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榮
摘要:投資機構對所投資項目企業的管理與控制始終是公司管理的難題之一,為使得眾多投資機構的利益實現最大化,對所投資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是重點,同時還需結合投資機構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本文對于投資機構財務管理進行了初步剖析與探討。
關鍵詞:投資機構;財務管理;職能;清算;制度;問題;解決途徑
一、前言
眾所周知,大部分投資機構的投資者并不是經營管理的實際參與者,很難獲取被投資公司經營情況的真實信息。在國家投資制度逐漸放寬的前提下,出現了大批利用閑置資金的投資機構,這些機構通過持有被投資企業的部分股權,以股東的身份參股、控股,再實行產權管理和資本經營。為使得眾多投資機構的利益實現最大化,對所投資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是重點,同時還需結合投資機構自身的財務管理工作。本文從投資機構財務管理現代化的角度出發,對投資機構的財務管理策略作內外兩方面的簡單初探。
二、投資機構內部財務管理探討
投資機構應結合自身業務特點,重點為全面預算管理,不斷地對管理體制進行完善,對財務內控系統逐步健全。
(一)全面預算管理
投資公司與被投資公司合作時,需在月、季、年來編制財務預算,在此基礎上實行預算執行,再糾偏補漏,同時對執行結果實施考評機制,隨時進行整改與完善,才能實現目標控制、過程控制以及結果控制的順利結合,從而使得投資公司對被投資公司的生產與經營活動實現一定程度上的監督效應。此外,投資公司可下設專門進行預算管理的委員會,并直接對董事會負責,對預算進行編制、調整與考核,人員安排方面主要是投資策劃與計劃財務。
對于預算的編制方面,可從每年的十一月就開始對下年度的預算進行編制,此事主要由預算委員會開始,計劃財務部與投資策劃部協作,各業務部上報本年實際指標與對下年度進行市場預測的指標,先對大方向的預算進行編制,再結合各相關部門以及主管部門的評價反饋,對大預算進行細化,最后綜合各方面對預算進一步優化。
在對預算進行調整方面,在各季度結束時需分析前個季度的預算執行情況,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調整并編寫報告,再上報公司董事會,獲批后及時觀察相關外界因素的變化,以確保預算的正確實施。
預算的考核是由企業內部的獨立審計部門進行,包括預算的動態跟蹤工作與數據審核工作,最后預算的執行情況會被人事部門收錄,并納入個人以及部門的年度考核工作中。在投資機構財務管理現代化的基礎上,對投資公司實行的以上預算管理工作,將公司的日常經營與預算管理恰當結合,既有利于個人和企業的積極,又對企業的管理活動實現了進一步規范。
(二)重大財務報告制度
投資機構會將高層的全力給到各投資小組身上,以獲取短時間的高額投資報酬,分權的管理方式能夠有效提高各個決策效率,但在分權的基礎上機構高層也需保留如合并、轉讓、重大投融資等重大財務事項的決定權,該類事項需報給投資機構的董事會進行審議,并經股東的一致同意才可執行。該制度能有效避免投資機構因個別投資者的錯誤判斷而造成難以挽回的重大經濟損失,以保證資本的穩定增值。
三、投資機構外部財務管理探討
結合眾多投資機構的相關工作經驗,在投資機構財務管理現代化的前提下如何做好對被投資公司的財務管理工作,可參考以下幾種方式,讓投資機構更好參與被投資公司的經營管理工作,從而完善投資機構的外部財務管理工作。
(一)建立財務管理網
互聯網+的時代使得會計工作的動態化進一步實現,使得投資機構能夠及時方便的了解到被投資公司的相關財務信息。除了技術工作到位之外,如何利用該技術進行有效工作也是關鍵。投資機構為了及時了解并分析被投資公司的經營狀況,在會計法與會計準則等法規的基礎上,結合被投資公司的實際情況以及經營特點,制定被投資公司的內部會計管理制度和財務管理制度,以提高其財務報表的相關性和可比性。
