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臻
中圖分類號:G124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9-171-02
摘 要 簡要闡述了在新形勢下機構服務文化中如何緊跟時代,指出了機關文化建設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支出了機關文化建設的目標、途徑和任務,為加強公司機關文化的實踐做了必要的探索。
關鍵詞 新形勢 機關 文化 實踐 探索
黨的十九大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必須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文化建設,機關要先行。機關文化管理作為企業管理的創新模式,已經得到企業界的普遍認同,許多優秀的企業之所以能夠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中,勇立潮頭,披風斬浪,成為佼佼者,就在于他們都十分注重企業機關文化建設,注重培養共同的價值觀和企業理念,培育獨具特色的企業精神,通過企業文化的巨大感召力、凝聚力和影響力,將人們的思想統一起來,形成合力,推動企業不斷向前發展。
近年來分公司提出了要打造企業文化,通過文化管理提升企業管理水平,扎實推進企業的各項事業。作為企業的首腦機關,機關的文化建設對于企業文化建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只有進一步引深和加強機關文化建設,以先進文化武裝機關干部頭腦,不斷提高機關干部的思想道德意識和科學文化素質,有效提升機關決策管理服務能力,才能確保機關工作與時俱進,不斷開創新局面。
一、加強機關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企業文化建設為企業經濟發展和文明進步提供強大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所起的作用,已在眾多企業生產經營管理活動過程中日益凸現出來。因此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打造具有本企業以及機關特色的企業文化,對于提高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形成共同的目標理想、價值觀和行為規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機關對公司的安全、生產、經營、改革、長遠發展、員工生活、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要全面負責,我們應當明確機關就是服務,服務是機關的天職,搞不好服務就是失職。面對加強機關建設,樹立機關新形象的新要求,要從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深刻認識加強企業文化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契而不舍地推進機關文化建設的各項工作,提高和加強自身決策能力、服務能力和管理能力,促進機關各項工作邁上新臺階。
二、加強機關文化建設的指導思想、總體目標和基本原則
企業文化是一種新型的科學管理理論,是企業管理思想的一次革命和飛躍。企業文化是一個企業在長期的物質生產經營實踐中所培育起來的,具有本企業特點的并為全體員工所共同遵守的經營哲學、價值觀念,行為規范等的總稱。只有認識和把握企業文化的本質和這些特定功能,才能根據我們分公司機關的實際情況,形成和實現具有機關特色的企業文化。
(一)機關文化建設的總體目標
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以企業精神為靈魂,以職業道德為根本,以機關形象為重點,以突出服務為保證,通過企業文化不斷建塑、營造濃厚的企業文化建設氛圍,在理念塑造、行為養成、服務理念、職業道德等體系要素上取得明顯成效,初步形成具有機關特色的企業文化建設的基本模式,使機關真正跨入學習型組織行列,使文化創新在不斷提升公司機關決策、服務和管理能力中發揮其特有的導向功能、凝聚功能和規范功能,努力建設“文明、規范、高效、廉潔”的服務型、學習型機關。
(二)機關文化建設的基本原則
一要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企業即人、企業為人、企業靠人的人本理念,發揮企業文化的凝聚、導向、激勵和轉化等功能,用遠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用機制激勵人,用環境培育人。對內挖掘員工的潛能,提高員工忠誠度和歸屬感,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團隊精神,實現員工價值升華與企業蓬勃發展的有機統一。對外提供優質產品和優質服務,滿足用戶的需求,贏得社會的信任。二要重在建設。要制定切實可行的企業文化建設方案,選擇好突破口,借助必要的載體和抓手,把企業精神、價值觀、經營理念變成具體的規章制度,建立規范的內部管控體系和相應的激勵約束機制,用符合文化理念的管理機制引導、規范企業和員工行為。 三要突出特色。個性特色是企業文化建設的生命力。把共性和個性、一般和個別很好地結合起來,總結出自己的優良傳統和經營風格,在企業精神提煉、經營理念概括和視覺形象設計上體現出鮮明的個性,形成富有行業特點和獨具魅力的企業文化。四要務求實效。企業文化建設要立足企業實際,符合企業定位,按照系統化、科學化、實用化的要求創建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建設體系,使企業文化建設真正內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形神統一,不斷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競爭力。
