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吉平
摘 要: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學科,它研究物質的組成、結構、性質以及變化規律、合成、用途等,與人類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化學實驗是探究物質性質及其變化規律的實踐活動。做好化學實驗,對于學生學好化學知識,提高化學教學質量,幫助學生深刻理解化學知識,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高中化學實驗;實驗意義;作用;方法
一、結合化學知識特點,做好課堂演示實驗
學生對一個新化學知識學習的過程,也就是對這個化學知識認識、思維、判斷和理解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利用化學實驗讓學生感知化學知識,無疑是一種效果很好的教學方法。教師通過演示實驗,將物質的性質活生生地展示出來,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對于學生理解與識記該化學知識有很好的幫助作用。因此,平時教學中,教師應盡可能把教材上要求做的化學演示實驗全部做完。如果受客觀條件限制不能完成一些化學演示實驗,教師也應該找相關的影像資料給學生加以展示,讓學生通過錄像資料觀察相關的實驗。除此之外,教師還應結合相關的化學知識給學生做一些補充實驗,進而加深學生對相關化學知識的認識和理解。補充實驗應挖掘教材與所學化學知識相關的內容來進行,教師應把握補充實驗的實效性、簡約性與可行性,真正達到啟發思維、加深印象、幫助學習的實際效果。在化學實驗中,教師還應幫助學生提高實驗動手能力,把一些重要的演示實驗改為學生實驗,讓學生親自完成實驗。與此同時,將一些章節的化學課直接在實驗室中來進行,可能會收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為這樣的課堂,可以通過學生與教師一邊討論、一邊實驗來完成教學過程,學生會更深刻地理解與感知所要學習的化學知識,對化學知識記憶得更為牢固。當然,在實驗室開展教學,教師必須事先做好細致的準備工作,方能取得預期的效果。仔細想來,有好多化學課都可以直接在實驗室中來進行,設計成邊實驗、邊觀察、邊分析、邊討論的教學模式,這樣對于提高學生各種能力,形成高效課堂有重要作用。教師應該積極探索開展實驗室化學課堂教學,從而進一步提高化學教學效果。
二、提升感性認識水平,做好課堂學生實驗
以前高中化學教材沒有設計單獨的學生實驗,這是新教材與舊教材最大的不同。課本中沒有設計學生實驗,并不是說學生沒有必要做化學實驗,而是把學生實驗的選擇權給了任課教師,讓教師來選擇學生實驗。這就要求教師結合學校的實驗條件和學生實際情況來選做,盡可能做到化學實驗服務于教學和促進教學,通過化學實驗使學生動手能力、探求能力和思維能力得到提高。在化學教學過程中給學生選做哪些化學實驗,教師應該綜合分析與考慮。無疑,教學中應把物質的一些典型化學性質實驗作為首選,以此加強學生對這些化學性質的深刻認識與理解。而對一些不易操作,甚至有一定危險性的實驗盡可能避免讓學生來做。為了加強學生實驗的動手能力,教師應設計一些基本化學實驗操作讓學生來練習,從而為學生做好其他化學實驗打下堅實的基礎。實踐證明,做好學生化學實驗不僅使能學生更深刻地理解化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生親手來做實驗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尊重客觀規律的科學精神,培養學生觀察、對比、分析、綜合與歸納化學現象與化學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與探求意識,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知識的興趣與積極性。在化學教學過程中,教師盡可能讓學生多做一些化學實驗,將會在構建高效化學教學上發揮出積極作用,進而促進化學教學成績的提高。教師平時應精心設計與安排實驗,讓化學實驗發揮出應有的效能和作用,促進化學教學水平的提高。
三、密切聯系生活實際,廣泛開展探索實驗
在課外活動中,讓學生做一些化學趣味實驗和探究性實驗,是促進學生化學實驗能力、提升化學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教師在平時教學中組織一些化學課外活動小組,讓課外活動小組的學生提出他們想要進行的化學實驗,經老師審查同意后進行。這些實驗包括學生已學化學知識的驗證實驗、習題實驗、趣味實驗和結合生活生產活動的探求實驗等。實驗前教師要從實驗的安全性、可行性、實效性方面加以論證后才能讓學生進行實驗。對一些探索性實驗教師要科學把握,避免學生走彎路。對一些學生設計的實驗要幫助學生改進實驗方法,做到合理性與實效性的統一。教師要給學生推薦做一些化學實驗來提高課外活動小組課外實驗的成效。另外,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也可以通過一些影像資料給學生展示一些化學實驗和化工技術,擴大學生的知識面,促進學生深刻理解化學知識,提高學生將化學知識應用于實際生活中的情感體驗。有條件的地方,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一些化工廠,擴大學生知識視野,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教師還可組織學生進行一些化學實驗基本操作的競賽,讓學生通過比賽,更加牢固地掌握化學實驗知識,提高實驗技能,開發學生潛能,有效促進化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編輯 溫雪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