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紅
【摘 要】信息時代的來臨,大數據的廣泛應用,提高了各行各業的工作效率和效果,高等職業學校也不例外。開發建設網絡課程,在傳統教學方式中融入現代化教學方式,不僅促進了高等職業學校教學模式的轉變,也提高了其教育質量的提升。本文簡要分析了高等職業學校網絡課程的開發現狀,面臨的挑戰和解決的方案。
【關鍵詞】互聯網+教育;網絡課程;高等職業學校;課程建設
中圖分類號: 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9)25-0156-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9.25.077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Internet+education”
GAO Li-hong
(School of education and humanities ,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 Jiangsu Suzhou 215000, China)
【Abstract】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big data, improve the work efficiency and effect of all walks of life,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are no exception. The development and construction of network courses and the integration of modern teaching methods into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not only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but also improve their educational quality. This paper briefly analy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of online course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Key words】Internet+education; Online courses;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Courses construction
縱觀全球,信息時代早已來臨,互聯網已經滲透到了社會的各行各業。尤其是2010年以后,云計算、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突破性進展,帶來了互聯網無所不在的廣泛應用,虛擬世界與現實世界正在相互連接與融合,當代社會進入了一個日新月異的“互聯網+”時代。“互聯網+”時代對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育領域以互聯網為基礎設施和創新要素,變革舊的教育組織模式、服務模式、教學模式、學習方法等,進而構建“互聯網+”時代的新型教育生態體系。
1 高等職業學校網絡課程開發程度
隨著社會在線開放課程的大發展,教育大數據也成為了教育領域的研究熱點。在各高等職業學校開發網絡課程已經成為當前學校的重要教學改革,各學校的網絡課程數量大大增加,有些學校已經做到每一個專業都有網絡課程。但是,網絡課程的制作水平,教育效果,學生的參與程度,課程的使用程度等都還處于初級階段,同時很多高等職業學校由于缺乏專職的教學數據分析機構,也沒有專職的教學數據分析人員,所以對于網絡課程的各種數據,如學習者的個人信息,教學視頻的觀看時間,教學討論參與度,教學互動次數,作業完成情況,單元測驗結果等不能進行及時有效的分析,從而導致網絡課程無法發揮其最大效益。
2 高等職業學校網絡課程開發面臨的挑戰
2.1 平臺不高,課程資源缺乏
2012年是世界慕課元年,慕課風潮源于美國,很快席卷全球。但是東西方的發展水平不平衡,西方國家的高等教育在網絡課程上是先行者,經驗豐富,課程體系與教學管理機制相對完善。同時西方國家的信息化技術,數據分析和網絡運營水平也要高于東方國家。我國的一流高校可以利用較高的平臺與西方發達國家高校協同辦學,學習其網絡課程的設置與開發,而普通高等職業學校,由于平臺低,時間空間上的障礙,不管是在技術上或者合作辦學上都很難打破不同國家不同學校之間的界限,因而也難有機會學習利用。目前所開發的一些網絡課程,也是僅限于教師個人或者團隊力量制作,與國際網絡課程質量有很大差距,同時與國內一流高校之間的差距也很明顯。
2.2 網絡課程開發缺乏針對性,數據分析不充分
