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傲雪 孔姣姣 岳湘黔
摘要:隨著中國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互聯網發展逐步成熟,在“互聯網+”環境下怎樣合理應用現代信息化媒介手段為廣告設計專業教學提供服務,促使實踐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是當前高職廣告設計專業教育改革重要目標之一。基于此,本文主要以《廣告設計專業》為例,進行了“互聯網+”時代高職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希望能夠為高職廣告設計教學工作提供一定的幫助。
關鍵詞:“互聯網+”時代;高職課堂教學改革;廣告設計專業
一、引言
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教育教學發生了巨大轉變,傳統教學方式顯然難以滿足互聯網信息化教學要求。針對此,高職院校應該加強重視,積極進行教學改革,創新教學方式與內容,以便達成更為理想的教學效果,培養出更多優質的實踐技能型人才。不過就當前廣告設計專業教學情況來看,部分高職院校并沒有清楚認識到這一點,依舊沿用傳統灌輸式教學模式,忽視了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如智慧職教、超星、云班課等信息化手段的線上線下混合教學模式,這樣嚴重影響到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利于教學發展。就這一方面來說,以《廣告設計專業》為例,加強“互聯網+”時代高職課堂教學改革的研究意義重大,具體分析如下。
二、“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廣告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現狀與方向
我國高職教育在近年來飛速發展,面臨了諸多挑戰與問題,主要原因是近幾年高職辦學規模的急劇擴大,使得整體軟硬件條件、師資力量等沒能跟上人才培養具體需求。高職教育質量問題當前已然成為社會各界十分關注的一大焦點,再加上畢業生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導致高職生源逐漸出現分流與萎縮的情況[1]。而且就相關調研結果來看,廣告設計專業用人單位大都反映剛畢業的學生實踐動手能力不足,這從側面表現出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中的弊端,不注重實踐動手能力,導致學生難以滿足就業崗位需要。
可以說,高職教育改革研究由來已久,對于廣告設計專業人才培養來說,我國在實踐教育課程方面略顯匱乏,究其原因,一方面在與面向國際競爭與市場需求的高職教育體制轉型不是很徹底;另一方面,廣告媒體行業變化十分迅猛,從而使得教學研究一直落后于實踐需要。所以,當前的高職課堂教學改革應該立足于市場需求和時代特征,積極探索“互聯網+”時代下傳統教學模式的創新,結合當前多種網絡端和手機端媒體的特點,從傳統靜態廣告教學中逐漸過渡到動態廣告、IH5、推文等多種互聯網廣告模式的教學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滿足學生學習需要,適應當前互聯網時代企業崗位需求。
三、“互聯網+”時代高職《廣告設計專業》課堂教學改革措施
(一)基于互聯網構建實踐鍛煉平臺
在應試教育背景下,高職院校廣告設計專業教學大都側重于理論知識的教授,對于實踐方面比較忽視。這樣使得學生理論知識偏多,實踐能力不足,從而在畢業之后難以滿足就業崗位需要,發展受阻。針對此,需要高職院校加強重視,基于互聯網積極進行實踐鍛煉平臺的構建。具體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一是需要“走出去”,依托于廣告設計專業簽約的現有實習基地,推薦學生批量進行就業實習;二是“請進來”,根據廣告設計專業的特點和社會企業進行合作,將相關廣告設計項目引進課堂,讓學生依托企業實際需求,進行實踐鍛煉。在這一過程中,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進行企業線上網絡溝通,線下課堂教學修改方案。通過這種方式,能夠很好鍛煉學生的綜合能力,為其今后就業發展奠定扎實的基礎。
(二)打造對外溝通交流平臺
在廣告實踐教育改革過程中,我們時常面臨著這樣一個問題,那便是當學生派出進入公司一線鍛煉的時候,形式上的專業理論歸納過程難以有效開展,師生之間失去了課堂上的經驗分析以及交流互動的機會[2]。而在“互聯網+”時代下,高職院校便可以將各種新興媒體工具合理應用起來,如QQ、微信、釘釘、騰訊會議等,這樣學生在實習中遇見問題的時候,便能立即與教師和同學進行交流,而教師也能及時了解學生的具體情況,并針對性地進行指導與教學優化,從而促使理論與實踐教學的有效結合,促使教學發展與進步。
四、結語
總而言之,在“互聯網+”時代背景下,高職廣告設計專業教學改革是一種必然的趨勢。為此,需要廣大高職院校清楚認識到這一點,積極轉變傳統單一式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方式,融入信息化教學手段,與時俱進,以便為廣告設計行業培養出更多優質的人才,同時給高職院校教學發展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韓奕,蘇暢,李珣.“互聯網+”背景下高職藝術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改革的探究——以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基礎圖案》課程為例[J].長江叢刊,2019(15):21.
[2]查俊晶.影響平面廣告設計專業課堂教學質量提升的原因之探究——以常州劉國鈞高職校藝術設計系為例[J].戲劇之家,2018,274(10):157-158.
作者簡介:姚傲雪,廣州華夏職業學院建筑與藝術傳媒學院;孔姣姣,廣州華夏職業學院建筑與藝術傳媒學院;岳湘黔,廣州華夏職業學院建筑與藝術傳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