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俠 李曉君 張海宇
摘 要:游戲是幼兒生活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幼兒園活動組織的主要方式。對于不同年齡階段的幼兒,我們應該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發展的特點,組織和創編適合幼兒的游戲。本文對小、中、大班幼兒的游戲特點進行了分析和闡述,并依據不同年齡階段的游戲特點給出了相應的指導策略。希望通過本次研究能對幼兒游戲的發展有所充實,為幼兒的更好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不同年齡段;幼兒游戲;特點;指導策略
游戲是幼兒園活動組織的主要方式,對促進幼兒全面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作為幼兒園教師,在游戲選擇過程中,一定要結合不同階段的幼兒年齡特征和身心發展特點,保證游戲選擇的針對性,更好地吸引幼兒的注意力,保證幼兒更好地融入到游戲活動中,促進幼兒身心發展,為幼兒今后學習奠定堅實基礎。
一、幼兒游戲的重要性
在幼兒階段,幼兒對外界的新鮮事物十分好奇,在幼兒活動組織過程中,通過游戲化模式,能夠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應該充分認識到游戲在幼兒教學中的重要性,讓游戲真正成為幼兒活動的主旋律。
(一)游戲能夠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
在游戲的過程中由于角色的需要,必須讓幼兒以他人的身份出現,從他人的角度去看問題,從而改變自己看問題的角度,逐漸擺脫自我中心,發展和完善自我意識,促進幼兒的社會性發展。游戲中,隨著游戲的深入,幼兒交往的頻率就越高,交往就越積極主動,學會了妥協和讓步,學會了通過協商、輪流、分享、謙讓和交換等交往技巧,在不斷的游戲糾紛中,幼兒的社會交往技能逐漸得到發展。隨著游戲情節的開展,幼兒可以把生活中獲得的經驗在游戲中進行演練,進一步體驗、感受和理解,從而加深幼兒的社會認知。游戲中幼兒體驗著快樂、恐怖、同情等各種情感,幫助幼兒建立積極情感,調整不良情緒,促進幼兒的社會性情感的發展。
(二)游戲能夠促進幼兒想象力和思維的發展
游戲中,幼兒依靠自己對角色和作品的理解和態度,在表演中可以對作品的內容 、情節和語言進行加工和改造,創造性地刻畫角色的性格特征,都需要幼兒充分地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幼兒想象力發揮的越充分,越豐富,表演也就越逼真,越有趣。在游戲中,幼兒依據自己的想象選擇游戲的材料,數量,按怎樣的順序,用什么樣的方法進行排列組合,在這個過程中,幼兒的觀察力、感知力、記憶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都得到了發展和提升。
(三)游戲能夠促進幼兒身體和語言的發展
在游戲中,幼兒在愉悅情緒的伴隨下,操作著各種游戲材料,促進了幼兒肌肉活動和手眼協調能力的發展。體育游戲中的奔跑、跳躍、投擲等基本動作得到進一步的發展和完善,基本活動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在游戲過程中,幼兒與同伴間的溝通和交流,以及優美生動、句式豐富的角色語言的模仿,幼兒創造性語言發揮,都對幼兒語言能力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有利于幼兒語言表達的連貫性和提升豐富思想感情的表達能力。
二、不同年齡階段幼兒游戲的特點
幼兒階段通過游戲能夠保持幼兒在活動中的注意力,而且還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全面發展。在活動組織過程中,應該根據不同年齡階段幼兒游戲的特點來選擇和創編游戲,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
(一)小班幼兒游戲的特點
小班幼兒正處于平行游戲的高峰期,喜歡和同伴玩相同的游戲,喜歡模仿,看別人玩什么,自己也要玩什么。游戲的目的性不強,沒有組織者,對游戲的材料和環境依賴性較強,通常是有什么玩具就玩什么游戲。游戲中幼兒的表現欲強,能力較弱,角色意識不強,交往欲望較低,通常各自玩各自的玩具,偶爾也會出現向同伴借玩具或相互間進行簡單的評價。游戲沒有明確的主題,喜歡重復性的活動和動作。
(二)中班幼兒游戲的特點
