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煜 魏明 裴亞峰 李成瑤
【摘 要】河南省地處中原地帶,屬于大陸性季風氣候,不同季節氣候差異較大,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穿省而過,其帶來的沖積平原也為河南提供了良好的糧食種植環境,明顯的優勢使河南省成為中國重要的產糧大省。"一帶一路"的提出也為河南省帶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本文首先分析了糧食安全的發展現狀,并以洛陽糧食局為例淺談糧食質量檢驗部門與糧食市場的發展及其他相關問題。
【關鍵詞】糧食安全;質量檢測;儲存問題;國情社情
中圖分類號: F324.6 文獻標識碼: A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5-0067-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5.032
Exploring the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Conditions in the Security of Food Storage
——Taking Longyang Granary in Luoyang as an example
LI Zi-yu WEI Ming PEI Ya-feng LI Cheng-yao ZHANG Shi-dong SHAO An-ran
(College of Food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uoyang Henan 471000,China)
【Abstract】Henan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central plains of China and has a continental monsoon climate,which varies greatly in different seasons.The four water systems of haihe river,Yellow River,huaihe river and Yangtze river run through the province, and the alluvial plain brought by the river also provides henan with a good food planting environment.The obvious advantages make henan an important grain-producing province in China.The Belt And Road"also brings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henan province.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food security,and takes luoyang grain bureau as an example to discuss the development of food quality inspection department and food market and other related issues.
【Key words】Food security;Quality inspection;Storage problems;National conditions and social conditions;Decreasing loss and increasing benefit
我省"優質糧食工程"進展順利,累計完成"中國好糧油"行動計劃投資3.56億元,確定15個示范縣和11個省級示范企業;累計建設產后服務體系項目427個,完成154個;累計撥付質檢網絡體系建設補助資金1.6億元,全省建成質檢中心20個,實現市級質檢體系全覆蓋。糧庫智能化升級項目基本完成,建成智能化糧庫367個,其中228個實現互聯互通
糧食產業迅速發展,糧食安全問題尤為重要。
1 國家當前的糧食安全現狀分析
隨著現代化進程的不斷加快,黨和政府對于糧食安全的關注度的越來越高,國民糧食安全觀的創新和發展,將有助于增強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有助于保障我國的社會政治經濟生活,有助于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順利有序進行。
1.1 糧食安全問題刻不容緩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自己的飯碗要裝自己生產的糧食"對于一個擁有近14億人口的大國來說,糧食的生產權必須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有關方面顯示,我國糧食生產已形成連年豐收景象,但其供應總體上比較薄弱,結構性矛盾更加突;。多年來,水稻生產過剩特征比較明顯,小麥基本保持供求平衡,但優質、特種品種仍供應不足;玉米種植結構逐年增加,加工消費均保持穩定快速增長。大豆供應缺口較大,進口依賴性仍保持較高水平。
1.2 目前,糧食儲備的主要類型
