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蓮
摘 要:高中時期是學生由少年走向青年的關鍵點,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逐漸成型的特殊時期。他們的情緒處于敏感期,對外界的感受十分強烈,如果不能正確引導,很可能就會步入厭學的狀態,甚至是妄自菲薄、自暴自棄。研究高中生厭學的成因與對策,是如今教師及家長面臨的重大挑戰,必須正視問題、研究問題并且解決問題,讓高中生面對學習無懼無畏,面對困難積極樂觀,面對未來放飛理想。
關鍵詞:高中生;厭學;解決對策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不僅要在教學水平上保持高效,還要為學生解決青春期的困惑,讓其不僅學習上有所依,在心理上,也能擁有傾訴的對象。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是學校的基礎和保障,但是營造一個青春洋溢、陽光普照的正能量氛圍,卻是著實不易,這就意味著教師必須修正自身,做一個引導人,讓學生看到前途璀璨,夢想光明。
一、學習態度——從自我找原因
(1)滿眼迷茫,學習動機何處尋。青春期也是迷茫期,很多學生在這個階段表現得不夠好,是因為他們不清楚自己的未來,沒有理想,看不到希望,對于學習也就提不起興趣,漸漸進入了厭學狀態。
(2)滿心焦慮,學習壓力重如山。部分學生憂患意識太重,造成強烈的焦慮感,學習壓力迫使其害怕成績變差,甚至會變得害怕考試,隨著惡性循環,就會變得害怕學習、厭惡學習。
(3)滿面春風,與我何干性情人。如今社會繁榮,經濟穩定,有家庭做背景,大多數學生都沒有任何的生存壓力,于是在青春期這個特殊時候,部分學生會陷入“學習無用論”的悖論中,自以為性情豪放,無畏無懼,實際上根本沒有面對困難和挑戰的勇氣,這亦是厭學的一種表現。
(4)滿頭大汗,不識天書真道理。有個別學生沒有掌握學習方法,以至于學習速度慢,學習效率低,導致學習成績差,從而喪失了學習興趣,導致厭學情緒的產生。
二、生活環境——從外在尋根源
(1)愛是何物?空心更比孤獨。如今雖然經濟條件好了,但大多數家長卻更忙了,沒有時間陪伴子女,更別提聽兒女傾訴內心世界了,所以造成很多學生缺乏關愛,內心孤獨,漸漸形成了厭學的習慣。
(2)何是誘惑?網絡游戲釀錯。生活在信息時代,現在的學生很輕易就能接觸到網絡,但是網絡的便捷也帶來了一些煩惱,無論是網絡游戲,還是其他娛樂軟件,都是誘惑學生遠離學習的問題根源,長時間下去,學習興趣降低,學習成績變差,一步步就邁進了厭學的泥沼。
三、內外兼修——培養具有核心素養的接班人
(1)樹立遠大理想,讓未來不再迷茫。對于沒有學習動機而產生厭學的學生,需要教師與其進行談心,引導他樹立遠大理想,告訴他只有通過努力學習,將來才能實現理想,同時還要鍛煉他的意志,培養他的信心,把悲觀和失望通通拋開,讓他努力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2)積極參加活動,適當調節更輕松。對于過分焦慮而產生厭學心理的學生,需要舒緩其心理壓力,推薦他積極參加校園活動,通過培養學習之外的興趣愛好,比如體育活動、書法、繪畫等,讓他放平心態,鍛煉心理承受能力,化壓力為動力,以輕松的姿態去迎接考驗,學習成績也會輕松提高。
(3)培養學習興趣,讓目標更加高尚。部分學生沒有學習興趣,教師要先從自身找原因,改進教學模式,將新媒體與信息技術應用在課堂之上;與學生心連心,時常組織師生活動,面對面談心,幫助學生解決心理疑惑;樹立階段性的學習目標,讓目標清晰看得見,提高學習動力。至于陷入“學習無用論”的部分學生,需要教師舉例說明,講述一些通過努力學習而成為了對社會、對國家有巨大貢獻的人的故事,將其一步步從泥沼中脫離,并且成為一個擁有高尚目標的人。
(4)笨鳥不僅要先飛,更要掌握方法。針對學習能力較弱、學習方法掌握較差的學生,教師就要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他們身上,不僅要關心他們的學習狀況,還要從基礎開始,讓他們一點點掌握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當他們成績得到進步的時候,再進行鼓勵和激勵,讓他們明白,只要努力,學習也可以變好,久而久之,他們厭學的情緒就會隨著成績的進步而漸漸消失。
(5)讓父母放慢腳步,將子女內心填滿。對于那些缺乏家庭關愛,需要家長積極配合,與教師共同努力,幫助學生體會家庭的溫暖,讓父母聆聽他內心的聲音,并且相互理解、相互關愛。同時讓他感悟班級的溫馨,讓愛充滿他孤獨的內心,訓練他主動與同學交流,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脫離孤單,學會分享。在家長的配合之下,改變學生的消極思想,促進其積極進步,走上學習的長路。
(6)合理利用,適當放松,自制力要堅強。隨著社會的發展,信息技術所帶來的科技產品愈來愈多,各種游戲和娛樂充斥在學生周圍,要培養學生以堅定的意志面對誘惑,以堅決的態度杜絕蠱惑,防止沉迷,積極向上。但是這并不意味著絕對禁止,只要加強學生自制力的訓練,讓他們學會合理利用網絡娛樂,在獲得放松的同時還不會影響學習,甚至還能開發大腦,增強思考和創新能力,提高學習的效率,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獲。
綜上所述,當代高中生所產生厭學心理的原因主要分為內在和外在,一方面學生自身正處在發育階段,身體和心理都不夠成熟。另一方面家庭和生活環境也會造成一些影響,家長的不負責任,網絡的眾多誘惑,都是誘發厭學情緒的原因之一。只要通過教師和家長相互配合,針對不同類的厭學學生,使用不同的改進方法,就能改變現狀,讓他們對學習產生興趣,并且不遺余力地努力下去。
參考文獻:
[1]王軻.中學生厭學行為的成因與對策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6(27).
[2]鄧嘉利,王聰,楊燦,等.高中生厭學的成因與對策研究[J].教師教育能力建設研究,2018(9).
編輯 魯翠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