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輝 石帥
摘要:研究了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價值,探索了解決旅游問題的方法,調查了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發展情況,總結分析了相關學術文獻。結果表明:從結合實際情況來看,其土家族民俗旅游產業的發展十分緩慢,存在專業人才匱乏、創新發展不足、資源開發利用不夠深入等多方面的問題;當前背景下,需要科學合理規劃旅游線路,提高與游客之間的互動性;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做好文化資源整合,實現產業延伸;展現民族特色,做好產品開發,進而有效開發當地旅游資源。
關鍵詞: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資源開發;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944(2019)17-0255-02
1引言
鄂西擁有十分豐富的土家族民俗旅游資源,一直以來,鄂西地方政府致力于對這類土家族民俗旅游資源進行開發利用。當前,在實際開發利用的過程中暴露出了許多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問題是推動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產業發展的一個關鍵點。對鄂西土家族民俗文化的旅游價值進行研究,以期為我國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參考。
2土家族民俗旅游產生背景
“土家族民俗旅游”這一概念是我國獨創的,但實際上類似的活動在國外早已存在。如法國巴黎公社墻、俄國莫斯科紅場、朝鮮萬景臺、美國自由鐘、印度的甘地紀念館等均是著名的旅游勝地。通過對以上旅游產品和活動的分析研究,可以為我國土家族民俗旅游產業的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
3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存在的問題
開展對于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存在的問題的全面研究,主要可以將研究內容總結為旅游路線單一死板,缺乏參與性與體驗性;基礎設施落后,服務于人才水平有待提升兩點,具體研究內容可以總結歸納。
3.1旅游路線單一死板,缺乏參與性與體驗性
結合當前階段我國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現狀來看,其大部分土家族民俗旅游線路均集中在省內土家族民俗旅游中心城市之間,一些縣域范圍內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景點,難以在土家族民俗旅游線路中得到體現,這對縣域土家族民俗旅游產業發展以及經濟發展造成了很大的制約。同時,省際土家族民俗旅游路線創新力度不足。除此之外,鄂西很多土家族民俗旅游景區內展示的基本上都是靜態的實物,形式比較機械,缺乏生動性和靈活性,很難吸引廣大游客的好奇心。造成這種現狀的主要原因是,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開發思維過于統一化,缺乏創新意識,一味地模仿和借鑒其他地區的模式,沒有體現自身特色。
3.2基礎設施落后,服務于人才水平有待提升
土家族民俗旅游產業并不是單純的參觀活動,還包括由此衍生出的吃、住、行、購、娛等。因此土家族民俗旅游產業的發展和交通運輸、住宿、餐飲、銷售等產業之間存在著緊密的聯系。但現階段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產業相關載體的發展速度較慢,由于配套行業發展之后,無法形成較為完善的產業鏈,對土家族民俗旅游的發展造成了極大的阻礙。同時,鄂西的土家族民俗旅游資源大多位于黃土溝壑和秦巴山區,受到地理條件、財力等方面因素的限制,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水平相對較低,在旅游基礎設施方面投入的資金十分稀少,不利于土家族民俗旅游資源的開發利用。
4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問題解決對策
開展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問題解決對策研究,主要可以將研究內容總結為科學合理規劃旅游線路,提高與游客之間的互動性兩點和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兩點,具體研究內容可以總結如下。
