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群峰

[摘要] 目的 分析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輔以優質護理干預的效果及價值。方法 抽取2015年1月—2018年10月期間該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46例,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以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輔以優質護理干預,對比護理效果。結果 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5.609,P<0.05)。觀察組患者血糖指標、血酮體指標均較對照組相比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不良反應發生概率較對照組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6.768,P<0.05)。結論 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效果顯著,患者更為滿意,值得推廣。
[關鍵詞]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優質護理;體會
[中圖分類號] R473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9)09(a)-0156-02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屬于一種因糖尿病所致的并發癥,指的是患者體內脂肪、糖、蛋白質等出現代謝紊亂情況,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均造成嚴重影響,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安全[1-2]。對該類患者進行護理干預期間,不但需嚴格監控病情,同時還需要結合患者身體狀態、心理變化等實施優質護理,進而提高護理質量,確保患者生命健康。該文以2015年1月—2018年10月期間該院收治46例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為實驗對象分析優質護理價值,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該次實驗選擇目標為該院收治的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46例,將其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對照組23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10例,患者年齡21~64歲,平均(41.7±3.3)歲。觀察組23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患者年齡20~65歲,平均(41.5±3.1)歲。以統計學軟件檢驗患者資料數據,結果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分析。
1.2 ?方法
對照組輔以常規護理干預,涉及內容包括:病房環境護理,體征指標監測,胰島素用法用量控制等。
觀察組輔以優質護理干預,涉及內容包括:①疾病監控。護理者定時查看患者瞳孔、體溫、呼吸、脈搏等情況,為患者連接心電監護儀,如患者體溫過高,可采取物理降溫或注射藥物等方式降低患者溫度,進而降低腦細胞死亡量。一旦患者心率異常情況,及時上報責任醫師,并協助處理[3]。②血糖等指標監測。每間隔1 h為患者監測一次血糖指標,調整胰島素注射用量及速度,防止因血糖下降速率過快造成腦水腫。對患者尿量進行監測,如患者極少排尿,則表明體內呈脫水情況,腎臟血流較緩,應大量、迅速以靜脈注射補液,如患者尿量充足表示情況好轉。同時做好泌尿系統抗感染護理,定時為患者更換尿袋,以碘伏對患者尿道口進行消毒,同時觀察尿液顏色,做好記錄。③胰島素護理。以靜脈推注方式每小時0.1 U/KG速率注入胰島素,保證血糖平穩下降。根據患者血糖情況調節胰島素泵注量,切勿發生低血糖問題。當血糖下降至13.9 mmol/L后,以普通胰島素聯合5%GS靜脈滴注,至血酮、尿酮轉陰,后進行胰島素皮下注射治療。為醫生調整用藥提供參考。適當為患者補充鉀元素,防止癥狀改善后低鉀血癥。④靜脈補液。多數患者均出現程度不一的脫水情況或水電解質紊亂問題。需結合患者病情及時糾正酸堿度及水電解平衡。患者入院后馬上創建靜脈通道,補充血容量,進而改善腎功能及體循環,前2 h內控制輸液量1 000~2 000 mL之間,但24 h內輸液總量不可多于患者體重10%,避免肺水腫問題。補液以生理鹽水為主,必要時可增加膠體溶液,若患者血糖值下降至13.9 mmol/L,可靜脈滴注葡萄糖溶液。⑤補鉀。護理期間需結合患者血鉀指標、心電圖、尿量等及時調整補鉀量及補鉀速率,以靜脈滴注形式補充10%氯化鉀,每間隔1 h查看患者血鉀濃度,避免高鉀血癥。⑥呼吸護理。保障患者呼吸通暢。將患者體位調至平臥仰臥位,將其頭部偏至一側。定時清理患者鼻腔內分泌物,及時幫助患者吸痰,以醫用棉球蘸取生理鹽水清洗患者口腔,預防口腔感染,同時進行持續、低流量供氧,保護患者腦細胞。⑦皮膚護理。保證病床潔凈、干燥,為預防患者出現褥瘡,每日以溫水幫患者擦拭全身,每間隔2 h左右幫助患者翻身,對其壓迫部位、骨突部位等進行按摩。注意控制翻身力度,不可有拉扯、推搡等暴力動作,防止出現皮膚損傷。如患者出現皮膚潰瘍或褥瘡情況,以藥物覆蓋患處,并定時換藥[4]。⑧并發癥預防。密切監控患者體征指標,預防患者出現肺部感染、意外拔管等并發癥,并制定相應的應急處理對策。盡量保持患者平臥位或側臥位休養,防止肺部感染。必要時可通過約束帶固定患者,降低墜床發生率。⑨健康教育。患者意識清醒后為其普及糖尿病相關知識,調整患者膳食結構,遵循少食多餐原則,盡量使用低脂、低糖食物,提倡多食用維生素豐富的新鮮蔬菜等,控制碳水化合物攝入量,不可超過60%,蛋白質攝入量約15%即可。叮囑患者出院后定時檢查血糖指標,確保將血糖控制在最佳狀態。⑩運動指導。告知患者出院后進行運動鍛煉,選擇適合自身情況的活動,如散步、慢跑、太極拳等,控制運動時間及運動強度,不可過度[5]。
1.3 ?觀察指標
觀察護理滿意度、不良反應、血糖、血酮體等,自制滿意度調查表統計患者滿意情況,總分計100分,得分高于80分為滿意,得分60~80分為一般,得分低于60分為不滿意。
1.4 ?統計方法
以SPSS 21.0統計學軟件進行該次實驗數據分析,以χ2檢驗計數資料[n(%)],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總滿意度為100.00%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血糖、血酮體指標差異
觀察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兩小時血糖、血酮體指標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比較
兩組患者均出現不同程度褥瘡、低鉀血癥、泌尿感染等情況,觀察組發生率4.35%明顯低于對照組34.78%(P<0.05),見表3。
3 ?討論
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看簡寫為DKA,指的是基于不同誘因影響下,胰島素濃度較低,導致患者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血糖升高等一系列病變,屬于臨床內科較為常見的急癥之一,一般I型糖尿病患者發病概率較高,2型糖尿病患者較少出現此情況。優質護理指的是以患者為核心,強化基礎護理質量。對DKA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可從疾病監控、血糖等指標監測、呼吸護理、皮膚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運動指導等方面入手,為患者提供優質服務。該文分析DKA患者輔以優質護理干預的效果及價值,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總滿意度100.00%高于對照組78.26%,不良反應發生概率4.35%較對照組34.78%更低。該結論與任會彩等[6]發表文章結論相一致。
綜上所述,對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效果確切,患者更為滿意,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 ?王丹,王玲玲,朱傳英.一體化急救護理模式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17,23(24):3150-3152.
[2] ?鄭曉萍,陳紅,陳曉春,等.24例重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患兒的急救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13,48(12):1096-1097.
[3] ?陳霞.MEWS評分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留觀患者護理觀察中的應用[J].中外醫學研究,2018,16(33):113-115.
[4] ?沈犁.糖尿病患者的急性并發癥及其預防[J].中華護理雜志,2006,41(10):959-960.
[5] ?段松玲,周麗莎,王繼紅.綜合護理干預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病人中應用的護理體會[J].全科護理,2016,14(30):3198-3199.
[6] ?任會彩,王志先,張彥敏,等.人文護理模式用于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護理的效果觀察[J].河北醫科大學學報,2018,39(5):597-600.
(收稿日期:2019-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