在上述積極參與的基礎上,再結合各個被投資公司的相關數據信息建立財務數據庫,來做好對被投資公司的財務情況的動態監控工作。對于數據庫設計的財務功能來說,需要包含三級財務數據:首先是基礎財務數據,該數據是從企業自身出發,可作為對企業的經營狀況進行分析和判斷的保證;第二是在基礎財務數據的基礎上,系統會自動生成比率分析數據,通過對這類數據的進行分析,即可對企業的財務狀況起伏和趨勢進一步掌握;第三則是預警系統,該系統是基于財務基礎數據和比率分析數據來進行設計的,如果企業存在現金持有量不足等狀況,系統便會自動報警。財務數據庫規范、標準操作下的動態反應可很大限度滿足投資機構對管理方面的需求。
(二)財務經理雙任聯簽制
對于投資機構的名下控股公司,投資機構可實行財務經理雙任聯簽制。投資機構在投資協議的基礎上,可派遣財務經理與被投資公司的財務經理實行聯簽制,來做好被投資公司的資金轉運工作。所派出的財務經理屬投資機構的財務部門,并定期回投資機構述職,還需進行統一的管理工作和考核獎罰工作。該財務經理還需參與到被投資公司的管理當中,對被投資公司的重大經營決策以及財務信息等享有一定的知情、檢查以及建議等權利。財務經理具體的職責一為監督,二為溝通,其作為投資機構的代表,基本不可直接干預被投資公司經營者的經營管理工作,主要做好自己的監督工作,實現監督職能。對被投資公司的經營管理活動進行監督可一定程度上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此外還需注重雖財務經理的考核激勵機制,激勵機制可有效促使經營者大力為股東出謀劃策,而制衡機制可減少潛在的權利濫用現象。
(三)強化審計職能
在會計年度末尾時,投資機構會對被投資公司進行財務情況和經營成果的相關年度審計工作,該工作由投資機構委托會計事務所進行,此時為保證被投資企業業績狀況的客觀性與真實性,投資機構會盡量保證中介機構也就是會計事務所的獨立性。被投資公司的財務報表和表外項目會在審計事務所處進行審計,投資機構可了解到被投資公司相關報表的會計處理方法是否是合法且合理的,其財務情況與經營成果是否是真實的,其資產是否是安全且完整的等等。審計結果應充分得到投資機構的重視并有效利用,要及時對被投資公司進行督促,對于其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整改,并對整改結果進行分析,將其作為是否繼續對該公司投資的指標之一。除此之外,內控審計工作的定期開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內控審計的重點在于找到內部控制的薄弱環節,從薄弱環節出發,對內部控制缺陷的角度提出完善的措施,以健全整個內部機能。
四、結語
投資機構的財務管理工作設計到兩個方面,即投資機構自身的財務管理,也稱內部財務管理,另一個方面是對被投資公司實行的財務管理,也稱外部財務管理。時代和社會都在不斷地發展,新的財務及風險管控模式也進行了新的修訂,這對于投資企業來講成為一種全新的保障,也是一種全新的規范。很多投資企業都對財務管理進行了創新和改革,讓企業的運作得到了較好的發展,并且有了多個方面的調節。基于此,本文主要對投資機構財務管理現代化的企業財務管理進行分析和研究。總的來看,投資機構的財務管理所涉及的環節極其繁瑣,內容也復雜多樣,在新財務會計制度的實行下,投資機構的工作人員還需重點結合被投資公司的實際狀況,在現有財務管理方法的基礎上繼續優化與完善,做到財務管理的最優最全面,以保證投資機構的穩步發展,保障投資者的最大利益。
參考文獻:
[1]沈蔚莉.淺談提升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對策[J].引進與咨詢,2015 (11).
[2]蔡昌銀.企業核心能力與財務管理能力研究 [J]. 經濟師,2016 (01).
[3]王小軍.論企業財務管理能力的內涵及建設[J].太原城市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