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佳柳
摘要:初中階段英語學科的學困生問題的成因較小學階段更為復雜。作為初中英語老師,不僅需要直面初中階段英語學科的教學任務,更需要面對學生青春期張揚、叛逆的心理特質,針對一些長期對英語學科有厭學情緒與畏難情緒的學生,施以“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教育策略,從學生的抵擋心理之處“破冰”,再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水平,制定針對性強的學習困難轉化方案。有效地借助電子化、數字化的線上輔導技術,以及通過調動學科績優學生幫扶學困生等策略,幫助學困生重塑學習信心。
關鍵詞:分層教學模式;初中英語;學困生轉化
初中階段,學生在各個學科的基礎學習水平差異日益顯著,初中作為學生學習成長中承上啟下的階段,決定學生在日后每一個學習階段的基礎能力與爆發力水平。英語作為一門重要的、影響學生未來學業晉升路徑與職業發展的學科,同時作為一門需要通過持續不斷地積累與應用才能獲得扎實的英語語言能力的學科,需要學生在整個英語學習與積累的過程中,付出堅持不懈地努力。因此,初中階段要完成學困生的轉化,意味著老師要提出與實施科學合理的應對學生學習惰性、畏難心理、無目標、無價值感等困惑與問題的策略。
1初中英語學科學困生的類型與成因
從我國基礎教育階段的招生標準與教育體系的規劃布局來看,在基礎教育領域范圍討論的“學困生”,應當普遍屬于心理致因型學困生。
1.1心理缺陷型學困生的特點及成因
準確地說,這個類別的學困生囊括了基于不同基礎性心理問題的“學困生”,比如說,一些學生受原生家庭創傷影響,從小在任何學科的學習上都沒有自信;有一些學生內心是封閉的,老師所付出的愛心與責備都不能對他們產生一絲絲撼動,我們可以稱之為“軀殼型學困生”;還有一些學生從學業之初便沒有明白學習的目標與意義到底是什么,對老師的好感度決定他們的學習積極性,他們的學習熱情起伏似乎完全依賴外界的聲音,從而表現出意志力極為薄弱。
1.2偏科型學困生的特點及成因
這類學生中,有一些學生在其他學科中的表現極為優異,總之至少不至于很差,但是他們對英語學科始終沒有興趣。究其原因,一些學生確實是欠缺語言學習天賦;而其中一些學生則是在小學階段被英語老師質疑與定論過他們在英語學科的學習將沒有成就,進而導致學生過早地放棄學習英語。針對這類學生需要做出的教學引導是,幫助他們認識到英語學科的學習價值,培養他們對英語學習產生興趣。
1.3間歇型學困生的特點及成因
這一類學生的狀態可以總結為“間歇性躊躇滿志,持續性混日子”,他們有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甚至會表現出,在學習熱情度極高的時候,會積極求索,借鑒各種各樣的學習方法,試圖提高學習效率,但是,當在短時間內他們不能取得期望的成績時,會感覺受到打擊而停止一切努力。這類學生中,有一些學生在學習上表現出明顯的功利主義,與投機取巧的心思,因此,雖然有基礎,但是基礎不扎實。針對這類學生,需要幫助他們重塑良好的學習態度、品格,再根據他們的英語基礎進行有效的能力訓練提升。
1.4青春期型學困生的特點及成因
這類學生也許在小學階段有過不錯的學習成績,但是隨著進入青春期,出現一些逆反心理,對老師的權威時而發起挑戰。針對這樣的群體,需要老師有足夠的教育耐心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與心理疏導,幫助他們樹立有價值有意義的人生目標。
2針對初中英語學困生實施分層教學的必要性
學生的學困問題回歸到學科的教育內容與教育目標上,最高效的解決與突破問題的路徑是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培養學習興趣與重建學習成就感。對于英語這門必須以積累制勝的學科而言,“聽、說、讀、寫”任一學習模塊也都有學習方法可循,但學習方法的運用則需要以學生的基礎能力為依據。
學生差異化的英語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學習興趣決定了在初中英語學科的學困生轉化中,運用分層教學模式,且將教學模式轉化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模式,是一個有效的路徑。
3應用分層教學模式轉化初中英語學困生的具體實施策略
3.1轉變學生的觀念、態度。重塑學生的學習信心
雖然學習困難的心理問題營壘比起英語學科的學習難度更難攻破,作為老師還是需要去做這件很難的事——從學科的教學入手,滲透影響學生的學習觀、人生觀、價值觀,幫助他們樹立學習信心。因為,學習興趣與學習信心終究是學習各個學科的基礎條件與狀態。
3.2根據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進行分層
雖然在教學實踐過程中,老師同時面臨要解決學生的心理問題與學生的知識吸收效率問題,且這兩個要素往往相互交錯滲透,但從可量化屬性來看,心理問題是不可量化的,而學生的學習成績、水平是可以量化的,其上面提到的幾種類型的學困生,其中同一類型的學生可能是分布在不同學習水平階段。因此,老師在實施具體的分層操作時,更為簡單直觀地方式,還是要以英語學科的基礎成績作為分層的第一依據。比如說,在120分的總分背景下,設定“學習困難等級”。具體的等級劃分應當根據老師所在學校的教學目標與學生的平均學習水平來靈活設定。假設可以將學習困難的學生分為A、B、C三個等級。
接下來還可以根據學生的相對弱項再進行分級、分組,將聽力困難、完形填空困難、閱讀困難或者是寫作困難的學生按照能力提升需求的方向導入具體的教學訓練內容,為每一個階段的每一項提升內容設定科學的訓練期限,通過時限激發學生的學習緊迫感,也能讓學生清楚地感受到自己在既定時間內的努力成效,從而激發出強烈的學習自信心。
在實施分層教學中,可以為學生的成績提升幅度設計“晉升階梯”,為學生的學習進步與退步情況提供明確的學習階段目標,幫助學生在目標的激勵下更加高效地提升學習。其問,為了提高英語學科整體的學困生轉化分層教學的效率,實施以下策略也是十分必要的。
3.3以“線上教學+線下教學”混合模式提升分層教學的有效性
針對學困生學習基礎差,理解能力弱等問題,實施線下教學輔導是十分必要的,但這樣的教學模式會花費老師很多額外的時間與精力。在開展分層教學的過程中,針對一些詞匯積累、語法理解、寫作訓練方面的內容,老師提供學生正確的學習方法比線下無目的的教學陪伴更具實效作用。而為了能夠幫助學生明確自己需要完成的學習內容包括哪些,老師可以將關于詞匯記憶訓練、聽力訓練、閱讀、作文等版塊的內容實現電子化,讓學生按要求完成,而老師則通過學生的作業反饋了解他們的問題。
此外,由于互聯網通訊工具有快捷的按群區分功能,老師可以將上面提到的分層策略中涉及的不同學習群體,以不同的QQ群或微信群進行管理,方便師生之間進行快捷的有效的問答互動。“線上+線下”混合模式有助于提高分層教學效率。
4結語
在教育信息化高度發達的今天,學困生問題依舊是一個全世界的難題,從英語學科的教學目標出發,無法以一個學科之力扭轉英語學困生的心理問題,但是科學合理的分層教學轉化策略,將幫助學生因為專注于具體的、明確的學習目標,讓學生在緊張有序的學習節奏中淡忘他們自己的“痛點”。分層教學模式的重點不在于教學而在于教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