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華
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世界人口呈現爆炸式的增長,各國越來越關心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問題。汽車作為世界能源耗能大戶,改變汽車的能源方式,能有效緩解日益嚴峻的環境問題,所以越來越多的人才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的開發中去,各國也積極推動起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再這樣的大背景下,高職院校和外部企業展開合作,實現了理論和實踐相結合,促進了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的培養,有效緩解了新能源汽車行業人才短缺的困境。本文就如何實現高職新能源汽車教學模式的轉變和創新提出了一些建議和看法,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校企合作模式;高職院校;新能源汽車;教學模式
高職學校的教學宗旨是以市場為需求,不斷培養市場急需的技術性人才。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興起,相關技術人才的需求量也隨之劇增。由于市場變化劇烈且迅速,我國各大高職院校迎合市場在教學模式上推陳出新,但是新能源汽車專業的教學模式依舊沒有從根本上脫離傳統教學模式,導致人才實踐能力方面有很多不足,畢業生不能達到企業要求快速上崗,出現了市場人才缺口巨大,但高職學生就業率并不理想的情況。本文就新能源汽車教學中校企合作模式展開討論,針對專業內容和實踐實訓進行系統的闡述。
1 高職院校校企合作模式的概念及作用
現階段根據市場人才需求,校企合作模式已在各大高職院校普及開來,根據這一教學模式,高校針對性的培養出一批符合企業運作要求的高素質人才[1]。具體來說,校企合作模式是學校和企業之間相互配合,根據市場人才需求和企業人才定位,進行針對性的定向培養制度,這與以往的學校統一培養模式有很大的不同,其中最為明顯的特點就是學生可在畢業后快速滿足企業崗位要求,進行快速就業上崗,同時,這項創新教學模式還可以加深學校、企業和市場三者的聯系,形成穩固的人才培養基地。
通過這樣的授課模式教育后,可以使學生開拓視野,提高社會適應能力,將自身所學的理論知識進行快速有效的實踐結合,使社會資源得到充分利用,全面提升了學生個人的綜合能力素養,并使學生的核心競爭力、專業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另外,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學生能夠進一步在實踐中得到鍛煉,加強自身基礎,可以獲得更多實際工作經驗,這樣在今后會有更多就業機會。再者,通過校企合作模式,學生進一步對市場認真了解,并對自身的定位非常明確,不會產生畢業后就失業的盲目感,全面提升我國人才市場的資源調配。
2 高職院校當前教育教學模式的現狀
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致,相關基礎人才的缺口也越拉越大。現今高職院校的辦學規模和教學體系都得到了一定的擴展,但是也產生了一些阻礙自身發展的問題,其中最為明顯的問題就是,學校的教學質量和教學規模發展不均衡,或是過快的拓展教學規模使得教學質量下降,或是教學質量穩定但是教學規模得不到提升,這種不協調的發展方式成為了高職院校前進道路上的絆腳石。
隨著院校招生規模的擴大,相關管理細節沒有考慮,沿用原有管理模式必定會產生一定的疏忽和遺漏,因此高職院校急需一種有效協調自身發展和教學質量的教學新模式,校企合作也就隨之誕生。高職院校運用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將企業管理模式引用到教學中,管理學生的同時可以先一步讓學生體驗將來工作管理制度[2]。校企合作模式解決了現有高職院校發展的兩大問題,完善當今教學體系,有效提升了我國培養各項專業人才的效率,為我國社會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
3 具體到新能源汽車教學中校企合作模式的創新分析
3.1 校企合作模式完善了當前新能源汽車的教學體系
隨著新能源行業發展越來越迅速,需要的各項專業人才越來越多,但是沿用原有的教學方式進行人才培養,顯然不能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主要是因為傳統教學沒有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單方面滿堂灌的進行知識輸入,學生看似學到很多,實際真正掌握的并沒有多少,成為一種只具有“表面功夫”的偽人才,這種學生畢業后因為基礎知識不牢固,也沒有什么實踐能力所以不具備就業優勢,自然也就成為了失業大軍中的一員,這與高職院校的教育初衷是相違背的。校企合作模式的推出改變了原有教學模式,讓學生成為教學主體,結合企業對人才的實際要求,真正的突出了個性化教學特征,以及多樣化教學特征。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培養出企業和社會需要的人才,所以在全新的教學模式下,學校應該根據新能源汽車的教學特點和核心要求,不斷對教學體系進行完善,形成針對學生專業素養和就業能力為中心的教學體系,著重培養學生新能源汽車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相結合的能力,結合當前新能源汽車發展理念和企業實訓,讓學生產生明確定位。
3.2 校企合作模式下突出個性化教學
