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麗德孜
摘 要:電大公共英語課程的開設目的在于培養學生的英語能力并使其在學生的發展中發揮作用。然而,當下電大公共英語課程受到學生個體差異較大,無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等因素的影響,同時,由于教學資源的更新速度偏慢,使得學生的聽說能力無法循序漸進地提升。由此可見,始終堅持一致的教學目標,保持課程的靈活性,保持學生對于公共英語課程的學習興趣,逐步提升學生的整體水平,聯合課堂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才能不斷改善與創新電大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模式,由此才能夠保證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將英語學習的目標落到實處。
關鍵詞:電大 公共英語 教學模式 改革 實踐
一、引言
電大創辦至今,英語課程教學一直是重要的一部分。雖然,英語課程的教學在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教育事業的改變不斷完善與創新,但是,毋庸置疑的是當前的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水平依然無法達到教育部推行的教學要求,依然沒有達到提升學生聽說能力、綜合能力的改革目標。那么,如何順應時代發展潮流,順應電大的發展趨勢,探討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制定針對性的改革策略,已然成為當前電大亟待解決的課題之一。
二、電大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學生個體英語水平差異較大
就當前來說,學生入學一般不會采取英語考試評定英語水平等級,由此使得英語水平參差不齊的學生混合在一起,有的學生水平良好,而有的僅有基礎水平,由此給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同時,由于受到語言環境的限制使得學生英語能力的培養無法落到實處。學習一門語言擁有良好的語言環境具有十分顯著的促進作用,但是,電大學生普遍缺少英語交流的機會,而英語教師中外教老師更是少之又少;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滿足學生的需求,顧及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無法進行全英文教學,由此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學生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
(二)無法因材施教
電大公共英語課程的教材大多數是全校統一一套教材,遵循固定教學目標、教學計劃、教學進度進行執教。該教學方式無法實現因材施教,反而引起一刀切的教學形式,使得優秀的學生無法獲取更多的知識,薄弱的學生無法跟上。由此使得好的學生因為教學進度慢而自行其是,反之,基礎薄弱的學生則會由于無法跟上教學進度而失去學習興趣。
(三)教學資源無法逐步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電大基本上是在職學生,學校能夠為學生提供網絡學習平臺,與課程相應的網絡教學資源。豐富的網絡教學資源與學習設備本應為學生帶來良好的學習體驗,成為學生學習公共英語的優勢。但是,就公共英語課程來說,網絡教學資源僅僅是與書本配套的練習、知識講解以及其他音頻,仍然處于傳統教學模式中,無法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聽說能力。
三、促進公共英語課程教學改革的對策
(一)因材施教,從學生出發
免試入學會使得每一位學生的整體水平存在差異,英語水平亦是如此。大多數學生的英語水平偏低,甚至有的學生對于句法、語法、時態等知識的概念尚未清楚。因此,在實際的教學中,必須以學生為主體,全面了解教材設計的教學內容,結合每一個學生的英語水平及學習能力進行課程設計,因材施教,合理安排教學。在教授期間,適當地穿插已學知識點,達到鞏固和復習的目的,同時與新課內容進行有機聯系。在教學期間為了不斷夯實學生英語基礎,教師應補充講解時態、語法、句法的內容,補充學生英語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同時發揮公共英語教材的作用,保證教學質量的同時,增強學生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
例如:公共英語課堂教學中,可以根據學生的英語水平進行分類,按照學生的基礎高低分成A、B、C三組,明確掌握學生之間的差異,在課程設計與課堂教學中,準確拿捏,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性與學生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進行講解并且為學生設計對應的聯系,促使學生學有所獲,使得存有差異的學生都能在自身的基礎上得到提升。差異化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保護學生的自信心,還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果。
(二)激發興趣,提升學生英語水平
電大學生大多數已經在各行各業各個職位就職,以往學習的英語知識大多已經拋諸腦后。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必須從學生群體出發,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重點在于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構建適合各類學生的公共英語教學課堂。英語課程既然可以根據學生專業、水平進行分類,那么說明同一層次的學生水平類似。對此,教師只要根據學生的水平對應的教學目標設置、細化教學內容、合理設計即可;課堂講解期間需注重合理安排教學時間,對于難度偏大的知識點需加快速度進行講解,重點難點則需細化知識點著重講解,由此不斷強化教學效果和教學效率。由于大多數疑難點的講解都比較枯燥,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采取不同的教學模式,如:情境設計、多媒體教學、合作學習等,通過核心內容與趣味課堂的聯系,激發學生的興趣,同時強化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與理解,發揮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結合網絡自主學習的作用
結合課堂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的教學模式非常適用于電大學生公共英語課程的學習,公共英語屬于非英語專業學習的課程,該學生群體的英語水平良莠不齊,學習習慣也千差萬別。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然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只有不斷改革創新教學模式才能發揮該課程的作用。課堂教學與網絡自主學習相聯系的教學模式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從而有效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首先,構建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校內網絡教學平臺,將教學所需課件、課程作業、學習材料等上傳至平臺,提供給學生使用,為學生營造良好的網絡學習環境,教師還可以在平臺上根據學生個體差異為學生準備習題,促進學生的個性化學習。同時,伴隨信息時代的迅速發展,網絡平臺中具有豐富多彩的學習資源,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網絡學習平臺,例如:精品資料網、中青網英語角、中國英語學習網等,還可以將自己日常查閱資料使用搜索引擎的方式告知學生,促使學生能夠通過行之有效的豐富途徑獲取自己需要的學習資源。
其次,注重課堂教學。課堂教學在混合模式中占據了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教學開展前必須有準確的教學目標、教學設計以及教學要求。電大課程的教學大多數采取教師導學的方式,對此,必須有效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調動學生主動性、積極性,通過各種方式促使學生參與其中,對于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時解答與點撥。
最后,充分利用好平臺學習。網絡學習環境的搭建中已經為學生準備了豐富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資源進行學生,還可以在網絡平臺預習、復習以及拓展學習。同時,學生可以通過平臺與教師和同學溝通交流,解決疑難問題。
四、結語
伴隨教育改革的推進,電大公共英語課程的教學改革也在不斷地推進,教學模式也在不斷的實踐探索中改進與創新。對于公共英語課程教學中現存的問題,教師必須以身作則,不斷研究課本內容,尊重學生個體差異,從學生出發,為學生制定針對性的教學設計;充分發揮網絡教學平臺的作用,教會學生有效利用網絡學習資源;對于現存問題認真探索,不斷改進,與時俱進,只有這樣才能逐步提升公共英語課堂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整體提升學生的英語能力。
參考文獻
[1]余建軍.點亮魔燈 翻轉課堂——Moodle環境中電大本科公共英語教學應用探討[J].高教學刊,2017,(16):99—101.
[2]沈洋.淺析混合式教學模式在電大開放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7,(27):59.
[3]鄒鐵.翻轉課堂模式在電大等開放教育中的實踐與思考[J].成都師范學院學報,2017,(12):48—51.
[4]李燚.電大遠程教育英語課程教學改革方略談[J].環渤海經濟瞭望, 2018,No.284(5):180.
[5]佚名.電大英語課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微[J].科教導刊,2018,354(30):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