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學生是社會不斷發展的進步的重要力量。大學生的人力資本裝不僅對學生的就業競爭力起到了重要的影響,更加對我國未來科技創新能力的提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學生就業競爭力中不僅體現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專業能力,還對學生的團隊合作能力與溝通能力有著較高的要求。要想切實的提升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就必須轉變教學理念,構建具有創新能力的教師團隊,制定科學的課程體系,使學生的知識構架得到完善,加強教學實踐活動,積極聯系社會及政府,為學生提供全面的就業指導服務。
關鍵詞:人力資本;就業競爭力;教學改革;大學生
一、引言
隨著我國大學畢業生數量的日益增加,大學生就業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作為建筑類的大學生,必須改變曾經以地方建筑市場和房地產為主要就業方向的趨勢,將就業方向擴大到更為廣泛的行業,這就意味著學生將面臨更多的競爭和挑戰。所以,如何能夠提高建筑類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已是亟待解決的問題。
二、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培育途徑
人力資本是對人力投資所形成的資本,無論是人的知識、技能、能力還是素質都是需要對人力進行投資才能達到的[1]。高校、政府和社會都應當意識到人力資本投資對提升學生競爭力起到的重要作用,加大人力資本的投資,實現學生競爭力的有效的提升。
(一)創新教學理念,實現創新教育
高校作為培養高素質、高質量專業人才的重要陣地,應當始終堅持不斷創新教學理念的教學宗旨,實現創新教育的有效進行,重點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能力。在對于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中,教師注重對于學生的有效引導,在教學中弱化掌握知識和傳授知識的重要性,強化對于學生知識創新能力的培養。在目前的教育教學中,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已經成了我國教育改革的必然趨勢。在高校的教育教學中,要始終貫徹創新教育的理念,加大對于學生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的培養,實現學生創新素質的不斷加強。而針對建筑類的學生,由于專業特點的限制,無法在學校的實踐中實現對于相關設備和施工過程的真實模擬。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中,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創新教學理念和方式,通過圖片、案例和視頻的方式為學生展示真實的施工現場情況,使學生對施工中的質量把控和實際手段有更加明確的了解。同時,教師要在實訓指導的過程中,注意對相關的問題進行記錄,將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并積極引導學生通過不斷創新和思考,找出問題的解決方法。
(二)構建具有創新能力的教師團隊
若想有效的提升建筑類大學生的就業競爭力,就需要高校構建具有創新能力的教師團隊。高校的教師不僅能夠為學生傳授專業的知識內容,更是引領學生探索科學、學習技術和不斷創新的重要力量。因此,高校要注重對于教師團隊的投入,積極聯系社會和政府,加大科研和教學的投入,針對高質量的人才給予必要的支持,完善教師的福利制度,實現高質量的創新型教師團隊的建設。高校應當不斷完善教師隊伍的考核制度,采取競爭的選拔方式,選拔優秀的建筑類教師,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學服務[2]。積極鼓勵具有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專業教師,將科研創新成果融入教育教學當中,從而更好地帶領學生進行科研活動的開展。
同時,高校要積極聘請行業的技術人員來擔任建筑類專業的兼職教師。通過讓行業技術人員參與到教學方案的設計當中,把控人才培養方向的方式,使兼職教師能夠更加有效的開展教學,實現教師團隊的不斷優化。
(三)設置合理的課程體系,優化學生知識結合
為實現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有效提升,高校應當始終堅持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針對課程進行有效的改革,不斷優化教學內容,完善學生的知識體系,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首先,要增加選修課的課程數量。在確保基礎理論課程的同時,不斷增加選修課程,增加課程的數量,突破專業的限制,使學生能夠在學習選中充分的發揮自身的主體力量,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內在潛能。其次,要增加通識核心選修課的數量。大學生的適應能力與身心發展是否健康都對其就業競爭力的提升有著重要的影響。正確的價值觀和身心的健康發展有利于學生建立融洽的人際關系,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并能夠以較強的適應能力面對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這不僅是學生提升就業競爭力的重要因素,更是大學生所應當具備的基本素質。大學生畢業后就會走向工作崗位,未來工作遇到挫折與失敗也是在所難免的,但是能否做到正確面對困難,勇于突破、克服困難,始終持有積極的人生態度,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是至關重要的。無論是健全人格的塑造還是勇于面對失敗與困難的精神,都是需要通識課程的教育來實現,專業課程無法實現對于學生心理素質和價值觀方面的建立。
三、總結
綜上所述,大學生作為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的主要推動力,對其就業競爭力的培育和提升不僅涉及高校的發展更加關系到國家的未來。在針對大學生就業競爭力的培育匯總,要實現高校、政府和社會的共同合作,不斷加大對大學生人力資本的投資力度,實現大學生人力資本的不斷積累,使大學生能夠形成自身的獨特優勢,促進其就業競爭力的提升,實現高校整體競爭力的加強,為高等教育事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參考文獻:
[1]胡雪.人力資本對大學生初次就業質量影響論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7(11):100-104.
作者簡介:單人為,江西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