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昱 徐彬
摘 要:校園吉祥物是校園視覺文化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對外形象、校園文化內涵的可視載體,更是提高學校文化軟實力的力量,在校園視覺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吉祥物與校園視覺文化的關系,闡述了吉祥物在校園視覺文化中的價值,說明了如何開發利用學校吉祥物并發揮它的價值,才能達到提升學校品牌知名度的目的,并以和平小學吉祥物設計為例,從設計意圖出發分析校園文化內涵如何外顯于吉祥物和和美美身上,提供了吉祥物應用于校園視覺文化建設方面的可行性參考方案。
關鍵詞:吉祥物;校園視覺文化;視覺傳達;文化產品
一、吉祥物與校園視覺文化的關系
吉祥物是人們在事物固有屬性和特征的基礎上經過著意加工,用來表達人們向往和追求吉祥幸福、如意順遂、歡樂喜慶、和諧美好等情感、愿望的事物[1]。吉祥物無論是從造型設計,還是其承載的文化內涵,正在跨越時空與國界,沖破語言障礙與局限,架起溝通全球文化交流的虹橋;正在成為凝聚和傳播文化、增進友誼、擴大影響、促進國際化貿易的形象大使[2]。
(一)校園文化
學校是個大家庭,也是教育的孵化器。學生走進校園即是接受教育——校園自然景象、人文景觀中的?;?、校訓、操場、墻面、教室、走廊、樓梯、展覽和室內學習環境等,無不在用強大的視覺功效影響著到訪的學習者和工作者,記載著這段時間與空間,以及其中人與物、師與生之間的故事[3]。校園文化作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校園文化是指在一定的校園范圍內,經長期歷史積淀而形成的以校內師生為主體創造的比較穩定的連續的精神狀態和行為風格,以及在此基礎上衍生出來的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包括校園物質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和精神文化4個層面。精神文化是校園文化的靈魂,它包括學校的歷史傳統、人文精神和辦學風格[4]。校園文化四個建設的全面協調發展,將為學校樹立起完整的文化形象,這些“文化形象”會通過“視覺”轉化為教育的資源并得到升華和傳播。
(二)校園視覺文化
國際學者米歇爾認為視覺文化是指“文化脫離了以語言為中心的理性主義形態,日益轉向以形象為中心,特別是以影響為中心的感性主義形態”[5]。校園視覺文化是學校發展的靈魂,是凝聚人心、展示學校形象、提高學校文明程度的重要體現。通過視覺傳遞文化,構建精神家園,營造人文風氣,真正將“立德樹人”的教育理念貫穿于教育始終,衍化于學習者的衣、食、住、行中,用“視覺”的手段創建和營造具有深厚文化品位的教育情境,體現校園文化的內涵和外延應是校園視覺文化建設的終極目標。通過視覺傳遞教育,能有效發揮育人功能,引導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它的孵化和形成過程也指明了學校教育塑造人才的發展方向,可以說校園視覺文化是學校的一張文化“軟名片”[3]。
(三)兩者關系
校園吉祥物是校園文化的產物,它同時也是學校的對外形象、校園文化內涵的可視載體。校園吉祥物是校園視覺識別系統中的重要一環,它包含在校園視覺文化建設的范疇中,它們之間互相影響、互相促進。
二、吉祥物在校園視覺文化中的價值
校園吉祥物是校園視覺文化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它在校園視覺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第一,吉祥物在校園視覺文化中構成了人與物、人與人之間的情感紐帶。吉祥物在企業、學校、機構和社會活動中充當著形象使者的角色,吉祥物憑借豐富的表情、夸張的肢體動作與角色的背景故事塑造出獨立的性格,使視覺接受者愿意接近和接納吉祥物,有效建立品牌與視覺接受者之間的情感紐帶,從而對吉祥物代言的該品牌產生好感與信賴感[6]。第二,人們借助吉祥物的視覺傳達作用來打造校園視覺文化,提升學校的品牌知名度,吉祥物成為校園文化宣傳的中堅力量。它的設計是一個多元化、全方位設計構思的過程,是集內容、造型、應用等眾多元素于一體的構思過程。它在造型設計方面要求審美大眾化、通俗化和簡易化,越是適宜時下大眾接受和喜愛的,越有利于傳播和應用。第三,做好吉祥物設計,即做好視覺與文化嫁接,這是在完成價值觀的輸出工作。因此,推出吉祥物是需要經過精心設計和策劃的,不是曇花一現,而是一種文化生產力[7]。
三、以吉祥物和和美美的設計為例
長沙市雨花區和平小學改擴建,2017年9月新教學樓落成投入使用,隨著校區面積的增大,學生人數不斷增加,學校迎來了新的機遇與挑戰。本著雨花區“校校皆名校,師師皆名師”的辦學理念,學校加大了校園建設的投資力度,并且有意識為塑造“和平籃球特色?!逼放铺崆白隽嘶I劃。校園文化藝術環境建設是建立在藝術教育實施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是學生進行審美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吉祥物“和和美美”正是在此契機下應運而生。
