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鯤

摘要:指出了城市環衛作業用水量大,不合理不規范地使用會造成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需要做好環衛作業節水工作。結合城市環衛作業用水現狀,研究了中水回用系統的生物和化學處理相結合的凈水技術,探索了城市管道作業系統的用水工藝,提出了城市環衛作業節水技術和設備使用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城市環衛;節水;技術
中圖分類號:X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4-0123-02
1引言
我國是一個中度缺水的國家,人均水資源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中國的用水量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國家。在我國,水資源問題主要存在地域分布不均、季節性水資源短缺、水污染嚴重和水資源浪費嚴重等問題。現實的生產生活中,節約用水一直是人們思想上和行動上的準則。城市用水包括工業用水、居民日常生活用水等,其中城市環衛作業用水也是使用量較多的一項,每天對道路進行清洗和噴灑需要大量用水,不合理不規范的使用會造成水資源的極大浪費。在保證環衛作業的有效實施下,如何做好城市環衛用水的合理安排,實現環衛作業節水工作一直是人們探索和研究的方向。
2城市環衛作業用水現狀
根據環衛部門的城市環衛作業實際用水統計,每100km2的道路清潔工作,一般需要配備15輛灑水車和相關設備,每輛灑水車每日消耗水資源1000m3以上,每年消耗約40萬m3,其數據相當之大。結合環衛作業的情況,現今環衛作業用水普遍存在以下一些問題。一是環衛作業取水點數量與位置,按照城市環衛作業用水需求量和城市布局規劃,綜合城市交通路線、水道管網、湖泊河流、市民居住、公園環境等因素,科學合理地設置相應的取水點,對附近道路進行灑水沖洗作業。二是取水不當的問題,城市環衛作業用水禁止占用公共用水資源,而取水點一般設置在城市的四周邊緣地帶,取水人員如果不按規定地點取水,勢必造成資源的混亂利用。三是水資源浪費現象,相比城市居民用水,環衛作業用水對水質的要求相對較低,可以利用凈化后的湖水河水或處理后的污水廢水等,若全部采用居民生活用水進行環衛作業,是對寶貴的淡水資源極大的浪費。
3環衛作業節水技術和工藝
3.1 中水回用節水技術
中水回用技術是指將生活廢水、污水、河水、湖水集中處理后,達到一定的標準回用于綠化澆灌、車輛沖洗、道路沖洗等,從而達到節約用水的目的。傳統的凈水技術有生物處理法和化學混凝法。單純采用生物法處理原水,當水質變化大時,若按照一般水平設計處理裝置,則難以保證水質較差時處理達標;若要保證水質較差時出水也達標,必須按低負荷、長時間的準則進行設計,造成工程投資過高。單獨采用化學混凝法處理原水,由于混凝沉淀僅對水中的懸浮性污染物有較好的去除效果,對溶解性污染的作用不大,因此當污染原水中的溶解性污染物較多時,多數情況下單獨采用化學法是不能達到出水要求的。經初步試驗和分析,采用生物和化學處理法相結合的處理工藝能更有效地凈水,凈水流程如圖1所示。
生物反應器采用附著生長型生物膜反應器,其核心部分是一種特殊填料,該填料能在反應器中保持懸浮狀態。微生物在填料表面生長的過程中,填料是在水中充分流化,以保證微生物得以充分利用溶解氧和良好的傳質條件。利用高效懸浮填料的生物反應器作為生物處理部分,可以有效去除COD、BOD5、NH3-N等溶解性物質。化學反應中加人混凝劑PAC和助凝劑PAM,可以良好地處理水中的生物絮體和重金屬離子。由于生物反應器在較短時間內將可溶性的有機污染物轉化為生物絮體,生物處理出水易進行化學處理,混凝沉淀效果好,可保證最終出水達標,且處理費用不高。
3.2環衛作業用水工藝
現在使用河網水和再生水還是主要依靠傳統的環衛車輛進行就地取水,再運輸噴灑。這種方式受制于車輛的數量、儲水能力、交通路況和工作人員的多因素影響,同時也存在水資源、能源和人力資源的二次浪費。如果想要更大程度地推廣使用河網水和再生水,提高使用效率,就需要采用更先進更直接的作業工藝。多數市區在城市綠化、公園等地已經鋪設了管道噴灑裝置,對水資源實現了實時化精量化利用,效果顯著。今后管道噴灑沖刷裝置還可鋪設在市區需要清掃的各條道路沿線,并與河網水和再生水的管道連接,形成綠化澆灌和道路噴灑為一體的城市管道作業系統。該系統相比傳統的環衛車輛直接取水,大大減少了環衛人員的工作量,降低了水資源的浪費和能源的消耗,且控制更為方便,使用面積更為廣泛,不受環衛車輛和道路的限制,進一步實現水資源合理高效的使用。
4結語
城市環衛作業用水是環衛作業重要的一部分,能提高道路的整潔度,同時起到降塵防霾的作用。隨著社會對環衛作業認識的不斷提高、城市面積的不斷擴大以及環衛用水量的增加,環衛作業節水技術的研究和應用極為迫切。因此,環衛作業節水問題應當引起社會和政府相關部門的高度重視,在用水政策的引導下,制定節水相關措施,加大前期建設投人。進入新媒體時代,通過各界媒體加大對節水的宣傳,認識和了解節水技術,正確使用水資源并積極參與節水行動。隨著自動控制理論與傳感器技術的發展,智能設備已經引入并運用到環衛領域,通過智能儀器加強用水日常監測,進一步促進環衛用水的可持續利用和節約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