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振
摘要:在教學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教學面臨新變,本文將立足道德與法治課堂,探討“體驗式”教學方法的應用,以期為有識之士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小學;道德與法治
引言:
在小學教學體系中,道德與法治課程占據著至為重要的位置,為了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需要肩扛重任,探索新的教學方式。“體驗式”教學將課堂還給學生,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擴展了學生的學習視野。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應該善于應用“體驗式”教學。
一、營造輕松的生活化教學氛圍
對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進行分析,發現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現實生活緊密相關。課程知識從學生的現實生活生發而來,是對生活哲理的高度概括,是對生活規律、社會道德法律的抽象表達。為了輔助學生理解知識,教師需要從學生的現實生活出發,尋求課堂教學和生活教學的契合點。教師是學生的引導者,擔任著為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重要任務,小學生處在成長的特殊階段,思想價值觀剛剛形成,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使學生感受世界的真善美。“體驗式”教學立足學生的現實生活,豐富了學生的學習體驗[1]。通過情景創設,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道德與法治課堂,學習道德與法治課程知識。教師應該充分把握“體驗式”教學的特點,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使學生釋放自己的天性,開發自身的思維潛能。
比如,教師在講《我家的好鄰居》時,可以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營造良好教學氛圍。教師可以先應用多媒體課件播放一段視頻,再現和諧社會中的鄰里關系,還原鄰居之間同心協力解決問題的場景,讓學生進入到教學情境之中,把握本節課的主題。在視頻播放完畢之后,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小組進行集中討論,思考以下幾個問題:生活中的鄰居是怎樣的?有哪些鄰居讓我們印象深刻?我們應該怎樣對待鄰居?在小組討論之后,組員需要推選出一位組長,作為鄰居故事的分享者,為其他同學提供學習素材。學生聆聽他人的故事,可以對鄰里關系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生活中發現道德與法治知識,理解道德與法治知識,應用道德與法治知識。通過“體驗式”教學,學生將激發自主學習的興趣,主動吸收課堂知識,增強課程學習能力。
二、充分體現角色扮演的價值
角色扮演是“體驗式”教學的重要路徑,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學生將體會到角色情感,與角色共悲喜。角色扮演不僅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適用,且在其他課堂適用。小學生處在成長期,其模仿性很強,對角色扮演的興趣濃厚。在開展“體驗式”教學時,教師應該洞察學生的這一成長特點,為學生提供角色扮演的機會。在角色分配時,教師應該尊重學生的意見,讓學生自由選擇角色。在角色扮演過程中,其他學生也需要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對扮演不同角色的同學進行科學評價,指出其身上的優點和缺點,不斷改進表演方式[2]。角色扮演是“體驗式”教學的最直接渠道,教師應該把握課程內容,恰如其分地開展角色扮演。
比如,教師在講《我們小點兒聲》時,可以對學生進行四四分組,讓學生根據課程內容,扮演不同角色:其中兩個學生需要扮演圖書館中學習的人,一個學生扮演在圖書館中大聲說話的人,另一個學生扮演在圖書館中大聲吃嚼食物的人。角色固定,但故事劇情可以自主編排。教師需要為學生預留出一定的編劇時間,然后按照小組序號依次上臺表演。在一個小組上臺表演時,其他小組需要觀看這一小組的表演內容,并對該小組進行打分、點評。在小組全部表演完畢后,學生要共同推選出最佳表演小組,接受教師提供的獎勵。通過“體驗式”教學,學生將充分認識到在公共場合保持安靜的必要性,從而規范自身行為,自覺遵守道德準則[3]。
三、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悟
在傳統教學課堂,很多教師采用口傳身授的理論灌輸方法,以自我為中心展開授課,極大壓抑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阻礙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理論教育與實踐教育缺一不可,實踐教育是驗證理論正確性的唯一標準,因此必須重視實踐,引導學生在實踐中感悟生活。為了將“體驗式”教學落到實處,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實踐學習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中深入理解道德與法治理論知識,把握書本內容與生活實踐的關聯性,培養健康的生活習慣和行為習慣[4]。
比如,教師在講《生活離不開規則》時,可以介紹校園規則、社會規則等,要求學生遵守這些規則。以校園規則為例,校園規則包括身著校服、不染發燙發、不亂扔垃圾、不遲到早退等等。以社會規則為例,社會規則包括不闖紅燈、不辱罵他人、不打架斗毆等等。教師在為學生介紹規則的重要性后,需要對學生進行分組,讓小組學生互相監督,確保遵守學校規則、社會規則。通過“體驗式”教學,學生將自覺養成遵守規則的習慣,成為學校的三好學生,成為社會的四有公民。
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教學體制不斷改革,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小學道德與法治課程具有人文性特征,能夠對學生進行人文培育,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傳統教學方法偏向理論,影響了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為了提高道德與法治教學效率,使學生感受到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趣味性,教師應該采用“體驗式”教學方法。
參考文獻:
[1]朱振娟.主題活動探究式教學模式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9 (05):55.
[2]馬海青.淺析小學中高年級道德與法治課中開展體驗式教學[J].小學教學研究,2019 (14):18-20.
[3]徐靜.“體驗式”教學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實踐與研究(A),2018 (09):52-53.
[4]李艷麗.淺談“體驗式”教學激活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路徑[J].課程教育研究,2018 (11):8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