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磊
摘? ? 要:海綿城市是一種新型的建設理念,將這一理念融入到市政道路設計之中,可以提高道路的功能,使其對在雨季時對大量的雨水進行有效吸收,減少城市發生內澇的可能性。文章主要分析海綿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的設計思路,以期達到更好的設計效果,為城市發展提供相應參考。
關鍵詞:海綿城市;市政道路;設計思路
1? 引言
隨著我國城市不斷發展,城市的建設規模日益增大,與之相對應的是市政道路工程越來越多。市政道路設計是城市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幾年來,人們越發強調市政道路的功能,這是因為恰逢雨季,如果道路對水的吸收功能和滲透功能不足,就會形成內澇,這樣就會對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造成重大威脅。將海綿城市建設理念融入到市政道路設計之中,可以提高城市道路的吸水功能和滲水功能,避免出現嚴重內澇。
2? 海綿城市概述
海綿城市是一種新型的城市建設理念,這種理念用海綿來形容尤為形象。海綿具有很強的吸水性能,海綿城市則擁有類似海綿的強大功能,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將城市中多余的水分吸收,清除,在為人們提供正常用水功能的同時,不會因水分過多而形成災害。進行海綿城市建設時,一般要選擇吸水性優越的材料,通過設定固定位置,確定地塊,設置吸水材料,將其作為海綿體,便于雨水到來時,隨時對雨水進行吸收。海綿體大多設置在生活和休閑區域,這樣就可以為海綿體吸水帶來更多便利條件。這些區域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通過設置海綿體,不會造成大規模徑流,減少雨水對人們造成的比例影響,還會避免出現城市內澇。
設置海綿地塊時,需要將其與市政道路有機結合。這些地塊進行雨水的吸收時,吸收的手段不同,處理方式也有所不同。除了物理設計和化學設計外,還可通過生物處理的方式,提高城市居民的用水安全系數,減少對水質造成的污染。在海綿城市建設中,強調對雨水進行合理、高效的收集和利用,在這一過程中,為保證雨水得到重復利用,就要對其進行凈化處理。建設海綿城市時,需要將其與城市的規劃有機結合,使海綿城市建設具有一定的規模,否則將很難達到理想的“海綿吸水”效果。要制定長期的規劃,各部門之間要加大溝通力度,互相協調,使海綿城市建設得到合理的安排。
3? 海綿城市建設在市政道路設計中應用的必要性
市政道路與人民的生活、工作息息相關,與城市的發展和建設更是密不可分。市政道路是城市必備配套設施,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加強市政道路設計,完善道路功能,才能滿足更多的需求,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在市政道路設計與建設過程中,既要考慮城市的交通情況,又要使其充分下雨天所帶來的一系列影響。傳統的道路在雨季來臨時,往往無法吸收雨水,大量雨水積累,給城市的正常運行帶來許多不便,時常會造成城市內澇。為實現城市可持續發展,就要積極應對城市內澇問題。在市政道路建設中融入海綿城市理念勢在必行。當道路具備海綿般的吸水功能時,大量的雨水就可以得到有效的處理,不會影響到城市道路的功能,維持城市正常運行。
4? 海綿城市在市政道路設計中的運用思路
將海綿城市理念與市政道路設計相結合時,必須要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保證設計符合實際需求。要提前對當地情況進行實際勘察,這樣就可以根據地質條件等內容合理進行規劃與設計,達到理想的效果。進行海綿城市市政道路設計時,需要充分利用各項措施,達到預期目的。在進行海綿城市建設時,國務院辦公廳已經出臺相應的指導意見,對海綿城市建設提出明確要求。預計在2020年,我國城市可以對70%的雨水進行有效的搜集和利用。海綿城市市政道路設計是一項復雜、嚴謹的工作,要考慮到每一個環節,充分運用海綿城市理念,使道路的功能日益完善。
