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江麗 馮瑤瑤 杜曼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中小企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柱,人員就業的主要渠道。但是,由于中小企業經營規模普遍較小,缺少固定資產、經營狀況波動較大、企業誠信較低等原因,無法通過銀行正規渠道進行融資,直接制約了中小企業的進一步發展。在當前“互聯網+”成為國家戰略之時,依托互聯網金融優勢,結合我國國情,分析研究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提出優化中小企業融資的有效措施,進而降低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實現企業的良性經營及持續發展。
關鍵詞:中小企業;互聯網金融;融資
伴隨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不斷加強。對于國民經濟的健康良性發展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然而中小企業受自身規模的限制,銀行普遍不愿意對其進行融資,無形之中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導致經營困境出現,甚至破產倒閉,這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影響是非常大的。
一、互聯網金融的概念
互聯網金融(ITFIN)是指傳統金融機構與互聯網企業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實現資金融通、支付、投資和信息中介服務的新型金融業務模式。互聯網的存在,促使人們追求更加高效快捷的工作方式,因此,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是大勢所趨。
當前互聯網+金融格局,由傳統金融機構和非金融機構組成。傳統金融機構主要為傳統金融業務的互聯網創新以及電商化創新、APP軟件等;非金融機構則主要是指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金融運作的電商企業、(P2P)模式的網絡借貸平臺,眾籌模式的網絡投資平臺,挖財類(模式)的手機理財APP(理財寶類),以及第三方支付平臺等。
二、中小企業融資存在的問題
(一)信息不真實,信用意識差
目前,中小企業對于企業內部信息公開度不夠,如賬務信息基本沒有公開,財務報表有弄虛作假的行為。財務制度不健全,財務管理缺少人員監管,缺少審計,這些直接影響到企業的誠信。
(二)中小企業融資需求旺盛,供給不足
目前中小企業規模普遍較小,自有資金有限,通過自身生產經營所產生的利潤嚴重不能滿足企業擴大生產規模的資金需要,致使銀行等相關金融機構對中小企業償還債務的能力存有疑慮。中小企業不得不通過民間市場融資來彌補資金的不足,大大提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造成企業生存發展的壓力。
(三)企業經營管理經驗不足,無法獲得內源性融資
一直以來,在經濟環境良好的情況下,內源性融資對于初創企業或中小企業而言可以解決融資難的問題。但是近幾年,經濟環境波動較大,中小企業自身經營管理水平有限,企業盈余水平下降,很難再獲得內源性融資,中小企業的發展嚴重受限,甚至很多企業因為資金無法滿足而倒閉。
(四)中小企業融資渠道單一,成本高
據調查研究,中小企業中,有60%的企業都是通過民間借貸來擴大生產經營,維持企業所需要的現金流。民間借貸年利息都在30%以上。選擇此渠道的原因主要是銀行貸款手續煩瑣,缺乏國家政策支持,因而造成高額的融資成本和極大的利潤風險。
三、有效優化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具體措施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大大拓寬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渠道、簡化了融資的手續。
為了進一步優化互聯網金融對中小企業的融資,提出如下措施:
(一)充分利用互聯網平臺,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依托互聯網金融,提高企業誠信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現階段,中小企業要想順利的通過正規途徑獲得融資,首先一定要提升企業形象和企業誠信意識。
誠信是企業發展的根本,更是互聯網融資成功的關鍵。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今天,中小企業應該認識到,要想加快自身發展,獲得有效融資,就應該加大企業運營情況信息的公開力度。運用社會資本及互聯網技術,將企業的真實信息、財務信息發布到公共平臺,以便社會公眾及金融機構了解和監督。提升企業誠信,塑造良好的企業形象,才能吸引融資機構進行融資,企業才能順利發展。
(二)完善互聯網金融法律法規監管
由于專業知識經驗的不足,且互聯網金融涉及到的產業眾多,產業鏈冗長拖沓,資金劃分不均衡等問題的存在,使得相關互聯網金融行業監管難度較大。加之相關法律法規不健全,給投機者可乘之機,所以相關部門必須理清思緒,區別對待,因地制宜,明確劃分,在合理推動互聯網金融產業的同時明確規定法律禁區,給不法者或投機者以重擊,建立良好的行業環境。
(三)依托互聯網金融優勢,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
中小企業應該通過信息化產品和技術,依托互聯網,加強培養員工的集體意識,誠信意識。積極了解國家政策,合理合法的籌集資金,調度資金。同時,協調與外部企業、相關機構之間的關系,合理競爭、合法經營,建立強大的關系網,共享信息,互擔風險,大大提升企業風險抵御能力。
四、結論:
解決中小企業的融資問題關系到企業的發展,更影響到國家經濟的發展。每個中小企業應結合國家國情、國家戰略計劃、國家政策、企業發展狀態、合理運用互聯網融資抓住機遇,強化自身,才能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資金問題。
參考文獻:
[1]馬蕾.歐美國家破解中小企業融資困局的經驗及借鑒[J].綠色會,2018(12).
[2]張亞欣.融資租賃助力中小企業融資的障礙及對策[J].北方經濟,2018(4).
[3]王性玉,張征爭.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博弈論研究[J].管理世界,2005.4.
[4]常繼瑩.新常態下中小企業融資途徑探析[J].財會通訊,2018.32.
[5]陳剛.論我國中小企業私募債券投資者權益保護制度的完善[D].寧波大學,2017.
[6]普鵬飛.關于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困境的思考和對策[J].經濟研究導刊,2012(27)
作者簡介:
楊江麗,女,陜西西安人,講師,教師;研究方向:經濟學、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