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豐
摘要:國企作為我國經濟活動重要組成環節,是我國經濟發展的核心支柱,一定要對國企如何優質發展足夠重視。但是就目前而言由于各種原因,在資管新規出臺后,原有一些資金市場業務受到限制,融資過程中出現了一些風險管理方面的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企業的發展。為提高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需要了解在資管新規下國企融資過程中出現的一些風險管理問題并尋求有效的對策。本文就針對資管新規下國企融資過程中風險管理的問題及對策進行了簡單的分析研究。
關鍵詞:資管新規;國企;融資;風險管理;重要性;問題;對策
一、有關資管新規和國企融資的簡介
簡單概括,資管新規就是國家在根據當前國內經濟發展的形勢和狀況而對資金市場做出的一些新的規定。它不僅要滿足國家經濟發展的需要,也要配合財政政策對市場進行科學合理的引導,才能夠使其發揮更好地效能。資管新規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它所包含的內容較多并且涉及到的行業范圍也較大。
狹義層面,國企融資指的就是企業為了得到更好的發展、為了保障正常的生產經營而籌備一定的資金,通過合理規劃使企業能夠滿足自身發展的需要。國有企業所涉及的行業大部分是涉及國計民生和急需突破的重大項目,因此高效融資對國企來說就更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就目前而言,在資管新規下國企融資過程中會出現很多有關風險管理方面的問題,為了國企能夠得到更好的融資、發展,我們一定要對資管新規下國企融資過程中風險管理的問題引起足夠的重視,并找到有效的對策來解決這些問題,從而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企業良性發展。
二、資管新規下國企融資過程中風險管理的問題及對策研究的重要性
(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企業減少融資過程中的風險
風險是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的問題。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都會遇到外部市場風險、內部管控風險等各類風險,當然國企也不例外。國企往往具有體量大、系統復雜、涉及面廣泛等特點,在生產經營過程中所需要的資金量也相對較大。鑒于此,資管新規的出臺對企業融資管理有著深遠的影響,它使得企業利用杠桿比率撬動融資的傳統模式受到較大的影響。因此為了國企能夠在新形勢下的資金管理工作做到更好規劃、發展,就必須要對企業在融資過程中的風險引起足夠的重視,使融資風險能夠得到規范安全的管理。我們可以通過此次研究更清楚的認識到企業在融資的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并根據問題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施,促進企業在融資、資金管理等環節的可持續發展。
(二)能夠幫助企業在健康的投融資環境中獲得可持續發展
投融資,特別是融資的時效性和高質量性是企業發展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具有針對性的融資管理可以為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提供充足的資金保障,為企業生產運轉及戰略擴張提供動力。處于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變革的環境下,國有企業在發展壯大的過程中,投融資行為具有更多的自主性及不確定性。為了繼續保證自己在市場經濟中的重要地位,更應該加強投融資,尤其是融資行為的管理。在資管新規頒布后,針對國企融資過程中風險管理的問題及對策進行研究能夠幫助我們對國企的融資管理有更好的認識,減少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保障其可持續發展。
三、資管新規下國企融資過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問題
(一)融資渠道受到限制,融資渠道單一