進入高職院校學習的學生目的性都比較強,但是學生的個人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各不相同,傳統教育模式一把抓的模式顯然不能讓所有學生找到準確的自我定位,也就不能有很高的教學效率。在校企合作教學模式下,新能源汽車專業展現出全新的教學特征,教師可以進行個性化培養,深挖學生個人優點,在進行實踐操作時,讓學生適應不同的工作崗位,進一步選擇出最為適合自身發展的工作崗位,使學生明確個人定位,全面平衡學生個人性格和企業要求。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培養出的學生,除具有優秀的個人專業素質外,在進入企業工作后,可以給企業帶來不一樣的活力,真正做到讓學生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讓企業找到有用的人才,入職后學生在崗位發光發熱繼續學習,進一步成為新能源汽車制造企業的高精尖人才。此外,高職院校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更好的因材施教,使教學資源更加合理利用,有效解決了教學資源浪費的問題,使得高職院校可以進一步拓展招生和教學規模,培養更多的新能源專業人才,為我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做出貢獻[3]。
3.3 校企合作模式強化了實訓教學
高職院校新能源專業推行校企合作模式,除加強學生專業基礎知識的教學,還對實踐教學非常重視,根據新模式教學方式,將兩者進行了有效結合。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將新能源汽車的專業理論知識和企業實踐活動并重,讓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回顧所學,找到自身學習弱點,進而進行自我總結和提升,養成自我學習的良好習慣,為將來學生就業奠定堅實基礎,也使學生在崗位中形成不斷學習提升自我的優秀工作品質。另外,經過企業實訓教學,學校和企業都能準確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對于人才篩選和教學目標的定制都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
3.4 校企合作模式可以不斷提高院校師資能力
職高校企合作模式的順利進行,除了基礎教育設施的建立,還需要一支優秀且高素質的教師團隊。一支良好的教師團隊,在培養學生成才方面有著不可磨滅的重要作用,實際上原本高職院校一直是非常重視師資力量的培養,但是因為建設方式的問題,沒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經驗上來說,一般高職院校主要是通過培訓的方式來進行教師隊伍的建設,但是一般的方式通過為教師進行相關的知識培訓,來提高教師的綜合能力,雖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教師一般沒有大量實踐經驗,在教導學生的方式中總是容易紙上談兵。所以,高職院校除了通過定期培訓教師的方式增加教師綜合素質,還應該跟合作企業商談引進優秀專業技術人才進行任教代課,聘用一些業內專家為教師展開培訓。通過這一系列措施和舉措,能夠有效的加強高職教師的整體水平,教師本就應該多多的參與到實踐當中,只有在擁有豐富知識和足夠多的實踐經驗的雙重條件下,才能培養出更多優秀的符合當代所需的優秀人才。
4 校企合作模式具體成績斐然
校企合作模式的成功運用,在新能源汽車專業人才培養上產生了非常喜人的成果。經過近幾年的摸索和研究,校企合作模式逐漸成熟和完善,高職院校為新能源汽車制造行業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專業能力非常出眾的人才,有效緩解了我國相關人才的緊缺情況,這一點從我國近幾年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中可以體現出來。另外,校企合作模式有效加強了學校和企業的聯系[4],整合了社會資源,促進了教育新模式的開發,讓新能源汽車制造高端人才的流通變得頻繁和高效,各種新技術和專利也不斷涌現,讓我國可以在新能源汽車制造方面做出彎道超車。
5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學校推出校企合作的創新教學模式,在新能源汽車人才培養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這種教學模式實現了學校、企業和學生個人三方面的共贏,互惠互利、共同發展。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加強了學生時間教學,學生在學校安排下進入企業學習的過程中讓學生深刻了解企業對于人才的具體要求,而企業為學生提供了眾多便利的入門條件,這一系列高效且針對性強的人才培養策略,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提升了一個新的層次,我們相信通過這種新穎的合作模式教學,未來將會出現更多優秀的新能源汽車人才,讓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得到蓬勃發展。
參考文獻:
[1]楊惠軍.淺談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新能源汽車教學模式[J].科技經濟導刊,2019,27(23):179.
[2]崔亞楠.校企合作模式下的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模式創新[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9):92-93.
[3]周貴富,徐燕.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新能源汽車專業教學模式創新[J].現代職業教育,2017(25):218.
[4]肖麗.校企合作模式下的高職新能源汽車教學模式創新[J].中國高新區,2017(5):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