4.1? 雨水口
在市政道路設計中,首先要考慮對雨水口的設計。雨水口的功能是收集雨水,為保障其功能順利實施,就必須要避免雨水口處有雜物,否則必定會影響收集效果。傳統的雨水口大多設計在道路的邊緣,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由于隨意堆放垃圾,停靠車輛,就會導致雨水口被堵住,在下雨天時無法起到作用。融入海綿城市建設理念后,就要對雨水口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要設置攔截雜物的專用設施,避免垃圾等雜物對雨水口形成封堵,及時對其攔截,使雨水能夠順利得到收集和排放。在城市排水設施完善的情況下,排水管道可以將大量的雨水排出,避免出現內澇。還可以將雨水口設施在綠化帶附近,同樣可以達到理想的排水效果。
4.2? 路邊石
路邊石是城市道路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實現順利排水的關鍵。路邊石可分為側石和平石,側石的頂面會比路面高出一些,其目的在于將雨水送入到雨水口處。平石頂面與路面高度一致,通常設置于路面和側石之間,平石也可以起到導流的作用,將雨水引到指定位置。進行市政道路設計時,要充分發揮出側石的功能,可通過鉆孔的方式使雨水更快流入到指定位置之中。
4.3? 綠化帶
在海綿城市建設過程中,綠化帶設計是重要的內容,將其與城市道路相結合,不僅可以保證城市更加美觀大方,還能提高凈化能力與排水效果。在綠化帶設計中,需充分融合海綿城市的理念,使其功能更加集中。首先,在綠化帶除要設置完善的導流系統,使雨水能夠得到分批次處理。綠化帶設計要凸顯其強大的滲透功能,這樣才能保證綠化帶的濕度,實現對雨水的充分利用。第二,如果將雨水口設置在綠化帶處,就要保證其符合相應的標準,保證雨水得到順利收集和排放。雨水口的高度要與路面保持一定的差距,以低于路面高度為宜;同時,其設計的高度要大于綠化帶,搭配明溝,使雨水得到順利收集和排放。第三,為實現有效的凈化處理,就要對雨水進行過濾。一般會在綠化帶處設置濾水系統,目的在于提高雨水的清潔度,實現對雨水的初步過濾。還可以設置植草溝,這樣也可以對雨水進行凈化。設置植草溝時,需要結合綠化帶的實際情況,還要加強對植草溝的養護。
4.4? 車行道
市政道路設計中的車行道也是重要的一環。車行道大多數是以瀝青為主要材料,這一材料雖然應用范圍廣泛,具有其自身優勢,但卻不容易滲水,一旦遭遇雨水天氣,就會導致大量的水累積,給人們出行造成許多不便。因此,進行車行道設計時,要充分融入海綿城市理念,使車行道有良好的滲水效果。一般會采用透水性能較好的瀝青作為路面面層材料,面層下方的材料則不透水。當雨水滲透到路面之后,可利用不透水材料將雨水導入到盲溝地帶,使雨水得到有效的排放。
4.5? 人行道
傳統的人行道由于路面滲水功能不完善,時常會造成路面大量積水,影響人們出行。為保證人行道能夠有效應對雨天所帶來的不利影響,避免出現積水,促進雨水得到順利排放,就要結合海綿城市的建設理念,應用滲水性能良好的材料,使人行道的滲水功能更加完善。與此同時,要安裝功能完善的排水管道,使滲透到地下的雨水得到有效的處理和排放。通過完善的設計,既可以豐富排水功能功能,還可以減少市政道路的排水壓力。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提高市政道路設計水平,就要融入海綿城市理念,使城市道路的“海綿吸水”性能更加優越,及時將雨水進行收集和處理,避免出現城市內澇。同時,雨水還可以得到循環利用,滿足人們的日常用水需求。海綿城市理念的運用需要結合實際情況,采取因地制宜的設計原則,這樣方可保證道路得到合理規劃,促進城市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 胡小云.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下市政道路設計要點分析[J].居舍,2019.
[2] 胡力.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下市政道路設計要點分析[J].建材與裝飾,2019.
[3] 張騰.海綿城市建設理念下市政道路設計的關鍵點分析[J].價值工程,2018.