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小芳 王彥飛
摘要:以鞍山市小學為研究對象,通過實驗性教學實踐來驗證小學英語教學改革的必要性。在實踐的過程中,不僅要對教師進行技能及安全培訓,還要對學生進行輪滑的技能教授、課程的核心解析、做小游戲等。最終可以通過成果評估,檢測學生的學習和身體情況,以此來檢驗該方法的現實性和適用性。
關鍵詞:創新 教育 英語教學 玩轉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18—0211—02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輪滑作為新型體育活動被引進某些中小學。輪滑運動憑借著健康、環保等優勢,逐漸成為最受歡迎的運動之一。同時,好的成績取決于好的學習狀態,學習狀態又與身體素質有關。輪滑運動不僅可以增強身體素質,還可以加入教學,讓學生在輪滑訓練中學習課本知識。將運動與學習結合起來,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造性思維。因此,遼寧省鞍山市小學嘗試將輪滑教學與學習英語聯系起來的新型教育模式。
一、玩轉教學模式的提出根據
(一)遼寧省鞍山市小學英語教學情況匯總
1.灌輸式教育所占比例較大
目前在鞍山市小學英語課堂中,灌輸式仍是老師課上常用的教學方法。學生為了在考試中拿高分,他們的思維方式、答案與老師上課講的答案相一致,這就使得學生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也缺乏創造力。
2.學生的學習壓力大
學生從小就背負著父母的期望和壓力。為了達到父母要求,孩子們每天要做的都是關于學習,應試教育也導致學生的體能僅靠體育課和課間操來得到訓練。
3.學習成績優劣分明
在應試教育下,適應這樣教學模式的學生可以拿到很高的分數;然而,不適合這種模式的學生,卻無心學習,上課總溜號。這就導致學生的期末成績呈現出優劣分明的狀況。
(二)教學創新的必要性
通過了解鞍山市小學生的學習情況可知,雖然部分學生的學習成績很好,但是灌輸式教學方法導致學生考試很在行,而動手能力很差。同時,差生的總體基數較大。針對成績較差的學生,嘗試改變授課方式,采取因材施教的方法,發現其長處,加以鼓勵。當孩子的內心和精神層面得到滿足時,往往會激發其內在潛力。
二、R∽R新型教學方法的探索
(一)R∽R教育模式探索
1.R∽R的產生
R∽R教學方法是以合作學習法和游戲教學法為基礎,并在此基礎上進行小學英語教授方法的創新,形成R∽R教學模式,第一個R意為remedial,第二個R為rolling,中間的S僅作為中介,將英語與輪滑聯系起來,因此R∽R是學科與運動的結合。
2.R∽R的優點
R∽R教學方法,采取寓教于樂的玩轉教學的方法,將輪滑和英語聯系起來,從玩中學,從學中玩。該教學法以書本為媒介,以游戲為工具,不僅可以使學生印象深刻,而且在游戲的過程中形成團結合作、堅忍不拔等良好的品格。
(二)R∽R的可行性
1.對學生的要求
R∽R教學模式主要針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為了幫助差等生提高成績和自信心,讓其意識到天生我才必有用、不可輕言放棄學習、不給自己的人生留遺憾。
2.對教學團隊的要求
(1)提高教員的個人素質。為了確保教師隊伍的質量,在招聘的時應觀察教師的個人素質,在教師實習的過程中,讓老師與學生勤溝通,聽取學生對于老師的意見及建議。
(2)增強教員的專業技能。由于教學方法是玩轉教學,且主要研究輪滑與小學英語教學的結合,因此,教師在具備教學能力的基礎上還需要學習輪滑技巧,這不僅可以在學業上輔助學生的學習,還可以增強教員的身體素質,糾正學生的錯誤姿勢。
3.對教學場地的要求
R∽R教學模式采用戶外教學,將“室內教學”調整為“室外教學”,可以讓學生脫離教室的限制,放飛自我,解放天性。這樣不僅鍛煉了身體,還讓學生們懂得拒絕做溫室里的花朵。
三、玩轉教學創新實踐
(一)前期教學準備
1.技能培訓
技能培訓包括輪滑技能和教學技能。因為創新教學方法使學習和運動合二為一,所以教師要提高自己的技能,及時為學生講授每堂課的核心知識,同時還要矯正學生的錯誤的輪滑姿勢。
2.集思廣益
集思廣益意味著教師要想出4—6個以課本知識為點,全方位的擴散思維的游戲課程,使學生在投入游戲時主動去學習,從而提高其成績。
3.安全培訓
對于孩子來說,輪滑是一項危險運動,因此為了避免學生在上課過程中磕磕絆絆,教師們要提前做好防護措施。
(二)中期探索過程
1.輪滑教學
在課上,首先教學生如何穿輪滑鞋、帶好護具。初期,學生們要學習如何穿著輪滑鞋站穩、起立、滑行等初級動作,接著再學習單腳滑行,撿樁、過樁等。
2.核心課程提煉
老師將每節課的核心知識點加以提煉,然后在老師的指揮下,大家練習對話,從而鞏固課本知識,做到動腦的同時動口。
3.輪學雙修
輪滑和英語教學合二為一,在練習輪滑基本功的同時,讓學生組隊合作,練習對話。對話好,速度快,且基本功扎實的小組為勝利組,可以獲得獎勵。在練習滑行的過程中,需要借助輪滑樁,將貼著英文字母的輪滑樁放在遠處,由兩人合作完成此游戲。這樣的教學游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還可以通過小組比賽形式激發他們的求勝心。在此過程中,老師所起的作用是督導、輔助、傳授技能、糾正錯誤、維護安全。
(三)后期教學效果評估總結
通過觀察期末成績和平時表現,性格外向、上課好動、思維較活躍且在課堂上閑不住的學生更適應R∽R的玩轉教學,因為他們享受輪滑的過程,而且在做游戲時表現出更多的創造力。他們不僅輪滑技巧掌握得好,而且在游戲中記憶英語也很快,為老師提供了許多新的課堂游戲。
四、結語
根據實踐成果分析該創新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內向、踏實、聽老師話的學生適合傳統的教學法;而思維活躍、上課好動的學生則適合R∽R創新教學法。因此,R∽R教學方法與傳統教學方法呈現互補狀。
由于本次實驗人數較少,實驗周期較短,不能確認玩轉教學的方法適應所有差生,因此根據實踐結果和數據記錄,該創新教育模式是否能夠既增強學生的身體素質,又提高差生的學習成績,還需要更多年級的學生,更長的實驗周期來證明。
參考文獻:
[1]高杏杏.巧用游戲 寓教于樂——提高小學英語教學[J].教育理論研究(第二輯),2018.
[2]郭玉仙,宋麗君.淺談英語教學中的游戲教學[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下),2007.
[3]劉建坤.試談中小學體育教師素質重構和體育教學觀的重建[J].浙江體育科學,2003(2).
[4]佟強.在體育課中如何貫穿游戲教學[C]//中華教育理論與實踐科研論文成果選編(第1卷),2009.
[5]鄭興年.開展游戲教學 開發學生智力[C]//基礎教育理論研究論文精選(下),2005.
[6]馮瑞,劉中偉.試析在中小學開設輪滑選修課的價值與意義[J].南寧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9(4).
[7]侯迎春.中小學體育實行輪滑教學的可行性研究[J].中國體衛藝教育,2010(10).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