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優
摘要:依據新課程理念的要求,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更多是起到引導者的作用,不能再運用以往單一灌輸式講解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被動學習狀態下無法產生學習興趣,這會對教學效率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產生負面影響。小學語文教師要明確角色定位,把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放到重要的位置上。在實際教學中可以基于問題清單導學創新課堂,圍繞學生營造良好教學氛圍,還應該組織開展豐富的趣味實踐活動。
關鍵詞:小學語文;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策略
1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重要性
所謂的自主學習能力,指的就是學生依靠自身經驗、方法所自主開展的學習活動,依照預設情境或是完全開放環境進行自由學習,對相關的理論知識形成理解和掌握[1]。在小學語文課程中,對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進行培養,具有多方面的積極價值。第一,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從當前教學實際來講,不少學生的自學能力薄弱,對于語文學習中的一些問題無法自行解決。通過自學能力培養,就能自主解決一些問題,從而減輕教師的教學壓力。第二,重構語文課堂,提升教學效果。
2小學語文教學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有效策略
2.1基于問題清單導學,創新課堂教學
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要想引導小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促進自主學習意識和能力的培養,教師就需要對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進行創新。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問題清單導學就是一種值得關注的模式。這種教學方法,就是以問題為核心,立足課文,事先設計一系列問題,編制成一個問題清單。到了課堂上,將這個問題清單發給學生,讓學生以問題為導向,自主展開課文閱讀,并且解決清單上的具體問題[2]。通過這樣的一個過程,就實現了學生的自主閱讀,長時間堅持下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自然而然就會提高。比如,在教學《竊讀記》課文的時候,這是林海音的一篇散文,講述了自己小時候去書店“免費”看書的經歷。對于這篇課文,教師事先可以設計這樣一系列問題:1.課文講述了什么故事?2.作者為什么要去書店看書?3.沒人注意到作者進入書店,作者為什么會暗喜?4.作者為什么喜歡書店顧客多?立足課文內容,像這樣設計一些能夠反映課文內容的問題,將其編制為導學問題清單。到了課堂上,讓學生根據問題清單自主閱讀課文,教師則對學生進行巡視檢查,對遇到問題的學生及時點撥啟發,幫助學生順利完成自主閱讀。
2.2以學生為主體,營造良好教學氛圍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為了有效運用自主學習模式,小學語文教師首先要調整角色定位,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新型教學理念,摒棄以往“教師中心論”的錯誤思想,讓學生真正做課堂的主人,教師則是組織者和引導者,負責促進學生自主探索研究。小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問題,會對知識感到迷茫或者疑惑,所以教師應該給予及時的啟發。再就是當小組討論學習出現問題時,也應該及時介入指導和協調。教師在平時要增進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善于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挖掘他們的潛能和自學能力,尊重他們,給予寬容和坦誠,從而營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這樣學生才能逐漸產生自主學習的強烈意識,學習興趣和內在動力不斷提升,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閱讀學習中去,并且產生熱愛閱讀的積極情緒,這對閱讀教學的高效開展是極為重要的[3]。
2.3基于趣味實踐活動,開展多樣化自主學習
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并非局限于書本之上。從教學實際來講,可以跳出書本,立足于趣味實踐活動,構建起多樣化的自主學習模式。首先,自主角色表演。可以將情境設計、角色劃分全部由學生自主進行,即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合作閱讀課文,設計表演情境,自主分配角色,開展課堂表演。這樣的一個模式,可以大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其次,開展趣味游戲。比如成語接龍、故事新編、“悄悄話”“你畫我猜”等游戲,都適合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使用。將語文課程融入游戲,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自主學習。語文教師要對這些趣味方法靈活使用,讓學生在多樣化的環境中,逐步提高自身的自主學習能力[4]。
培養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擺在小學語文教師面前的一個重要任務。語文教師要認清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積極價值,圍繞學生的興趣開展教學活動。最關鍵的就是要引導學生合作互學和自主探究,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確保整個教學活動在活躍氛圍下高效開展。
參考文獻
[1]郭立娟.課前有效預習能提高課堂效率——對冀教版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培養的探索[J].學周刊,2017(04):50.
[2]田小麗.自主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考試周刊,2017(12):90.
[3]韋芝蕓.自主學習模式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運用[J].中華少年,2018(09):125.
[4]孟炳輝.小學語文自主合作探究教學模式實踐探析[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9(0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