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文存
摘 ?要:小學階段對于學生各項能力的培養來說是極為重要的一個階段,所以審美意識與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必要的。在小學語文中,注重文學欣賞能力的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完善審美意識以及審美能力,鑒于此,筆者在本文中針對小學語文文學欣賞展開了相應的論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文學欣賞;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29-0-01
一直以來,小學語文都是小學教育階段學生所必須要接受學習的最為基本的重要課程之一。鑒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以及能力特征,小學語文在培養其各方面綜合能力上能夠起到獨特的作用,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知識能力水平,促進各項技能的發展進步,還能夠培養學生的社交能力、表達能力以及審美能力。小學語文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在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學習體驗。文學欣賞作為一種體驗小學語文學習的重要方式與能力,能夠幫助學生提高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水平,因而針對學生所開展的小學語文文學欣賞教育是很有意義的。
一、小學語文文學欣賞所應具備的能力要素
(一)敏感要素
在這里,“敏感”要素指的是學生應當具備一種敏銳的感受能力。文學的神奇之處就在于,它能夠通過抽象的方式,以人類語言活動為基本,將人和人之間、人和社會之間以及人和自然之間的各種情形進行表現,因而對于學生來說,感受力的具備是剖析這些表現的重要條件。在進行文學鑒賞時,學生必須要充分地運用自身所具備的語文文學感知能力,使語文文學中通過各種符號所表現出來的一系列場景畫面能夠被全面而深刻地感受到。敏銳的感受力并不是人們天生所具備的,而是基于一定的生活經驗以及文化知識積累所逐漸產生而來的。以魯迅先生閱讀向秀的《思舊賦》體會為例,魯迅先生表示,在年輕時很不理解為什么《思舊賦》只有短短的幾行內容,仿佛剛一開頭就到了結尾,而在后來卻懂得了。年輕時的魯迅對于這個世界的認知與感受還并不深刻,當他生活在國民黨反動派政權的壓迫下時,自然就理解了《思舊賦》的意義。
(二)想象力要素
想象力在文學欣賞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從心理過程上來講,想象力是想象主體對想象對象的一種再生產與再創造,這種活動是由想象對象的刺激而引起的,想象主體最終在這種刺激的影響下將其轉化為一種新的東西。具體地來說,想象力要素在小學語文文學欣賞中的作用可以用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來概括:
第一,想象力在一定程度上使文學作品的文字“復活”了。文學作品的一大重要魅力就是它本身是處于一種靜止狀態的,但是學生可以透過靜止的文字,運用想象力來感受靜態文字中所蘊含的動態意境,將文字符號在腦海中轉化為特定的、具體的景象、事件等,這就使文學符號仿佛擁有了一種生命力。
第二,想象力擴展了文學作品中語言文字的意義。典型形象是文學作家所熱衷的一種創作,目的就是為了使有限的語言文字能夠表達出“超語言”的意義,從而更加生動地反映豐富多彩的世界。典型化創作的結果就是典型意象,它所蘊含的藝術信息是十分豐富的,這就要求學生在欣賞文學作品時,應當通過想象力的發揮來突破作品的文字表象,深入地理解作品文字中所蘊含的豐富信息內涵。
(三)理解力要素
在小學語文中,文學欣賞所涉及的理解包含著兩種意義:其一是對文學作品的表層理解,其二是對文學作品的深層理解。以李白《玉階怨》為例,全詩從字面意思上來看描繪的是一位女子在月夜景象中的相關情形,但從更深層次來看,它所代表的又何嘗不是人們內心深處的一種共同的情感。由此可見,理解力要素在小學語文文學欣賞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小學語文文學欣賞能力的培養方法
(一)要注重日常生活經驗的累積
人們通常認為,藝術來源于生活。生活是文學作品產生的根源,從這方面來看,要想深入地欣賞文學作品,就必須要擁有豐富的生活經驗。因此,對于小學語文教師來說,要積極引導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積累豐富的經驗。四大名著是小學生課外必讀的書目,但是很多小學生認為,四大名著中的《紅樓夢》比較難以理解,這正是因為小學生缺乏足夠的生活經驗與人生閱歷所致。所以小學生要在語文教師的引導下,積極參加社會實踐,不斷地積累社會經驗,拓寬自身的知識面。
(二)小學語文教師要提高自身文學欣賞水平
作為小學生文學欣賞能力的主要培養者,教師自身的文學欣賞能力水平能夠對學生的文學欣賞能力產生重大影響。小學生對于文學作品是否有興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是否對小學生進行了合理的引導,是否有效地發揮了熏陶的作用,倘若教師對文學作品并不了解,就沒有辦法引起學生欣賞文學作品的興趣。鑒于此,教師要合理運用自身的生活閱歷以及學習渠道,提升文學欣賞水平。
(三)加強對學生朗讀的訓練
作為語文的一項重要學習方法,朗讀在語文學習中的作用與意義是十分重要的。在學習相應的文學作品時,進行高聲的朗讀能夠讓學生們更加深刻地認識作品、體悟作品,在進行朗讀的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感受力以及理解力能夠被充分地調動并且整合起來,在腦海中建構出清晰而全面的思路,這對于欣賞文學作品來說無疑是很有幫助的。例如,教師在講授《迷人的九寨溝》這一篇文章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朗讀,在朗讀的過程中學生能夠加深對作者所描述的九寨溝的美好印象,從而使學生對這篇文章的感悟更加深刻。
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語文文學欣賞是小學語文教育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是現代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能夠有效地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在日常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學生開展文學欣賞教育,讓學生充分感受語文文學的魅力。
參考文獻:
[1]王春紅.試析培養小學生文學鑒賞能力的相關策略[J].中國高新區,2018(11):111.
[2]張瑞格.中國文學鑒賞對提升語文學習的意義[J].北極光,2019(01):124-125.
[3]黃毅.淺談文學作品的欣賞與評析方法[J].黑河學刊,2019(03):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