水稻、小麥和玉米三大糧食產品是糧食儲備的主要對象,在面積有限,財政支持的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其他產品的儲備農業相對比較困難。保證好三大作物的有效種植面積以及良好保存,可以解決溫飽問題,同時,縣以下的糧食部門大部分儲糧設備并不是特別先進,難以滿足優質品種的存儲需求。因而以三大主糧品種作為我國儲糧的絕對主體對象,既可以滿足的糧食儲備要求,又比較符合客觀條件的局限性。
1.3 洛陽市糧食產業經濟主要目標
到2025年,初步建成適應我市市情和糧情的現代糧食產業體系,進一步提升糧食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促進糧食安全,帶動農民增收。綠色優質糧食產品有效供給穩定增加,全市糧油優質品率提高20個百分點左右;糧食產業增加值年均增長7.6%左右,糧食加工轉化率達到92%,主食品工業化率提高到65%以上;糧食產業經濟總產值達到7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1億元以上的糧油食品加工企業數量達到10個以上;糧食產后服務中心數量達到50個左右,糧食質量監督檢驗機構達到3—5個,糧食科技創新能力和糧食質量安全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1.4 健全洛陽市糧食質量安全保障體系
對全市收成的糧食進行質量管理、質量預測和安全監測,定期公布收成質量信息。提高糧食質量;提高糧油基本機械設備的生產水平和自主創新能力;提高糧食技術質量和快速檢測設備;提高保持糧油企業檢驗檢測能力。
2 洛陽糧食局工作職責及龍門糧倉的儲存分析
2.1 洛陽糧食局工作細則
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糧油儲備流動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制定糧油流通體制改革方案。負責全市糧油流通的監督管理;負責全市糧油儲備的管理責任;負責糧食流通行業管理;指導科學技術進步、技術改造和糧食新技術普及;制定和實施基礎食品和深加工產業化的發展規劃。指導全市糧食產業物流園區建設,配合有關部門打擊糧食產品生產開發中的假冒偽劣行為;制定全市糧食收儲供應安全的食品市場建設發展制度等。
2.2 糧食局質檢部門配置
糧食局質量檢測部門配有降落數值儀、粉質儀、全自動定氮儀、蛋白質測定儀、臺式高速冷凍離心機等設備,檢測各種糧油、食品原料及其附屬品,進行糧油及飼料新產品評優、升級產品的質量檢測,保證糧油產品和質量安全。
2.3 龍門糧倉儲存規模及品種選擇
龍門庫區目前有幾十個糧食儲藏庫。根據洛陽市糧食生產類型、糧食儲藏設備現狀和糧食儲藏類型分類,糧食儲藏均為小麥。糧倉分為地上型和地下型兩種。地上倉型為高大平房倉,地下的則為"尖底喇叭倉"、"平底喇叭倉"和"鴨蛋倉"等,每個地上平方倉可儲存小麥5000噸左右,地下糧倉的存儲量相對較小,從700噸到2000噸小麥不等。
2.4 儲備糧食質量標準
為保證儲糧小麥的質量和安全,龍門糧倉按照有關儲糧的規定對儲糧小麥有嚴格的要求。對購買的小麥進行質量分類是十分必要的,每升小麥的重量應為750克(3級)或以上,這是谷物儲備的必要條件。
除質量標準外,還必須對小麥進行水分和病害蟲測試,通過數十米長的傳送帶將其運至干凈的篩網中,去除麥秸和土壤等雜質,并由風扇除雜才可入庫。
3 注重糧食質量檢測,發現糧食儲存問題
新中國成立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糧食工作。民以食為天,糧食是國家發展的基礎,糧食安全更是促進國家經濟平穩發展的基礎。糧油質檢部門必須進一步提高認識,認真履行職責,加強對糧油收購和糧油市場的監督檢查,做到保護消費者利益和糧食流通秩序,保障糧食市場體系。
3.1 注重糧食質量檢測
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國家高度重視商品質量。為此,專門成立了質量技術辦公室等行政機構,負責管理全社會的產品質量。糧食流通中的質量檢測工作,有效管理國家糧食儲備,促進國家糧食安全。
3.2 加強技術創新,促進糧食儲存技術升級
實施糧食流通新技術、新產品、新設備改造,繼續推廣四項糧食儲存新技術,實現糧食安全儲存目標。改造以糧食主產區的倉儲、干燥設備的推廣和農村糧食集中加工為基礎的傳統和市場化技術。建立農村集中加工服務體系和收獲、干燥、貯存、加工、運輸后整理示范體系。
3.3 加大倉儲設施的新建及維修改造力度
擴大倉儲空間建設,減少糧食倉儲損失,加強倉儲設施建設維護和“老危險倉”的改造維修,消除病態儲糧現象,進而減少昆蟲、鼠類和霉害的狀況,提高儲運管理水平,加快智能糧庫建設,促進糧食儲運技術現代化,減少糧食損失。
4 精準糧食質檢安全,發展糧食存儲技術
從增加營養和糧食需求的多樣化、供應渠道快速流動的多樣化等方面重構我國糧食安全戰略,對保障我國糧食的生存和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在我國糧食收購和倉儲方面,適應糧食收儲制度改革的需要,建立健全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合理規劃建設和發展一批以服務農民產后和市場為導向的服務中心為,農戶提供糧食"五代"(代清理、代干燥、代儲存、代加工、代銷售)服務,消除農民產糧的后顧之憂,也可以間接保證糧食質量,規范收購及儲存流程。新型社會化糧食產后服務體系的建立可以促進糧食提質減損,實現企業增效和農民增收。
【參考文獻】
[1]湯欣.做好糧食質檢工作 保障群眾放心用糧.
[2]曹峻.試析中國特色糧食安全觀,揚州大學社會發展學院.
[3]洛陽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的實施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