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付軍
摘要:閱讀和寫作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兩項重要內容,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開展讀寫結合教學,通過廣泛的閱讀學習,提高學生的寫作技巧,積累寫作素材,也可以通過寫作訓練來促進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從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語文學習能力,培養學生優秀的語文學科素養。本文就讀寫結合在小學閱讀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進行討論,為廣大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讀寫結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用研究
讀寫結合是一種在教學中以寫作來促進閱讀、以閱讀來推進寫作,兩者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傳統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常常過于將教學重點集中在閱讀和寫作的某一方面,如閱讀教學只關注如何使學生進一步理解文中的內涵,尋找文章的主旨等等,而忽略了閱讀對于學生寫作能力的影響,這種讀寫分離的教學方式,往往使得學生空有扎實的語文基礎,卻難以寫出一篇優秀的文章,不利于學生語文綜合水平的提高。
1運用讀寫結合,激發學生學習熱情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策略,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開展大量有效的閱讀,來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欲望。例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舉辦一系列的讀書活動,來吸引學生參與學習。如舉辦“小小讀書月”、“我的閱讀心得”、“每周趣談”等等活動,鼓勵學生走上講臺,主動向老師及同學講述自己的讀書感悟,分享閱讀中的精彩片段,通過引導學生主動交流分享學習,使學生領悟優秀文學作品的魅力,促進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進而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閱讀,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同時,在廣泛的閱讀學習中,鼓勵學生通過閱讀來積累寫作素材,學習文章中的寫作技巧,熟悉其中的表達手法,使學生在閱讀中鍛煉提升自己的寫作技能,提高自身的語言表達能力。比如在組織學生學習課文《太陽》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閱讀文章作者對太陽的位置、大小、溫度的描述,來學習寫作時常用的說明手法,如“我們看到太陽,覺得它并不大,實際上它大得很,130萬個地球才能抵得上一個太陽…”“在這段話中作者使用了作比較的說明方法,通過用地球與太陽之間的對比來形象的說明了太陽的巨大無比,你能用這種方法寫一段類似的話嗎?”通過學習閱讀中的寫作技巧,以此來提高學生寫作的能力。
2讀寫結合,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讀寫結合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有效運用,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發展學生創新思維。如在語文教材學習中,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通過閱讀后自己對于文章的理解,再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對課文進行續寫,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比如在學習完《少年閏土》這一篇課文之后,當學生讀到作者在文中寫的“我也曾送他一兩次東西,但從此沒有再見面”這句話時感到十分可惜,在作者眼中年少的閏土是一個與自己性格相投、充分神秘色彩的好朋友,是作者兒時難忘的記憶,如今卻再也沒有見過該是多么可惜呀。此時教師可以運用作者未盡的文意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想象力續寫課文,假如之后作者真的再見到心中的閏土,“我”會以一種什么樣的方式見到“他”呢?久別重逢之后的兩人又會有怎樣的表現呢?……通過這一連串的想象,使學生在充分表達自身的惋惜之情的同時,也進一步提高了學生的想象能力,促進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發展。
3讀寫結合,促進學生深入理解掌握學習內容
在語文閱讀教學中運用讀寫結合,教師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增強學生對于課文內容的理解力,從而促進學生深入理解掌握學習內容,提高閱讀教學水平。如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可以通過組織學生對課文進行仿寫,來使學生領悟文章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學習其中的表達手法,例如在學習《煙臺的海》這一篇課文后,作者運用了多種修辭手法(如擬人、排比等),來描繪煙臺這座美麗的城市一年四季景色的變化,蘊含了作者豐富的思想感情。此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通過對文章的仿寫,如運用相似的寫作手法來寫自己家鄉一年四季景色的變化等,以此來促進學生領會文章中的思想感情,掌握其中的情感表達方法,提高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此外,還可以乘勢引導學生閱讀其它與之相似的文章,以進一步引導學生了解這一類文章的寫作技巧,掌握文章分析的方法。
4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效應用讀寫結合策略,教師應積極組織學生開展讀書活動,促進學生對于閱讀的興趣,進而吸引學生主動參與閱讀,不斷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此外根據教學需要,鼓勵學生通過閱讀后自己對于文章的理解,結合自身的生活經歷,充分發揮自身的想象力,對所學文章進行續寫仿寫,以此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領悟文章中作者所表達的思想感情,并學習其中的表達手法,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參考文獻
[1]施樹林.試析讀寫結合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的應用[J].教育革新,2019(09):54.
[2]余艷紅.淺析“讀-寫-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實踐與思考[J].考試周刊,2019(20):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