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現階段,伴隨著我國教育教學體制改革進程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創新型教學方式被投入到小學數學課堂中。經過調查研究發現,結合多元化教學來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有著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發展也有著深遠的影響。下面編者從多元化教學視角下如何打造小學數學優質課堂提出了一些建議與策略以及為相關教學工作者提供必要的借鑒與幫助。
關鍵詞:多元化教學? ?優質課堂? ?實現策略
數學是小學階段的一門基礎學科,其在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邏輯能力以及空間想象力等方面有著非常顯著的促進意義。對于小學生而言,其正處于打基礎的關鍵時期,如何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能力一直是小學數學工作者們重點探討的課題。數學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小學階段的文化知識,同時還要全面培養學生的數學能力,以便于其今后能夠更好的適應初中階段的知識學習。
而多元化教學,“多元”一詞的涵蓋面非常廣泛,各類知識、技能、情感以及價值觀皆包含于此,其中最關鍵的部分便是“核心素養”。也就是說,所謂小學數學“多元化教學”就是指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多種教學方法和策略,為了能夠使學生自身的發展不斷適應社會的需求,而在數學學習的過程中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數學知識、數學思想以及數學意識等。所以,以多元化教學的視角來開展小學數學教學對于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以及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起到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
一、基于多元化教學視角下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
所謂數學意識是人們對事物的數量關系、空間形式而形成的一種主動的、自覺的認識活動,這是對一般數學素養的升華,同時也是數學素養中的重要內容與體現形式。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還有助于培養其數學思維,其能夠讓學生將眼前看到的事物轉化成數字、符號并在心中做出相應的運算,進而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要想培養學生的數學意識,教師可以通過結合學生的生活情景來實現。
例如:們便開始使用自己最熟悉的方式來尋求答案:有的學生直接將箱子中的蘋果全部拿出來一個個地數;有的學生從外面拿出2個蘋果并放在箱子中湊夠10個,然后用10加上4得出14;有的學生使用紙條、筆等來模擬蘋果的擺法......學生們想到很多種計算方法,并且這些方法都是學生們自己發揮主觀能動性而得出的。在這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數蘋果”對“8加幾”的運算產生一個更加清楚的認識,其能夠感受到如何用數學來解決身邊發生的問題并懂得學習數學的意義。在學生們提供的計算方式中,“湊10法”無疑是相對快速的,但是這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們展開討論,讓其在相互交流比較并深刻認識到“湊10”法的優越性。這個課堂活動能夠讓學生經歷“提出問題—動手操作—解決問題—歸納總結”的全過程,學生的實踐能力、計算能力、思維能力以及方法優化能力都會得到顯著的提升,也就逐漸為學生培養起了數學意識。
二、基于多元化教學視角下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數學本身是一門邏輯性較強的學科,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是體現數學多元化教學最本質的特征。要想提升學生的探究能力就要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將更多的課堂時間留給學生,通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擁有更多的時間去操作、去思考,進而通過比較以及判斷得出自己認為最簡單的方法。如此一來,整個過程都是由學生自己親身經歷而完成的,學生對所學知識的認識、思維、想象力以及情感等方面都會得到很大的提升。
例如:在教授學生加法運算的時候,可以為其出一些可以開動腦筋的問題“一群學生在排隊,從左邊數小明是第5個,從右邊數小明是第7個,一共有多少個學生?”有很多學生得出的答案是12個,這時候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對自己的答案進行驗證。有的學生會通過團隊合作,即模擬題目中的學生進行排隊,然后通過數數的方式得出答案;也有的學生在本子上通過△△△△☆○○......的形式來得出答案,最終都發現小明被重復計算的問題。這種引導學生對問題進行驗證的探究方法可以將抽象化的數學問題變得更加具體化、形象化,讓學生感受到解決數學問題需要具備嚴謹性。另外,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增加學生對問題的洞察力以及探究深度,最終學生的探究能力也就自然得到了提升。
三、基于多元化教學視角下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
