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典舞既是一種具有極強民族性的獨特舞蹈形式,又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構成,是民族文化在悠久的歷史發展進程中所積淀的重要文化財富。在文化自信號召下,作為古典舞教學的重要陣地,高校應加強思想認識,提高對于古典舞傳承與發展工作的重視力度,力求改善古典舞教學工作質量,通過古典舞教學助推古典文化傳播,并在這一過程中有效地弘揚民族文化與民族精神。本文主要探討古典舞教學在高校中實現傳承與發展的具體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古典舞教學;高校;傳承;發展
古典舞兼具民族性與現代性,是傳統民族文化融入現代性元素后形成的一種全新形式的舞蹈,其中包含古典舞蹈、古典戲曲、武術技巧及西方舞蹈理論與形式,是一種融合多種藝術的綜合性舞蹈,別具風格,目前具有較為廣泛的受眾范圍,同時在高校舞蹈教學中亦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1]。新形勢下,為響應“文化自信”這一號召,高校應進一步提升對于古典舞教學的重視力度,著力改善古典舞教學質量,促進古典舞在新時代實現傳承與創新發展。具體而言,古典舞教學在高校的傳承與發展,可以通過以下路徑得以進行:
一、更新教學理念,引入創新古典舞教學方法
古典舞這一舞蹈形式,反映出一種對于優秀文化成分兼收并蓄的包容文化心理,因而其兼具古典性與現代性,呈現出強烈的藝術風格和藝術表現力[2]。適應古典舞的藝術特征,高校在開展古典舞教學時,也應保持開放心理,主動更新教學理念,重視對于不同舞蹈形式的美學要素與藝術要素進行吸收,促進古典舞與其他的舞蹈形式實現深度融合,進而不斷增強古典舞藝術的表現力。適應教學理念的更新需要,高校在古典舞教學方法上也應進行創新,重視將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手段應用于古典舞教學過程之中,以此完成古典舞教學情境創設,營造良好的古典舞教學氛圍,幫助學生在具體生動的情境之中掌握古典舞的表演技巧與方法。與此同時,在古典舞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形成綜合分析古典舞藝術的能力,推動學生從傳統與現代兩個角度出發認識古典舞藝術,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審美素養。
二、加強基礎訓練,提高古典舞技能教學能力
培養學生形成扎實的古典舞基本功,是高校傳承與創新古典舞教學的重要路徑,這是因為具備扎實的基本功是進行古典舞表演的基礎性前提條件,如果不能熟練地運用古典舞表演技巧去呈現古典舞動作,那么古典舞表演自然無法順利開展。為此,高校應加強古典舞基礎訓練,重視幫助學生掌握古典舞基礎動作,提高學生身體的靈活性、穩定性與立體性,讓學生把握好自己的身體重心所在,為學習更高難度的古典舞技術動作以及進行更高水平的古典舞表演打下良好的身體基礎,培養學生形成結合古典舞動作與韻律的良好意識與能力。在進行古典舞基礎訓練的過程之中,教師應落實好循序漸進原則和因材施教原則:首先,教師需要把控古典舞基礎訓練的層次,先從最基本的形體訓練開始,當學生具備良好的形體姿態和體能之后,再逐漸過渡到節奏訓練和動作訓練,穩步提高學生的古典舞技能;其次,教師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身體特征與古典舞學習能力,給予學生針對性的學習建議和學習方案,不斷對教學方案進行優化完善,推動學生的古典舞表現力實習良好發展。
三、重視人文熏陶,構建綜合古典舞教學體系
古典舞藝術是一種綜合性藝術,這是因為古典舞在誕生與發展過程之中,融合了多種文化的優秀內核,具有獨特的文化魅力[3]。因此,在傳承與發展古典舞教學的過程中,高校不僅應重視幫助學生掌握古典舞的基礎動作與舞蹈技巧,而且需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解古典舞深刻的文化內涵、重視通過人文熏陶提升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從而全方位提高學生的古典舞表現力。為此,在教學過程之中,教師應落實“理論結合實踐”的重要原則,一方面,提高舞蹈理論與文化領域知識的教學比重,深化學生的知識結構;另一方面,推動學生在進行古典舞動作與技巧練習的過程之中,融入文化因素,將文化內涵灌注于肢體舞蹈動作語言之中,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古典舞表現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使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完整的古典舞表演視頻,借助畫面與聲音為學生介紹古典舞創作背景和相關文化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基于傳承與發展古典舞教學在弘揚優秀民族文化與民族藝術、增進學生文化自信以及提高學生舞蹈表演能力等方面所具備的積極促進作用,高校作為古典舞教學的重要陣地,應主動展開古典舞教學傳承與發展方面的穿心探索,著力落實創新性古典舞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重視構建古典舞綜合教學體系加強古典舞基礎訓練,全方位改善古典舞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劉楊,王藝橋.古典舞教學在高校的傳承和發展研究[J].黃河之聲,2017(19):57.
[2]婁俊俏.高校古典舞教學的傳承與發展分析[J].文藝生活·文海藝苑,2019(06):230.
[3]張虹宇.淺析高校古典舞教學現狀及開展策略[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8(09):351.
作者簡介:王蕊,廣東技術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