔黨風的“凈化器”。實踐證明,黨內政治生活堅持得好,我們黨就能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黨內政治生活堅持得不好,就容易走彎路。
二、黨內政治生活的“爐火”遭遇了現(xiàn)實的冷落
政治生活是政黨各項政治活動的總稱,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實踐方式,政治生活的質量如何集中體現(xiàn)了黨的政治生態(tài)的狀況,深刻影響著政治建設的成效。“有什么樣的黨內政治生活和政治生態(tài),就有什么樣的黨員、干部作風。”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形象地將黨內政治生活比喻成生爐子,他說:“黨內政治生活是鍛煉黨性、提高思想覺悟的熔爐。如果爐子長期不生火,或者生了火卻沒有足夠的溫度,那是煉不出鋼來的。”
一段時間以來,黨內政治生活隨意化、形式化、庸俗化的種種問題需要引起高度重視。特別是一些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少數黨員干部黨性退化,不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guī)矩;有些黨組織政治生活的“爐火”長期燒不旺,溫度不夠,導致原則問題不開口,遇到矛盾繞路走;有的甚至常年不開展黨內政治生活,對黨員的教育管理寬、松、軟。雖說總體上看是極少數,但負面影響是及其可怕的,長期以往破壞的是黨內政治生態(tài),損壞的是黨的整體形象,影響的是人民對黨的印象。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曾在黨的十八屆中紀委三次全會上強調的:“一個松松垮垮、稀稀拉拉的組織是不能干事、也干不成事的。如果黨組織像個大車店、大賣場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那還能有什么核心力量?還能把廣大人民群眾團結在黨的周圍嗎?”
對現(xiàn)實和問題要保持清醒的認識,問題不是一天形成的,解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政治生態(tài)必須要久久為功,要全黨上下持續(xù)發(fā)力。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通過的《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對黨內政治生活做了12個方面的規(guī)定,指出了新形勢下嚴肅黨內政治生活“一個根本遵循”、“一個堅持”、“四個著力”的基本方針。為糾正和克服黨內政治生活存在的問題,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tài),在全黨形成又有集中又有民主、又有紀律又有自由、又有統(tǒng)一意志又有個人心情舒暢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奠定了重要基礎。黨的十九大報告再次強調,新時代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必須著力“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zhàn)斗性,自覺抵制商品交換原則對黨內生活的侵蝕,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tài)”,必須“堅決防止和反對個人主義、分散主義、自由主義、本位主義、好人主義,堅決防止和反對宗派主義、圈子文化、碼頭文化,堅決反對搞兩面派、做兩面人”。這些都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政治生態(tài)指明了方向。
三、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是政治建設的平臺和抓手
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是黨優(yōu)良作風的土壤和源泉和保障。當下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征程中,全黨上下都在面臨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政治建設如果牢牢抓住了黨內政治生活這個關鍵點,就能更好地凝心聚力、強身健體。“打鐵必須自身硬”,要煉成好鋼,首先要從黨的政治生活的各項活動管起嚴起,從尊崇黨章入手,從基本組織制度抓起,從關鍵少數強起,從制度上規(guī)范上保證黨內政治生活有序正常高質量進行,從而推動黨的政治建設落地生根。
1.以黨章黨規(guī)為遵循,增強黨性修養(yǎng)