中班幼兒處于聯合游戲階段,有與同伴交往的興趣,游戲中出現明顯的社會交往行為,但交往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常常會出現與同伴發生紛爭。游戲中和同伴一起游戲時,與同伙交談能涉及共同的活動,但游戲缺乏共同的目的,沒有組織者,沒有分工,每個幼兒都會根據自己的愿望來做游戲。隨著經驗的增長,認知能力的增強,游戲的內容比小班豐富了很多,游戲持續的時間也長了,但游戲的主題不穩定,容易出現半路換場的現象,游戲的情節也比較簡單。
(三)大班幼兒游戲的特點
大班幼兒處于合作游戲階段,幼兒喜歡且善于和同伴游戲和交往,解決問題的能力進一步增強。大班幼兒能根據自己的經驗和知識,主動在游戲中反映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游戲的目的比較明確,計劃性也加強了,能圍繞一個主題進行幾天甚至一周的游戲活動;游戲的內容更豐富,主題新穎多樣,角色增多并能反映較為復雜的人際關系;游戲的獨立性和合作性都增強了,并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動選擇并有計劃的進行游戲,游戲過程中幼兒的交流合作意識明顯增強;游戲的規則更加明確,更加復雜,在游戲的過程中也能遵守游戲的規則,并能自己處理游戲中出現的矛盾。
三、不同年齡段幼兒游戲的指導策略
(一)小班幼兒游戲的指導策略
首先,教師和家長利用生活中的一切機會,開闊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的生活經驗。其次,在游戲中為幼兒創設豐富的游戲環境,提供數量多,種類少,形狀相似的成品玩具,以保證每個幼兒都有玩具可玩,避免幼兒為了爭搶玩具而發生沖突,確保游戲順利進行。再次,教師在幼兒游戲的過程中多以角色的身份參與其中,以游戲的口吻指導幼兒,幫助幼兒明確主題,確定角色,挖掘生活經驗,引導幼兒與同伴進行游戲內外的交流交往,同時幫助幼兒培養游戲的常規。最后,引導幼兒逐步穩定游戲的主題,豐富游戲的內容和情節,培養幼兒獨立進行游戲的能力。
(二)中班幼兒游戲的指導策略
首先,教師應根據游戲主題的需要,提供適量的成品玩具,并且增加半成品以及廢舊物品材料的提供,來滿足和促進幼兒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發展。由于中班幼兒游戲的目的性較差,在準備道具和材料時種類不宜過多,以免分散和轉移幼兒的注意力,對游戲活動造成干擾。其次,游戲中,教師要引導幼兒拓展游戲的主題,設計游戲的情節,學會分配角色。中班幼兒角色輪換的意識較弱,有時會因為角色的問題中斷游戲。教師應該在尊重幼兒的基礎上做好自愿選擇或接受角色,并給幼兒講解角色輪換的原則。最后,教師在幼兒的游戲中要以開放的心態來指導游戲,幫助幼兒識別問題,耐心地等待并與幼兒協商、討論,并引導幼兒解決問題,進一步發揮幼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大班幼兒游戲的指導策略
首先,教師應著重培養幼兒獨立開展游戲的能力,除了給幼兒提供游戲的時間、空間和種類較多的基本游戲材料外,應盡可能少地干擾幼兒游戲,促進幼兒主體性的發揮,鼓勵幼兒在解決問題過程中的點滴進步,如開展新主題的能力,計劃和組織游戲的能力,自制玩具的能力,解決糾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其次,在游戲中,教師應更多的用提問、建議等語言形式來指導幼兒的游戲,并要給與及時的反饋,提高幼兒的游戲能力,如角色的塑造,夸張的動作,豐富的表情,優美的語調等。再次,教師應該更加關注幼兒的合作意識,引導幼兒開展更加深入的溝通交流,以反映更為復雜的社會現實。最后,在游戲的總結評價中,教師應該給幼兒更多的機會和表現空間,組織幼兒進行反思性談話和小組討論,培養幼兒的分析問題和評價游戲的能力。
在幼兒園的活動組織過程中,我們應該遵循幼兒的年齡特征和心理發展特點,為幼兒選擇和創編適合幼兒的游戲活動,使幼兒在游戲活動中享受到快樂,心智得到啟蒙,并且各方面的能力有所提升,為幼兒后續的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 龔詩遠. 教師對幼兒游戲指導策略和能力的調查[J].中國校外教育,2015(24):147.
[2] 顧珺.淺談幼兒游戲的指導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1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