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數學課堂上,數學教師應特別注重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學生是否具有創新能力直接影響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發展空間,學生具有良好的創新能力會使數學思維能力獲得一定程度的提高,這樣在數學學習上顯得更加靈活,學生獲得一定的綜合學習能力,數學學習能力也將取得實質性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生;創造潛能
要培養學生的數學創新能力,首先要讓學生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初中數學教師針對學生的興趣培養顯得至關重要,興趣是撬開學生創造思維大門的鑰匙,不斷發掘學生的創造性潛能。在講解初中數學知識點時,教師應盡量使學生的學習狀態輕松愉快,教師可以作為朋友與學生交流,一起交流數學問題,共同解決疑難。這樣學生對老師不會產生懼怕的心理,學生的思維在一種輕松愉快的狀態下很活躍地進行,從而達到對數學問題的快速解決,做題的正確率也會大大提高,這樣讓學生充分感受到探究數學問題的樂趣,逐漸增強對數學的學習興趣。當然數學老師在做練習題時可讓學生分組進行,學生通過小組討論和研究得到數學問題的答案。學生在分小組交流討論時,可自由表達意見,全神心探索數學問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學生在小組互動中充分感受到了探究數學問題的樂趣。
一、發揮小組合作優勢,提高數學學習主動性
平時的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通常集中講解知識,很少在某個知識點上與學生互動,這使得學生的學習主動性難以發揮,整個數學課堂通常以教師為中心,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理念,教師應結合創新的原則,采取適當的措施開展小組合作學習,使學生以合作小組的形式進行討論和學習。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而且有助于學生理解一些數學難題。因此,教師應注意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活動。例如,在講授“探索三角形全等條件”時,教師應該讓學生進行群體合作學習。首先,老師可以提問:在七年級階段,我們學習了三角形知識,大概每個人都掌握了一定的三角形知識。如果我們想使三角形全等,就必須使三角形和三角形相等。有沒有更簡單的方法來證明三角形全等?讓學生討論這些問題,學生將通過提問更積極地學習。經過討論得出相應的結論,如“邊角邊”“角邊角”“角角邊”和“邊邊邊”。由此可見,通過小組合作學習,學生可以更有效地發現數學規律,從而掌握相應的數學知識。
二、努力培養學生對數學問題的觀察能力
學生只有具備良好的數學觀察能力,他們才能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獲得更多的收獲。在學習數學知識點的過程中,學生必須記住細節,觀察特點,掌握條件。學會觀察在數學學習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觀察情況、目標、問題等要做到細致。如果你錯過了一個條件點或其他知識點,可能會導致問題解決過程完全錯誤的現象。因此,學生是否具有良好的洞察力,對學生的創造力有一定的影響。通過敏銳的觀察,學生在思考數學問題時可以具有更清晰的思維方式和更具創造性的靈感。教師應指導學生觀察數學問題中的錯誤并及時糾正,通過觀察讓學生知道錯誤的地方和正確的地方,然后找出解決方法。引導學生正確面對自己的缺點和優勢,在培養創新能力的同時,也會有正確的思維方向,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會有較大的提高。
三、公平對待優生學困生,努力提高學生的數學能力
傳統的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關注數學基礎較好的學生,而對數學基礎差的學生則不太重視。這種差異化的教學方法不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也不利于營造和諧寬松的教學環境。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相關要求和初中生的實際情況,教師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然后針對不同學生的特點提出相應的要求,以促進初中生數學水平的提高。例如,教師在教學“探究直線平行的條件”時,數學底子較好的學生可能很容易理解老師所說的內容。對于數學基礎和抽象思維欠佳的學生來說,還有一些數學原理需要理解。在這個時候,教師必須耐心地教學,公平地對待每一個學生。教師可以改變表達方式來講述內容,使學生更好地了解平行線的情況。學習后,學生會理解平行線的條件包括“內錯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和“同旁內角互補”。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數學的信心,提高數學能力。
四、數學課堂教學中應鼓勵學生大膽質疑
學生在平時的數學學習中會遇到各種疑難問題,但很少主動問老師。因此,在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提問。無論是老師講的知識點還是課本上的知識點,學生都可以和老師討論交流。讓學生大膽提問也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要讓學生多提問,抓住機遇,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牛頓對蘋果為什么落地感到困惑,因為他被蘋果砸了,所以他開發了自己的大腦。經過不斷的研究,他創造了舉世聞名的萬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對杠桿有疑問,因此他不斷地用大腦探究與思考,終于得出了杠桿定理。所以在平時的數學學習中,學生應大膽提問。此外,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己解決問題。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且可以挖掘學生的創新能力。
數學課堂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數學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學生是否具有創新能力直接影響學生在數學方面的發展空間,學生具有良好的創新能力會使數學思維能力獲得一定程度的提高,這樣在數學學習上會顯得更加靈活,學生獲得一定的綜合學習能力,數學學習能力也將取得實質性的提升。
參考文獻:
王偉.如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挖掘學生的創造潛能[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12(8):143.
作者簡介:沈穎(1985.12-),女,本科,一級教師,研究方向為中學數學教育。
編輯 馮志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