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玲
摘要:小學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班主任不僅是班級的領導者,更是班級活動的組織者,班主任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班級的班風與學風。因此,如何在新時代背景下,運用科學合理的管理方法創建一個優秀的班集體,是當前小學班主任面臨的一個首要問題。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策略方法
在小學階段,班主任既要按照學校的要求進行學科的教學,又要負責管理班級紀律,組織思想教育等班級活動,肩負的擔子是非常重的。但是班主任想要順應新時期課程改革的教學發展要求,就必須不斷革新班級管理方法,調整管理策略,不斷提升班級管理能力,以提升同學們的綜合素養。
1小學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意義
小學階段班集體是學生集體主義的萌芽,這個階段做好班級管理,可以培養學生的規則意識,讓所有學生都能夠自覺主動的遵守規則,能夠減輕班主任的工作壓力,使之適應小學集體生活和學習。做好班級管理還有利于建立良好的班風,做好以團結友愛為榮。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學生變得積極好學、求知欲旺盛,還能夠促進他們人際交往能力發展,學會尊敬師長、關愛同學。
2小學班主任提升班級管理水平的策略方法
2.1創新管理思想。讓學生成為主體
班主任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要轉變傳統的觀念,要在管理中發揮自己的作用還要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班級管理中,讓學生成為主體,班主任要以學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提升學生的管理意識,讓學生在管理中要養成好的行為習慣,提升自身的思想觀念。教師在管理中也要發揮班級干部的作用。
班級干部隊伍在班級管理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首先要牢牢抓住班干部進行管理,形成一個良好的干部隊伍,有利于提升班級管理質量,教師在組建班級干部時可以采取民主選舉的形式,選出的班級干部要進行合理有效的考驗表現好的成為班干部,當然,班干部也可以采取流動式的,經過一個學期或者是半個學期在進行調整,這樣可以充分發揮班級干部的優勢,協助班主任做好管理工作。班級干部在進行相關工作時,教師要做好相應的指導,糾正學生的錯誤有利于提升班級管理質量,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提升學生的紀律意識,讓學生加強自我管理。
2.2豐富活動形式。提高班集體的凝聚力
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僅僅依托班會、學習活動等固定形式,學生很容易產生抵觸心理,班級管理的效果并不好,而且時間一久,學生就容易在很多方面產生懈怠心理,尤其是大家都熟悉之后,很多學生就喜歡鉆空子,在學習、衛生、紀律等很多方面松弛懈怠,這不僅是學生個人管理出現了問題,還使得整個班集體凝聚力渙散,因此班主任可以結合游戲活動,來活躍班級氛圍,為學生營造一個輕松、愉悅、民主、自由、和諧、平等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使學生積極主動服從班級管理活動,增強紀律意識。
例如,組織學生繪制班級畫報,將愛國教育、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等知識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呈現出來。可以先將基礎理論知識講述給學生,然后組織學生積極參與到實踐活動中。通過實踐活動的開展,增強學生的感知感悟,讓學生將美德落實到實際行動中,進而培養學生的良好美德。班主任可以先詢問學生有哪些興趣愛好,在分配給學生一些他們擅長的任務。通過小活動的開展,不僅提高學生對多種知識的了解能力,提升了知識宣講的效果,更提升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將這些紀律融入學生心底,提升班集體整體的凝聚力。
2.3加強家校互動交流
小學班主任開展班級管理工作,是班主任與學校教師的職責、家長的職責。因此就要加強家校之間的互動交流,來提高班級管理質量與效率,幫助學生獲得全面發展。
首先,要鼓勵家長積極參與到班級管理中。班主任要積極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搭建多元化的家校溝通橋梁與渠道。現代化信息技術有著迅速、敏捷、及時的優勢,可以實現家長與班主任之間的面對面溝通與交流。班主任要借助各種社交軟件、網絡平臺,構建良好的家校互動平臺與模式,鼓勵家長及時提出自身的疑問與觀點,班主任針對家長的疑問及時給予答復。還可以借助互動平臺進行班級管理信息的發布、家庭作業的布置、各種活動的安排,讓家長全面參與進來,幫助學生健全發展。
其次,積極開展各種家校實踐活動。小學階段的學生正需要父母的關心,班主任就可以組織各種實踐活動,讓家長參與進來,給予學生更多的關懷與溫暖。比如,可以定期通過家長會的開展,鼓勵廣大家長發表自身的看法與觀點,提出自身的意見與建議,幫助班主好地了解學生在家里的表現。還可以定期組織各種親子活動、郊游活動等,加強家長與子女、班主任之間的溝通交流,創建完善的班主任管理模式,構建和諧的班集體,提升學生的榮譽感與向心力。
3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的班主任在班級的管理中是有很大作用的,所以,老師就要以學生實際狀況作為切入點,以及學生具有個性化這一特點進行班級管理的完善和創新,營造良好的班級氣氛,同時老師還要與家長經常的進行交流,給予學生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和家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