4.1科學合理規劃旅游線路。提高與游客之間的互動性
對于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產業而言,想要推動其持續發展,需要將土家族民俗旅游和其他各類特色旅游資源緊密的結合起來,構建完善的產業鏈,為廣大游客提供更加全方位的服務,如此才能更好的留住游客。而想要達成這一目標,則要改變過去土家族民俗旅游單一的模式,圍繞土家族民俗旅游中心城市,做好對縣域范圍內土家族民俗旅游景點的開發和挖掘,根據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資源的分布特點,分別建立圍繞陜南、陜北以及關中的土家族民俗旅游發展三大片區。在此基礎上,加強對土家族民俗旅游線路的創新,一方面優化省內旅游線路,另一方面則深化鄂西同周邊省份的土家族民俗考慮熱點區域的聯通,形成跨省的旅游線路。
4.2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從業人員素質
基礎設施的完善程度,對于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產業的發展有著較為顯著的影響,完善的基礎設施能夠支撐起更加優質的旅游產品和服務,為游客帶來更好的旅游體驗。加快開展土家族民俗旅游景點周圍的交通網絡建設,旅游景點交通的便捷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游客的選擇。出了延安等旅游中心城市外,鄂西要加強縣域土家族民俗旅游景點周邊的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如加快建設貫穿陜西南北的鐵路干線,加快延安、漢中等支線機場的擴建和遷建等。
4.3做好文化資源整合,實現產業延伸
通過對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進行開發,以此來做好建構工作,形成創作、收藏、展示、加工等產業一體化模式,以此來實現產業化發展目標。因此在發展中要求當地政府要做好補助工作,通過成立基金等方式來采取有效措施,在保護民間優秀傳統工藝的基礎上做好人才培養,實現技藝傳承發展目標。首先,通過提升民俗文化資源內涵,在做好產品開發與設計的基礎上,發揮土家族的文化資源優勢,開發出具有文化特質的商品,在大力發展當地農副產品、紀念品等的基礎上展現出土家族的民俗風情。其次,要做好土家織錦西蘭卡普、年華等,作為我國三大名錦之一,其中蘊含了土家族的心血,同時也展現出了其民族性格。因此,在發展土家族民俗旅游資源時,要從做好文化資源整合人手,在延伸產業鏈的基礎上挖掘出其背后的市場價值,做好旅游項目開發工作,以此來實現發展目標。
4.4展現民族特色。做好產品開發
想要體現民族文化旅游的價值,需要展現異域文化情調,同時也要在飲食、住宿、游覽、采購4個方面做好工作。作為旅游中的重要條件之一,飲食有著極為重要的影響,通過讓游客吃到當地具有代表性的風味小吃或是特色菜等,以此來進一步提升游客的同感受。所以在鄂西土家族飲食開發中,要從當地臘魚、臘肉罐頭等方面出發,在宣傳制作程序的基礎上加大生產力,從而開辟全新的市場。住宿作為展現土家族風格的另一體現,要從完善吊腳樓基礎設施出發,并選擇一些衛生達標與設施完善的吊腳樓作為住宿點,從而實現游客接待目標。在旅游發展中要打造出具有土家族與苗族文化特點的文化生態保護區,通過開展山水文化實景演出等,在依靠當地風景特點的基礎上打造出神奇的大型山水演出活動。其次,要利用節日清點,以此來提升土家族的文化活動影響力。游客的采購對象主要以當地的土特產與工藝美術品等為主,所以通過設計出新穎的產品不僅可以實現對市場的凈化,同時也可以避免出現產品同化問題,從而實現了深層次的開發目標。最后,要做好宣傳工作,提升當地文藝精度。通過打造出具有土家族特色的文藝精品,以此來實現市場發展目標,做好與旅游產業的融合,以此來將其轉變成為具有當地特色的演藝項目,如巴山舞等。只有開發出能夠展現出土家族特色的節目,才能吸引游客的目光,才能促進當地旅游產業的發展。此外,還要展現出當地的人文、資源與特色資源優勢,做好旅游節開展工作,利用品牌活動來展現土家族特色,提升民俗文化對游客的吸引力。
5結語
鄂西擁有龐大的土家族民俗旅游資源,但結合其近些年旅游產業發展來看,雖然土家族民俗旅游取得了不錯的成績,但是卻也存在十分明顯的問題,如區域發展不平衡、資源開發缺乏深度、宣傳不到位、基礎設施不完善、旅游線路單一等,均對旅游產業發展造成了阻礙。對此,本文通過深入研究提出了科學合理規劃旅游線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從業人員素質、加大土家族民俗旅游資源開發深度和力度等4項措施,希望可以促進我國鄂西土家族民俗旅游產業再創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