黨的政治建設的重要內容就是加強黨員干部的黨性修養(yǎng)、黨性教育和黨性鍛煉,目的在于堅定黨員干部的政治立場和提高政治覺悟。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紀委七次全會上強調:“黨的領導干部必須講覺悟、有覺悟。覺悟了,覺悟高了,就能找到自己行為的準心。”黨的十九大報告上再次強調:“全黨同志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加強黨性鍛煉,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黨員干部黨性修養(yǎng)的增強需要在嚴肅認真的黨內政治生活的實踐中提升,要以黨章黨規(guī)為基本遵循。
黨章是黨的根本大法,對黨的性質、宗旨、政治綱領、黨員權利和義務、黨的紀律等作出了明確規(guī)定,是全黨必須共同遵循的總規(guī)矩。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章在黨內的地位和作用,2012年當選為總書記后發(fā)表的第一篇署名文章即是《認真學習黨章,嚴格遵守黨章》,在文中他強調,“全黨要牢固樹立黨章意識,真正把黨章作為加強黨性修養(yǎng)的根本標準,作為指導黨的工作、黨內活動、黨的建設的根本依據。”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必須尊崇黨章,以黨章為根本遵循培育“黨心”、規(guī)范“黨行”、塑造“黨形”,增強每個黨員的黨性修養(yǎng),做到政治信仰堅定、政治立場不變、政治紀律嚴明、政治方向正確。
2.以組織制度為抓手,提高政治意識
黨的組織生活是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內容和載體,是促進黨員干部增強組織觀念和紀律觀念,確保民主集中制貫徹執(zhí)行的重要條件,是黨組織對黨員進行教育管理監(jiān)督的重要形式。嚴格黨內組織生活,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部署要求,在落實組織生活制度上下功夫,在不斷提升組織生活質量上下功夫,增強感召力、影響力。黨章明確規(guī)定:“每個黨員,不論職務高低,都必須編入黨的一個支部、小組或其他特定組織,參加黨的組織生活,接受黨內外群眾的監(jiān)督。黨員領導干部還必須參加黨委、黨組的民主生活會。”“不允許有任何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不接受黨內外群眾監(jiān)督的特殊黨員”。我們要認真落實“三會一課”、黨員領導干部民主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等制度,并不斷創(chuàng)新方式方法,增強組織生活吸引力、感染力,切實提高組織生活質量和效果。各級領導干部必須過雙重組織生活,落實組織生活的這些重要要求貴在經常、重在認真、要在細節(jié),各級黨組織要健全組織生活的制度與機制,增強組織生活的嚴肅性,引導黨員和黨員干部增強黨章意識和黨員意識,強化黨性修養(yǎng)和行為養(yǎng)成,自覺參加組織活動,使組織生活制度化、經常化、規(guī)范化。
3.以關鍵少數為重點,涵養(yǎng)政治生態(tài)
正所謂“子帥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重點還在于黨員領導干部這些“關鍵少數”們發(fā)揮應有的作用和表率。他們既是執(zhí)政興國的骨干力量,也是黨的各項工作的組織者、實施者、決策者、落實者,他們起著重要的作用和直接的影響。如果領導干部對黨內政治生活不重視,不組織,政治生活如何能開展出實效?習近平總書記在談到政治建設時曾經動情地說過:“全黨同志特別是高級干部要加強黨性鍛煉,不斷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能力,把對黨忠誠、為黨分憂、為黨盡職、為民造福作為根本政治擔當,永葆共產黨人政治本色。”這一番語重心長實則在提醒黨員領導干部要時刻警醒自己,看到自身的使命和擔當,做到自重自省自警。黨員領導干部既要公道正派,又要廉潔自律。公道正派才能出清風正氣,廉潔自律才能塑造良好形象。當然,抓“關鍵少數”并不意味著是放任其他人,政治建設指向的是全黨,涵蓋的是全體黨員,每個黨員都應是積極的響應者和參與者。當然這其中,作為“關鍵少數”的領導干部們應當發(fā)揮好“火車頭”功效。只有領導干部帶頭揚正氣,堅持原則,守規(guī)矩,正言行,知敬畏,把好“方向盤”,才能以良好的黨風帶動政風民風,以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tài)贏得人民的認可和擁護。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黨代會報告》
[2]《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
[3]《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
[4]《中共中央關于增強黨性的決定》
[5]《認真學習黨章 ?嚴格遵守黨章》
作者簡介:
吳玲,哲學碩士,中共揚州市委黨校講師,從事黨史黨建、黨性教育等專題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