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玉芹
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基層醫療機構作為我國醫療衛生體系中的基本單位,大部分已經逐漸意識到全成本核算對促進本單位的長遠發展、醫療機構內部管理的提升所起的作用重要作用,為了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一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已經開始采用全成本核算體系。但是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由于缺乏對全成本核算概念的正確理解,對成本的核算范圍界定不當,再加之費用分攤方法不對,從而導致很多基層醫療機構成本核算標準和全成本核算要求之間存在很大差距。本文將就基層醫療機構全成本核算的相關問題進行探討,基層醫療機構全成本核算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結合工作實踐提出有針對性的優化策略,促進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奠定基礎。
關鍵詞:基層醫療機構;全成本核算;相關問題;優化策略
一、引言
我國醫療改革推進的大環境下要求醫療衛生機構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必須加強內部控制、提升財務管理水平、以低消耗來獲取高收益,沒有如此才能在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一直以來對醫療成本的核算是基層醫療機構經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它不僅能夠及時調整醫療結構、降低資源浪費率,更能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從根本上解決老百姓“看病難、看病貴”的實際問題。目前我國大部分鄉鎮中心衛生院均屬于基層醫療機構,并創建于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主要是對所在的鄉鎮進行醫療、疾病控制、計劃生育技術服務、康復醫療、婦幼保健等多種醫療服務,同時還對村級衛生機構、婦幼保健員進行管理培訓與指導。目前我國大部分鄉鎮中心衛生院的成本核算是借鑒工業企業的核算方法,核算內容主要包括:人員的各項支出、醫療材料、水電氣消耗、業務費等。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市場經濟得到飛速發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下,我國鄉鎮中心衛生院所面臨的問題不斷增加,這嚴重影響了其職能作用的發揮和醫療服務質量的提升。
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全成本核算中所反映出的問題
(一)缺乏過硬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
不同于傳統的醫療衛生機構財務管理核算和方法,全成本核算涉及到醫療衛生機構內部管理的方方面面,相對而言工作量較大。例如:確定成本的核算對象、劃分收入、銜接成本核算系統、其他管理系統等問題,這就要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在推行全成本核算過程中,必須要構建一套完善的管理流程和制度做支撐。但是很多基層醫療機構在這方面表現明顯不足。再例如:大部分鄉鎮衛生院現行的會計核算體系中,成本核算部門與財務部門分別屬于不同的職能部門,成本核算只對科室的收入、費用等作出事后的數據歸集,而財務部門只相當于在充當一個出納好的角色。
(二)缺乏健全的各項成本核算管理制度
制度的確立和實施是保證財務改革的基本前提,雖然目前我國部分基層醫療機構推行全成本核算方法,但是在具體執行中并未形成全成本核算方面系統的制度體系。缺乏制度的支撐在執行中必然會出現問題,因此,基層醫療機構亟待構建一套完整的成本核算管理制度,為保證全成本核算的規范化、科學化、法治化奠定基礎。
(三)缺乏完善的成本核算人員崗位設置
就目前基層醫療機構成本核算人員的現狀來看,無論是從職稱、學歷,還是對成全成本核算理念的掌握和認識上都存在一定的問題。特別是會計核算水平和技術還亟待提升,綜合素養有待完善。目前在我國鄉鎮衛生院一些工作人員在實際中的問題較為明顯,并未將相關的管理理論和方法有效的應用在實踐中。
(四)成本核算分析質量亟待提升