高等職業學校的網絡課程的開發應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通過對學生用戶的學習情況和需求判斷,以及階段性的學習任務的完成狀況和反饋,結合學校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模式,動態地修改課程的相關設置和細節,更好的設置本專業課程,提高辦學水平和課程質量。而許多高等職業學校的網絡課程尚處于初級階段,一些網絡課程的建設是通過一部分試點進行的,學校通過自愿申報,學校遴選,申報教師自行摸索制作的方式在推進,所以這就意味著課程水平不高,課程資源范圍狹小,只能在學校現有的技術和師資條件下提供的課程范圍內進行,不能根據不同專業類別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特性,專業特征和就業傾向進行個性化定制。這種初級階段的建設難以激發網絡課程的內在潛力。
3 高等職業學校網絡課程開發途徑
3.1 以學生為本,深化教學模式改革
高等職業學校的網絡課程,具有教學性和信息技術性,在教學模式不斷改革的過程中,通過提升學校的網絡硬件水平和先進的錄像技術,進一步滿足學生對知識,對課堂,對教師的需求,體現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借助現代信息化手段,強化師生的課堂互動,活躍課堂教學氣氛,和諧優良的學習氛圍,能夠激發學習興趣,調動學習積極性,優化學習效果。同時,網絡教育本身屬于新型教學模式,它的一步步建設完善,逐步擴大其應用范圍,注重網絡課程的設計、應用與創新,就是深化教學模式改革的具體表現。
3.2 建設優良的師資隊伍,打造優秀教學團隊
高質量的網絡課程建設離不開高水平的師資隊伍和優秀的教學團隊。網絡課程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從教師灌輸型轉變為學生自主學習型,教師在整個過程中充當了引導者和評判者,所以教師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的能力尤其重要。在網絡課程中,教師需要設計、制作課程,指導學生的學習過程,評價學習效果,這些動作無一不對教師信息技術和教學方法的融合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所以高等職業學校要不斷提高師資隊伍建設,強化“雙師型”教師隊伍,為教師提供進修和培訓的機會,滿足教師自身發展要求,同時也滿足院校教學工作的開展需求。接著可以組織優秀教師打造特色教學團隊,集合具有各個專業背景的教師一起合作,讓不同領域的專家一起努力,科學開發網絡課程資源,團隊的打造將大幅度提升網絡課程的建設質量和建設速度。最后要加強質量評價體系建設,在現有的學校條件基礎上,結合國家教學質量標準,建設高等職業學校的教學監控機制,最大限度的發揮網絡課程的大數據功能,隨時跟蹤學生階段性學習的效果和弱點難點。
3.3 進一步整合網絡課程資源,打造課程共享平臺
在多元化背景下,國內外的網絡課程建設經驗和技術不斷完善,這給高等職業學校提供了豐富的借鑒經驗。前人栽樹,后人乘涼。高等職業學校要充分利用這些先進經驗,并結合本校,本課程特征,完善網絡課程平臺水平,爭取與辦學層次和發展水平高的大學實現課程資源共享,打造課程群,通過學習借鑒,解決網絡課程開發中的難題,縮小跟高水平大學的差距。
同時,高等職業學校又區別于普通高等學校,它的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校企合作的辦學思路,所以如何進行混合式教學,在課程中引入企業產業技術資源,引入企業優秀資源和案例,因材施教,用行業標準培養應用型人才,這些都是高等職業學校需要解決的問題。
3.4 積極吸引各界力量參與網絡課程平臺的創新
一方面高等職業院校在開發制作網絡課程的時候,除了發揮學校自身的各類教育資源的同時,也要積極吸引社會各方的有利資源,吸引相關企業成為課程建設的主要投資方,為網絡課程的開發和建設提供資金支持。另一方面社會企業在運作過程中,最知曉各種人才所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為學校培養人才,開發專業網絡課程提供依據和方向。同時,社會各級各類職業培訓機構,研究機構和企業也可以通過投資網絡開放課程實現課程共享知識資源,逐漸豐富其網絡課程資源庫,推動建立產學研相結合的教育和學習體系,從而進一步推動網絡課程的服務創新,最終實現三贏。
【參考文獻】
[1]張靜.”互聯網+”時代高職院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研究與實踐——以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計算機應用”為例[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7,2(02):46-48.
[2]李伯平,李藝殊.超級開放在線課程:機遇和挑戰[J].開放教育研究,2016(5):46-54.
[3]凡妙然.我國MOOC的研究熱點與發展趨勢解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7,27(3):34-40.
[4]管丹.視角下高職教育課程建設與思考[J].天津職業大學學報,2014(6).
[5]郭顯林.高職精品課程的學生滿意度調查研究[D].云南民族大學,2013,22(07):250-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