資管新規出臺后,能看出來國家對于金融行業規范性的重視程度。新的監管政策使企業在融資環節(融資渠道)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對企業融資過程中的風險管理也是一個全新的挑戰。具體來說,資管新規按照融資工具類型設定了針對性監管標準,比如在企業傳統融資渠道之一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層面,針對基金的募集資金以及回購方式等方面對產品進行了分類,對產品投資期限,杠桿比例、兜底回購等諸多方面做出嚴格限制,致使企業原有的部分重要融資方式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另一方面,在國有企業降杠桿、降負債率的“雙降”背景下,企業在融資方式的選擇性上更為謹慎、渠道也較之前越發單一。在企業所屬項目建設前期的資本金規劃籌集方面,更顯得壓力倍增。
(二)企業再融資需求量增加
在新一輪市場經濟周期發展、國有企業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多數傳統型國有企業面臨轉型升級的壓力,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既要完成國家深化企業改革政治任務,又要達到企業既定生產經營目標,這對企業提出很高的要求。國有企業建設的項目通常龐大而復雜,因此對資金的匹配度要求更高,融資時效性也顯得尤為重要。在資管新規限定的存量融資產品時限內,企業會產生當量的到期債務,需要企業重新布局資金管理、規劃融資工作。為順利完成既定經營目標、推動項目建設,融資工作更要做好配套保障。新形勢下,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一定要認識到資管新規對企業融資環節的風險管理提出的要求及挑戰,深刻領會在資管新規下原有融資平臺、方式受到的相關影響,順利完成新規下融資業務的合理化轉型。
四、資管新規下國企融資過程中風險管理出現問題的對策
(一)使融資管理更加科學化
科學化融資是今后一段時期內企業發展過程中長期會面對的一個核心問題。資管新規出臺后,原有部分融資業務受到抑制,同時會伴隨融資過程中發生相關的風險管理問題。為了減少在資管新規下企業融資過程中風險管理問題的發生,需要做到相關工作的可控性與規劃性,并針對這些問題找到相關的解決措施,從而減少融資過程中的風險。首先企業需要針對內部資金管理體系重新做出梳理,根據期初資金使用規劃盤活存量并核算缺口,其次應該根據企業實際情況(例如信用評級、行業屬性等),制定具有針對性、全局性的融資系統方案,最后按照系統方案有節點、有計劃的分步實施,確保相關工作保質保量完成;另一方面,企業應不斷完善自身融資管理體系建設,對標行業內優秀企業,持續強化學習,確保融資環節能夠滿足企業發展的需要。綜上,科學規范化的融資管理體系建設應該作為當前階段多數企業的核心工作并盡快推進實施。
(二)注重建設完善的融資管理人才體系
管理的核心是人,管理理念的實施更要靠人力推進。通過安排合適的管理者針對企業的管理體系開展專業的指導和操作,才能更好地推動企業發展,隨著國家金融領域政策法規陸續出臺,當前企業應當更加注重培養相關工作人員以應對當今的金融市場形勢。金融業是一個專業度相對較高的行業,市場變化快、風險點較多等都是不確定因素,所以更需要企業具有一支專業性的管理隊伍,通過對資金市場研判來預測市場行情,通過熟悉法律法規來保證操作合規,通過與金融機構對接來制定自身計劃等,幫助企業進行更好的融資活動。應從以下幾個環節重點把控:一是在對外招聘環節,根據企業崗位需求,尋找具有管理經驗的專業性人才;二是在工作中要注重對相關人員進行業務培訓,不斷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性;三是要加強與企業外聘服務機構的對接溝通,更加合理的安排企業融資計劃,減少中間環節風險并最大程度降低用資成本。
五、結語
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活動中的支柱性群體,其高質量發展應得到全社會的重視。但是就目前多變的外部經濟環境及資管新規等政策法規下,大部分國企面臨轉型和發展的雙重壓力,融資工作更是需要面對的核心問題。這一過程中如何把控風險、高效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需要對最新的政策法規進行解讀,結合企業自身情況排查問題并積極尋求有效的措施來解決這些問題。按照科學合理的規劃逐步完善內部融資管理體系建設,培養企業自身專業性人員隊伍,全方位推進融資工作與市場接軌,提高其質量與效率,為企業轉型和又快又好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唐禮霞.探討國企融資過程中財務管理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商論,2018(26).
[2]吳健鵬,黃佑軍.大數據時代金融衍生工具財務管理風險分析的文獻綜述[J].金融經濟,2017(08).
[3]丁冰杰.企業集團如何做好融資過程的財務管理工作初探[J].價值工程,2018(25).
[4]李蓮.國企在融資過程中財務管理問題分析[J].中國集體經濟,2018(12).
[5]孫曉嫚.國企融資過程中財務管理的問題剖析及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