三、加強機關文化建設的主要任務
(一)樹立全新企業理念和服務理念,逐步提煉總結具有機關特色的企業文化新理念
企業理念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是企業長期生產經營發展過程中對過去豐富的實踐活動和經驗的不斷總結和理論概括,是企業經營管理和服務活動中的指導性觀念,是衡量一個企業是否形成自己企業文化的標志。企業理念系統主要由企業目標、企業哲學、企業宗旨、企業精神、企業價值觀等諸要素構成,機關各科室單位要根據各自的業務特點和處室建設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把握規律性,體現時代性,增強時效性,講求務實性、科學性、藝術性,總結提煉提出符合時代精神,符合社會需求,符合企業“做強做大”,符合職工群眾利益要求,具有機關特色的新的更為具體的生產理念、安全理念、營銷理念、科技理念、質量理念、成本理念、用人理念、服務理念。通過提煉理念和持之以恒的理念滲透,把企業理念由表及里、由粗到精地滲透到廣大員工的心靈深處,從表面接觸遞進為理性理解,由理性理解升華為行為意識,實現員工在企業統一目標下的自我管理。一要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思想,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群眾利益無小事,機關工作無小事”的原則;堅持向英雄模范人物學習,以確立服務理念的先進性、導向性、規范性。二要認真克服我們存在的官僚主義、形式主義、脫離實際脫離群眾的作風;改變“守攤子”、“做、等、靠”的被動服務模式;破除推諉扯皮,門難進、臉難看、話難聽、事難辦的衙門作風;改變人浮于事、效率不高、紀律松弛、管理不嚴、素質不高的現狀。
制定行為規范和完善管理制度。企業文化確立的企業理念、服務理念、價值觀等核心精神最終要落實在行為規范的養成和各項制度的執行中。機關文化建設不僅要在服務理念上深化,還要在行為規范和制度創新上深化。使其成為機關文化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進一步修訂完善細化各種工作制度、管理制度和責任制;修訂職業道德規范;完善“兩公開一監督”辦事制度;修訂完善服務窗口的服務指南、服務承諾、辦事程序、工作制度和紀律等,規范單位和部門的工作行為,保證機關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科學化,以此提煉出適合機關實際的并被廣大干部員工認可,具有實際操作性的行為規范和規章制度,保證機關的服務工作有標準、有紀律、有約束,克服隨意性。
(二)建立完善的服務機制和考核機制
機關工作無小事。每一項工作都與職工群眾的利益和企業的利益相關。每一項工作,從始至終是一個完整過程和程序,機制不暢,容易形成“腸梗阻”和推諉扯皮,不能保證工作的效率、質量,影響任務的完成,甚至產生不良的影響。機關各單位、各部門一定要建立完善的服務和考核機制,由點到面,實行精細化管理,實現管理水平的飛躍。
一是建立完善的工作責任機制,明確職責與分工,細化崗位標準。每一項工作,那個部門,那個人負什么責任很清楚,主辦、協辦的責任很明確。每一項工作誰干什么,先干什么,后干什么,采取哪些辦法和措施都很明白,實現人人、事事、處處、時時有標準,提高工作的時效性。
二是建立有效的考核監督機制。進一步修訂完善工作績效考核制度,對員工完成崗位工作任務的情況進行嚴格的考核,以量化工作,落實職責,嚴格考核為手段,提高工作質量和服務水平。要將工作量化細化到人頭,做到橫向到邊、豎向到底,使人人頭上有指標,個個身上有壓力,以各項工作的實際效果來檢驗和評定每個人的工作,讓每個職工在各自崗位上最大程度發揮各自才能,人盡其才,才盡其用,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通過企業文化滲透于管理、融合于管理,嚴明標準,嚴格考核,提高機關的服務水平,真正使我們的工作和服務讓領導滿意、基層滿意、群眾滿意、自己也滿意。
打造強勢企業文化整體戰略,要圍繞創新來展開,結合實際來建塑,健全制度來推進,滲透管理來深化。通過把文化與管理聯姻,把文明與制度結合,將機關文化滲透并融入到機關的各項管理之中,實現由人管理到文化管理的轉變;通過行為養成規范廣大干部的工作言行,進一步提高員工文明素質;通過實行精細化管理,由點到面,使我們的管理水平實現飛躍,通過形象刷新,使文化管理環境氛圍日趨濃厚,使員工精神面貌和機關服務形象發生深刻變化,全面推進機關文化建塑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