就目前我國基層醫療機構全成本核算的現狀來看,核算分析質量亟待提升。例如:有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缺乏全面成本核算,缺乏規范性的操作流程,缺乏科學的成本核算分攤標準;有的基層醫療機構的成本管理方法還急需改善,并沒有通過全成本核算方式充分調動相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成本分配效益也未能充分發揮其職能作用;對成本控制管理的力度不夠。
三、基層醫療機構全成本核算問題的成因
(一)缺乏健全的成本核算方法
雖然有的基層醫療機構在新制度下實現了成本核算單元的劃分,但是在成本核算方法上還缺乏一定的健全性,例如:有的基層醫療機構將科室作為單位,并沒有分別核算門診成本和住院成本;有的基層醫療機構缺乏科學的成本分攤標準。
(二)成本管理責任缺失
當前我國基層醫療機構全成本核算的現狀來看,只是在制度的要求下對成本費用進行攤銷,并沒有將績效考核和獎懲制度與全成本核算的責任直接進行關聯。例如:有的基層醫療機構的醫護人員在成本管理中缺乏積極性,導致全成本核算只是財務人員的工作,其他醫護人員并沒有的責任,這根本沒有實現全成本核算的最終目標。只有將績效考核、獎懲激勵機制與全成本核算融合在一起才能使廣大醫護人員高度關注全成本核算,充分挖掘各科室的潛力,不斷降低運營成本,為順利推進全成本核算工作,實現醫院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豐收提供保障。
四、優化基層醫療機構全成本核算的有效策略
(一)從內部著手,加強基層醫療機構全成本核算內部管理
為了能夠在基層醫療機構順利開展全成本核算工作,要求必須從內部著手進一步完善組織機構,一定要避免出現全成本核算中的短期行為。同時,還應將成本核算與醫療質量管理相融合。例如:基層醫療機構應成立專門的成本核算組織機構,由一把手直接負責領導,在財務部門設置專門的成本核算崗位;進一步明確各部門的具體成本核算職責。再例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應建立長遠的發展全成本核算工作體系,避免醫療服務成本核算管理出現短期行為。
(二)構建完善的成本考核指標體系
為了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成本利用率,實現利潤的最大化,要求財務管理部門必須嚴格把控支出和成本,這就要求基層醫療機構必須制定行之有效的成本控制標準,構建完善的成本考核體系。例如:基層醫療機構可以充分借鑒其他醫院在成本管理中的先進經驗和方法,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本單位的成本管理方法進行改進,從而提升本單位的綜合競爭力;針對目前大部分基層醫療機構對財務評價還處于探索階段,并未構建有效的全面評價指標體系和相應的操作流程,要求基層醫療機構必須加強醫院財務績效分析評價體系的構建,規范操作流程,提升工作效率,充分反映出本單位的實際經營狀況。
(三)建立完善的成本激勵機制
基層醫療機構在實行全成本核算方法體系時必須先了解成本核算的對象,分別采用不同的成本計算方式來計算各項服務經營活動的費用,進一步明確不同的成本計算對象。
(四)實現對人力資源的精細化管理和配置
財務部門是基層醫療機構成本核算和管理的部門,該部門主要是根據基層醫療機構的規模設置和調整崗位,例如:大部分基層醫療機構會將收費、資產管理等崗位繼續保留,將原來的會計崗位變為成本核算會計。財務部門除了進行成本核算、成本預算編制、制定成本開支標準、進行成本計劃匯總等工作外,還會將各項成本費用的指標分配到各個科室,并進行嚴格的審核與監督。因此,基層醫療機構必須實現對財務人員的精細化管理和配置,明確每一個崗位的職責,鼓勵每一名員工做好本職工作,降低成本,提高服務質量,全面提升基層醫療機構的綜合發展水平。
綜上所述,新醫改的大環境下,基層醫療機構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共存,現在外部環境對基層醫療機構的運營管理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因此,在這種環境下,基層醫療機構必須加強對成本的管控,實現全成本核算,為促進基層醫療機構的持續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郭美艷.醫院全成本核算及績效管理的有效結合應用分析[J].現代商貿工業,2019 (04).
[2]王曉杰.醫院成本管理現狀研究[J].時代經貿,2019 (03).
[3]祖雪輝.新醫改下醫院成本控制策略分析[J].財經界(學術版),201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