(一)設計意圖
優良的文化新風會帶給莘莘學子美好且難忘的生活學習感受。和平小學的校訓是“心至和,行至美”,旨在育心性溫和、言行雅美的全面發展型人才。萬物有陰陽之分,吉祥物“和和”“美美”在設計構思過程中,遵循“簡潔、生動、親和力”的原則,在形象關系的定位方面,筆者將他們設定為一對手足情深的兄妹,和和是哥哥,美美是妹妹。
鴿子始自西班牙立體主義畫家畢加索筆下成為和平的使者,因此和平小學吉祥物的形象由鴿子和橄欖枝組合而成。和和的名字取自“和平”“溫和”“君子和而不同”中“和”之美意。色彩選用了代表“寧靜”“如大海般廣闊”的淺藍色。和和掌管勇氣、智慧、博學,他的基礎動作是展開右翼跟對視他的人打招呼問候。美美的名字取自“美好”“美麗”“君子成人之美”中“美”之善意。色彩選用了代表“歡喜”“如春華秋實般美好”的淺粉色。美美掌管自信、快樂、健康,她的基礎動作是展開左翼與對視她的人打招呼問候。和和體型高大強壯,美美形體圓潤健美,筆者筆下的和和美美脫離了人們對鴿子固有形態認知的定式思維,將他們擬人化,借用了《巴巴爸爸》中巴巴爸爸和巴巴媽媽的弧線身形產生的趣味性,繪畫了這對兄妹,柔和的曲線與甜美的色彩使得和和美美能走進觀者的心,在視覺接受者內心產生一種喜歡和接納的情愫。
(二)和和美美的應用
為了使吉祥物能更好的在校園視覺文化建設中發揮他們的價值,“和和美美”在設計之初就符合柔性化的設計要求,可以隨著學校環境、時間、戰略發展等條件發生改變,通過虛化或充實等手段滿足不斷變遷中的視覺傳達需求。同時,考慮持久的文化影響力,可以更新和和美美中包含的元素,讓他們更接地氣地發揮在視覺識別系統中的重要作用,使之通過歲月時光的洗練仍然能夠熠熠生輝。
第一,可以將和和美美與中國傳統節日的傳承發展結合起來。比如,改變和和美美在不同節慶場合中的造型,給和和美美穿上傳統民族服飾,強調和和美美在傳統節日中的美好行為舉止,展現和和美美在不同職業下的愛崗敬業勤勞誠信的大家風范。把和和美美拉入現實生活中,通過這種宣傳方式向和平小學的學生詮釋和弘揚中華民族悠久而璀璨的文化精髓。
第二,除了將和和美美與中國傳統節日的傳承發展結合起來,還可以把和和美美與校園各學科特色活動做一個融合。筆者所在單位美美鄉村少年宮的視覺標識(美術功能室、音樂功能室、舞蹈室、圖書館、閱覽室)就選用了吉祥物美美作為各功能室的門面形象。
第三,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靈魂,是學生健康成長和學校工作的保障。我們可以將和和美美與德育工作進行有機結合,出版以和和美美為形象主角的德育校本讀物,通過和和美美妙語連珠的對話、輕盈曼妙的肢體動作將美麗校園、文明禮儀、熱愛學習、身心健康、社會實踐5大板塊的內容經由圖像一一呈現在同學們的眼前,實現教育潤物細無聲潛移默化的效果,同時形成和平小學德育工作特色。
第四,和和美美作為和平小學文化創意產品能夠加以推廣應用。吉祥物往往衍生一些周邊,這些周邊不僅可以用于校際交流、校內外合作,還可以不斷衍生出豐富的文化產品。這些產品一方面可用于教師辦公,另一方面可用于學生的學習和生活。根據產品功能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第一,學習用品類,如筆記本、筆、書簽、記事本、橡皮擦等。第二,生活服務類,如紙杯、杯墊、桌子擺設、便簽、名片夾、紙抽盒子、臺歷等。第三,辦公用品類,如文件袋、文件夾、筆筒、信封、文件盒等。第四,紀念禮品類,如徽章、鑰匙扣、紀念杯、帆布袋、遮陽傘、藝術品、校際禮品和文化衫等。第五,其他類,如貼紙、美術作品、美術工藝品、德育校本課程出版物、影視宣傳作品、玩偶和大型活動人偶道具服裝等。
四、結語
校園吉祥物是校園視覺文化資源的有機組成部分,是學校對外形象、校園文化內涵的可視載體,更是提高學校文化軟實力的力量,在校園視覺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吉祥物“和和”“美美”運用柔和的曲線與甜美的色彩,設計構思過程中遵循“簡潔、生動、親和力”的原則,在視覺接受者內心能夠產生一種喜歡和接納的情愫,實現提升學校品牌和知名度的目標。將和和美美與中國傳統節日的傳承發展結合起來、與校園各學科特色活動融合、運用在文化創意產品上加以推廣應用,能夠提升校園視覺文化形象、增強學校德育教育、促進校際交流和提高學校文化軟實力。
參考文獻:
[1]孫麗娜,王芳媛.吉祥物與中國傳統節日文化探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2007(12).
[2]王匯涓.中國吉祥物文化分析[J].平原大學學報,2007(2).
[3]尹少淳.核心素養大家談[M].長沙:湖南美術出版社,2018.
[4]張鵬.校園文化建設中的隱性課程[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08.
[5]崔晉明.校園視覺文化藝術設計形式研究[D].北京:湖北工業大學,2010.
[6]方圓.品牌形象塑造中大量使用吉祥物的優勢[J].美術教育研究,2018(15).
[7]徐志頻.吉祥物是一種“文化生產力”[J].財富智慧,2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