創新能力是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應該必須掌握一種基本能力,其需要學生不斷提升對所學知識的認識程度的同時再加以實際操作的過程中而逐漸養成的,創新能力對學生今后的學習以及發展有著非常深刻影響。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通過創新教學形式與方法來不斷激發學生的直覺思維、求異思維以及逆向思維,進而讓學生能夠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正所謂“條條大路通羅馬”數學是一門嚴謹性較高的學科,問題的答案一般都具有唯一性,但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當教授學生不拘泥于一種解決方式,而是要通過激發自己的創造性思維來找到更為簡單、快捷的方法。
例如:在教授學生“加乘”運算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出題“5+5+5+5+5+6”,題目比較簡單,很多學生都會采取常規性逐個相加的方式來計算,這種計算方式固然是正確的,然而也顯然不是本堂課程的目的。教師應當鼓勵并引導學生能否通過"簡化計算步驟"來得到正確的答案,這時候很多學生發現題目中的前5個數字都是5,那么題目可以變成5*5+6,如此一來,計算步驟便大大地減少,而且用這種計算方式得到結果的正確率也會得到一定的提升。除了上述方式之外,還有的學生提出"5*6+1"的方式,即將題目中的最后一個數字變成“5+1”,這種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生的逆向思維,與“5*5+6”相比較而言,“5*6+1”的計算方式顯然更為簡單、快捷......這種授課方式就是由教師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形象思維,通過各種辦法找出最佳解決方案,這對學生創新能力的開發以及培養有著非常顯著的促進意義。
四、基于多元化教學視角下來完善教學評價機制
科學而合理的評價機制對于培養學生的多元化教學有著非常顯著的促進作用,同時也是提升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最佳辦法之一。傳統的教學評價機制往往是以學生的學習成績為標準,其對于學生在學習中體現出來的探究以及創新等能力關注甚少,這種評價機制本身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現階段,我國教育教學體制改革進程不斷推進,新課程標準對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數學綜合素養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作為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們,應當打破傳統的教學評價觀念,積極大膽的進行創新,采取科學而合理的評價機制來激勵學生不斷提升自身多元化教學,這樣可以兼顧成績較差的學生并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簡而言之,將數學多元化教學引入到對學生的成績考核標準中,并由教學工作者來貫徹執行,這對學生的數學成績及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要想制定出科學而合理的評價機制,教師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始著手:首先,教師需要以課本教材為依據,深入挖掘教材中涵蓋知識點廣且能夠快速提升學生數學能力的“經典問題”,并將這些問題拿給學生做“專項測驗”,測驗過程中鼓勵學生采用多種方法來解題,同時也可以適當鼓勵學生通過分組合作的方式得出答案。測驗完畢之后,教師要在學生答題正確的基礎上再根據解題過程的簡易程度來打分,這種“專項測試”的得分需要計入學生的成績考核,以充分引起學生對其的重視程度。其次,教師還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身心特點以及學習狀況來制定不同的評價機制,這樣可以兼顧成績較差的學生并起到一定的激勵作用。簡而言之,將數學多元化教學引入到對學生的成績考核標準中,并由教學工作者來貫徹執行,這對學生的數學成績及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
五、結語
綜上所述,數學核心素養就是數學教學的靈魂,這也是多元化教學的重點教學目標。作為小學數學教學工作者應該提升自己的教學理念,打破傳統教學觀念,通過結合多種教學方法和策略來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這樣一來,學生對數學的認識、探究程度會不斷加深,其在不斷學習的過程也能感受到數學的樂趣以及應用價值。
參考文獻:
[1]孫悅.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多元化評價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07.
[2]邢子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A]// “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研討會[C].2018.
[3]張來定.以人為本 有效設計——對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設計的再思考[J].學周刊,2011,(01):100-100.
[4]蔡勇.多元化教學方式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實踐與思考[J].高中數理化,2013,(20).
[5]劉茜茜.淺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多元化評價語言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6,(14):154-154.
(作者簡介:李媛,學歷:本科,職稱:小學一級教師,單位:遼寧省盤錦市興隆臺區第三小學,研究方向:小學數學優質課堂中教學技藝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